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青海湖萬鳥雲集大批水鳥進入繁殖期

中新社西寧4月27日電 (記者 羅雲鵬)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27日透露, 伴隨天氣轉暖, 青海湖大批水鳥進入繁殖期。

作為中國最大的內陸湖泊, 青海湖不僅是維繫青藏高原東北部生態安全的重要水體、控制西部荒漠化向東蔓延的天然屏障, 也是中亞、東亞兩條候鳥遷徙路線的交匯點, 每年在青海湖遷徙停留的候鳥有92種超過20萬隻, 是中國境內候鳥繁殖數量最多、種群最為集中的繁殖地。

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監測資料顯示, 4月20日至4月26日, 該局在環青海湖24個水鳥棲息地, 調查中記錄到水鳥43種,

2.4萬餘隻。

據瞭解, 每年4月下旬開始, 青海湖眾多水鳥逐漸進入繁殖期, 在歷經“婚配”、築巢、產卵、孵化、育幼後, 直至9月中下旬“攜妻帶子”南遷離開青海湖。

“目前斑頭雁和普通鸕鷀現已進入繁殖期。 ”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調研員何玉邦介紹, 在蛋島集群繁殖的斑頭雁種群數量已達2000余隻, 營巢數量約800餘巢(因今年農曆6月有閏月, 與往年監測資料相比, 尚未進入最大集群繁殖期);普通鸕鷀在鸕鷀島的數量約有1500余隻, 營巢數量約為660餘巢。

“近些天來, 蛋島和鸕鷀島的鳥類數量每天都在增加, 築巢的數量也在不斷增加, 預計在5月中旬會達到繁殖種群量的峰值。 ”何玉邦說, 根據歷年的監測結果分析, 在海心山、三塊石繁殖的漁鷗和在鸕鷀島臨近的新“沙尖”繁殖的棕頭鷗將分別於5月初和5月下旬進入繁殖期。

此外, 此次監測中還觀測到有50只大天鵝尚未離開青海湖, 其中有5對有築巢繁殖跡象;66只黑頸鶴已開始在青海湖繁殖。 (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