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被遺棄的親情:一個八旬老太太的“孤單”往事

[摘要]十三歲的時候, 我媽就教我織布紡花。 十六歲那年, 跟著鄰村的二麻子唱高臺曲子。 二麻子是周邊響噹噹的老藝人。 可能是我生來就是唱戲的這塊料子吧, 不到三個月, 我就能獨立表演了。

口述人簡介:

劉書豐

1934年4月生

河南省鎮平縣安子營鎮王河村人

唱了一輩子農村曲劇

2009年入駐安子營鎮福利院

文/ 普玄

真不該跟強暴我的人成了婚

十三歲的時候, 我媽就教我織布紡花。 十六歲那年, 跟著鄰村的二麻子唱高臺曲子。 二麻子是周邊響噹噹的老藝人。 可能是我生來就是唱戲的這塊料子吧, 不到三個月,

我就能獨立表演了。

第二年, 跟隨侯集街長營村宣傳隊組織外出搭台演出, 那是一個夏天, 下午四點多, 我已經穿好戲廂, 畫好妝, 在後臺等候開戲。

我們小劇團的負責人名叫馮全勝, 快四十歲了, 平時我管他叫叔, 對他也很尊重。 這時, 他拿著一塊西瓜, 走過來跟我說;“豐啊, 距離開戲還得一會兒, 先吃一塊西瓜吧, 解解熱。 ”當時我從後臺看到黑壓壓的群眾在台下坐滿了, 就等著一場大戲開始。

在幕布後面, 他過來拉住我的手, 給我說:“豐, 我肚子現在疼得要命, 要不你幫我揉揉吧。 ”還能沒等我開口, 他就一把手伸過來, 堵住我的嘴, 不容我反抗, 另一把手扒開我的戲廂, 撕開我的內褲, 順勢把我弄翻在地上, 三下五去二, 把我給強暴了。

我想大聲叫, 可是, 他的大手掌捂住我的嘴, 摁住我的手, 讓我動彈不得, 口中還不停地嘮叨:“你個小賤人, 我讓你今天就是我的人, 以後別問我叫叔了, 直接問我叫男人。 ”

俺是個弱女子啊, 能怎麼辦?

這時候, 我面前有兩條路, 要麼舉報, 要麼默認。

我哪敢作聲啊, 在那個年代, 你們知道的, 名聲不能壞啊!唉, 咱就是太軟弱了!

天呐, 臺上就一塊幕布啊, 幕前是觀眾, 幕後就是他在幹這些喪盡天良的事兒。

我雙眼發紅, 含著淚, 慌慌張張整理好衣服。 這時, 鑼鼓響起, 四十八拍前奏的墊場音樂響過, 作為演員, 容不得一絲猶豫, 必須隆重出場。

那出戲演的是《秦香蓮》。 我抹著眼淚, 極不情願地拖著長裙, 扭著碎步到舞臺上。 當唱到“秦香蓮珠淚淋漓,

世美夫汝可知機”這段戲的時候, 我在臺上泣不成聲, 一下子失控跪倒在舞臺上。 台下觀眾不知咋回事, 只是一個勁兒鼓掌, 有誰知道, 那是我的心在撕裂地哭啊!

回到後臺, 老馮看我沒有聲張, 死皮賴臉地遞給我一條毛巾, 說:“擦擦吧, 別哭了, 哭有啥用。 ”軟弱的我, 看都沒敢看他一眼, 接過了遞過來的毛巾。

當天晚上, 演出劇碼仍是古裝戲《青雲庵》。 這齣戲是一場哭戲。 我出演的是苦命的李鳳英。 其中有一場戲的大致意思是:“惡人村裡保長抓不到我戲中的哥哥李長林, 殘忍地一腳踢死我的母親, 並藉口俺家欠庵中田租, 將我強押進庵中為尼。 ”這哪是戲文, 簡直就是我的遭遇啊。

整台戲演下來, 我記不清在臺上是怎麼演的。

哭聲、笑聲、喝彩聲響徹一片, 淚水、汗水濕透了戲廂, 也濕透了我的心。

那兩場演出, 老馮給我記的滿分十分。

當晚, 我躺在草席上, 望著天上的星星和月亮, 哭了一夜。

因為第二天還要照常演出, 我就自己勸自己, 事情已經這樣, 生米做成熟飯了, 不行的話, 就做他的女人吧。 可是, 他比我整整大二十歲啊, 他是我的堂叔啊!

回到家, 不敢跟爹媽說, 也不敢與其他人商量。 在那個年代, 強姦犯絕對要住大牢的。 但是, 倘若讓人知道我被強姦, 並且是被叔輩強姦, 我們一家子在村裡幾輩子是不會抬起頭來的。

之後演出中, 老馮膽子更大了, 一而再, 再而三地讓我從他。 我不懂事啊, 性格軟弱的我每次都順從了他。 後來, 整個團裡的人都知道了,

風言風語很多。 當然, 消息也很快傳到我家裡, 我媽倒沒有說啥, 只是跟著我一起流淚。 我爹他也是一個大男人啊, 實在是抹不開面子, 連聲說:“看看這算啥體統啊, 不分叔侄輩分, 造的哪門子孽啊!”狠狠地打了我幾巴掌, 躲在屋子一旁, 一個勁地抽悶煙袋。

老馮倒也算厚道, 之後托人帶著糧食和布匹到我家提親, 沒想到, 我爹一把將彩禮扔到門外, 指著來人說:“我家沒這個不孝的女兒, 你們回去吧!”

