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淮安:鄉土樹種、珍貴樹種替代楊樹 未來處處“彩色林”

近日, 在金湖縣的淮河入江水道“三化”示範片區現場, 工人們正忙著挖坑、栽樹、澆水, 一片忙碌的景象。 自入春以來, 淮安市有計劃地對產生楊絮擾民的楊樹進行改造, 並實施鄉土樹種和珍貴用材樹種來更新補植, 以實現綠化造林的“色彩化、珍貴化、效益化”目標。

如何逐步改造楊樹的種植?據市農委工作人員介紹, 以淮河入江水道“三化”示範片為例, 核心區的行道上, 楊樹已經基本更新完畢, 取而代之的樹種主要是櫸樹、銀杏、楸樹、樸樹、廣玉蘭、無患子、榔榆、香椿等, 做到常綠與落葉、花草與樹木、生態與經濟相結合,

植物物種尤其是珍貴彩色樹種的多樣性和森林景觀的多樣性明顯豐富。 “我們通過採用省市推薦的適宜本地的用材樹種和鄉土樹種造林, 形成多林種、多樹種、多色彩、多層次的林相結構, 達到美化、彩化的森林景觀效果。 ”市農委工作人員介紹。

據悉, 淮安市今年造林綠化目標是完成成片造林2萬畝, 其中珍貴用材樹種成片造林0.95萬畝。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