老馮看事情不成, 又親自找到我爹, 兩個人在一起一句話沒說, 我爹只是一個勁地搖頭, 一行老淚不停地往下流。

後來, 爹媽選了一個吉日, 把我給打發出門。 出嫁那天, 沒有嫁妝, 更沒有設宴。 我娘心軟, 悄悄給我一個小紅包袱, 塞幾件換洗衣服和生活用品, 送我到村口。

我的那個出嫁啊,是哭了一路才走到老馮家。

後來跟老馮生活了十四年,生了兩個兒子,一直到他得肺結核去世。

這兩個男人又是欺負我

第二個男人名叫程道有。年齡比我大兩歲,是我在鄧縣(現鄧州市)演出時認識的。

我當時已經三十七歲,帶著兩個十幾歲的娃兒四處演出。那時,國家下發禁令,所有的古裝戲都不讓演,燒戲廂,廢“四舊”,開始演唱樣板戲,像《紅燈記》《沙家浜》《白毛女》,我們都唱。

在鄧縣夏集鎮老關嶺村演出那晚,黃澄澄的柿子掛了一樹,可好看了。舞臺就在那個老鴰柿子樹旁搭著。演出的劇碼是《白毛女》。我演的角色是喜兒。

程道有當時是老關嶺大隊的隊長。

他說,我那天在舞臺上扮演的喜兒,簡直就是把喜兒演活了,他的媳婦早些年服毒去世,他說他第一眼看到我就看中了。

演出結束的當晚,程道有到後臺找到我,趁著四周沒人,捧著我的臉,說:“豐,做我的媳婦吧!”我不同意。我說:“我一個婦道人家,兩個娃兒是累贅,你還是另娶她人吧!”

他根本聽不進去,說:“這場戲演出後,就不要走了,跟著我,不會讓你娘們受罪的。”

天真的我,相信了他的鬼話,跟著他走了。

第二年,我與老程的兒子出生了,取名印娃兒。老程這個人脾氣極壞。如果哪一件事不順他心了,不合他意了,小則破口怒駡,大則拳打腳踢。

一次從鄰莊演出回來,剛走到村口的大槐樹下,他就黑桑著臉指著我,破口大駡:“你這個賤人,為啥浪到這個時候才回來,你不是在戲臺上會浪嗎,乾脆找個野男人給人家過日子算了,回來翻球呢!”

說著,就一把拽住我的雙腿,從村頭一直拖到家門口。他一邊哭著、罵著,哭聲驚動了很多群眾出門看熱鬧。老程還惡狠狠地說:“管你們一家老小吃喝,還不如喂個狗,養個狗還知道看門,養活你們有個球用。”

聽到這樣的話,已經是家常便飯。但這次我實在是聽不下去了,一氣之下,丟下兩歲的印娃兒,娘三個哭著從鄧縣回到了鎮平王河老家。

改革開放以後,古裝戲又開始恢復演唱。像《陳三兩爬堂》《安安送米》《桃花庵》《對花庭》《王寶釧住寒窯》這些劇碼,再次被搬上舞臺。

那個時候我,在舞臺上演啥像啥。尤其是唱哭戲,可以說是十裡八村的人都知道,人們就送我個“藝名”:拽爛車。不是給你吹牛,那時候我站在舞臺上,哪來的擴音器,二裡地外的人都能聽見我唱。人們都說,我那個嗓子啊,是瓷實實、脆嘣嘣、沙棱棱。

在我們草台班子裡,有一個唱“黑頭”的,名叫孟昭陽。家是廖趙莊的,與我們村子相差十來裡地,比我大8歲。舞臺上他唱“黑頭”,我演小姐,配合得還算默契。

就在這個時候,十五歲的二兒子突然患上了跟他爹一樣的肺結核,跑了很多地方看,都沒治好,不到三個月就死了。

孟昭陽這個人,相當摳門。每次回王河老家,孟昭陽都要給我搜身,一個線頭都不允許我帶走。最讓我不能容忍的是,在劇團裡,孟昭陽他不安分。剛開始,他背著我,與劇團裡一些女戲子拉拉扯扯,擠眉弄眼。後來發展到當著我的面,跟一些女人摟摟抱抱。甚至在演出的期間,趁我熟睡不備,偷偷鑽到別的女人的被窩。鑽被窩的事兒,被我當面抓到不止三兩次。

後來我就想,兩個人在一起本來就是拼湊的。既然這樣,還不如各走各的,在一起生活也沒個啥意思。一氣之下,撇下年幼的小閨女,再一次回到王河老家。

沒想到兒子也會看不起我

回到家的第二年,我就張羅著給兒子說媳婦。

兒媳婦是鄰莊的姑娘,離過婚,結過紮,不能生孩子。自從進入我家門的那天起,她就看我不順眼,罵我是“賤戲子”“爛破鞋”“騷女人”。

本來這些年跟兒子在一起生活的時間少,母子之間的感情也很淡薄,加上兒子聽他媳婦吹“枕頭風”,慢慢地變了,從對我不理不睬,變為惡眼相看,發展到後來對我大打出手。在他們小倆口的眼裡,我就是他們的“眼中釘”。

我家的房子是主房三間,偏屋兩間,一個過道。就因為我是個戲子,丟他們的人,所有的房屋都不讓我住,兒子故意在偏房的山牆上搭了一間草棚,讓我住在草棚裡。春秋夏季還好受,一到冬天,嗤棱棱的西北風刮進棚子裡,那個冷啊,根本就擋不住風寒,躺在被窩裡,一夜都暖不熱。

為這事,一個人躲在屋裡傷心流淚。心想,我這個老太太的命咋就這麼苦呢?在舞臺上風光大半輩子,啥大小姐角色都演過,啥榮華富貴在戲中都享受過,誰知道到頭來落到了這個地步?

平時,他們小倆口想罵我就罵我,想怎麼罵就怎麼罵,我也不敢吱聲,更不敢還口。那是一個冬天,我照例在廚房做晚飯。飯做好後,我不敢早吃,一個人躲在草棚裡,看著他們吃完,我才敢進廚房吃一些剩菜剩飯。

這時,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

先是兒媳婦在廚房裡破口辱駡,還以為是他們小倆口生氣了。還沒等我緩過神來,兒媳婦一個箭步跨進我住的草棚,一把抓住我的衣服往外扯,說:“你這個老不死的,你自己看看,你親自喝一嘴嘗嘗,這是叫飯嗎?簡直就是想毒死我們!”順勢將一碗熱騰騰的稀飯潑在我的臉上。

兒子反倒指著我的臉說:“你還不趕快去死,賴在這裡幹啥!你就是一個喪門星,給我們兩個毒死了,你就安生了,是不是?”

燙嘴的稀飯順著我的臉上往下流,弄髒了我的衣服,也弄疼了我的心。沒臉沒面的我,一邊哭著,一邊爬著,進到了草棚。

後來才明白,是兒媳婦為了暗地陷害我,故意將一塊肥皂放到鍋裡,才有了這一出。

這一夜,我思前想後,家裡的這個火坑我實在是不能繼續待下去了。第二天天不亮,我就去廖趙莊找孟昭陽。心想,如果孟昭陽還能接納我的話,我就住下不走了。但是,萬萬沒想到的是,剛一進他們村,卻讓我兩眼犯傻,正好遇上一支送葬的隊伍,孟昭陽已於前幾天患急病過世了。

實在沒有辦法的我,沿廖趙莊的村頭,往湖北老河口的方向走,一路挨門乞討要飯,這一走,竟然是十八年。十八年間,老河口的大街小巷,都串過,集市、廟會,也都去過。反正也沒家了,從來也沒想到要回家。但是有一次,不料在路邊遇到了壞人,將我辛苦掙來的八百多塊錢偷走了。我抱頭痛哭啊,你知道嗎,那可是我的血汗錢啊!沒有辦法,在腰裡沒有一分錢的情況下,又是一路要飯,回到了河南老家。

萬萬沒想到的是,剛到家,迎頭就是一個炸雷。大兒子患上嚴重的腦積水,積勞成疾,已經於前一年撒手人寰,兒子死後,兒媳婦帶上抱養的女兒遠嫁他鄉。

站在門前,望著長滿荒草的房屋和門框上結滿的蜘蛛網,我的那個眼淚啊,是長流不止。這還叫家嗎?這是我的家嗎?我的家到底它在哪裡呀?

今年我已經八十三歲,因為長時間的流浪,到如今連一個戶口也沒有,還是鎮福利院的領導們開恩,四處取證,將我安排在這裡,還給我辦理了身份證,按照集中供養五保戶來對待。一年四季不愁吃不愁喝,每個月還能發三十塊零花錢。夏天、冬天都免費給俺做衣裳。五月端陽、八月十五等節日,發月餅,冰糖,雞蛋;春節還有過年的新衣裳,瓜子、煙、酒、糖啥都發。平時有個大小病,福利院都會給我們指定醫院,去看病。即使多年後死了,福利院馬院長說,像我這種沒有親人的孤寡老人,壽衣、棺材都不用操心,火化費更不用操心。不過,如果家裡有親屬的孤寡老人死後,福利院只管一身壽衣,其他費用,由親屬來解決。人死了以後,喪葬產生的費用,從本人承包的責任田中扣除,直到扣完為止。

住在福利院這六七年,有時院長與其他老人們拉拉弦子,我也亮亮嗓子,唱幾出傳統段子,給自己開心一下。你不要看我唱起戲來那麼開心,那是唱戲的藝術。生活的藝術,我只能給自己打零分。

唉,我這一輩子,吃虧就吃在我像個軟柿子,太弱了!戲裡戲外全是淚啊!

本文摘自《五十四種孤單 : 中國孤宿人群口述實錄》普玄 / 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 2017-4,該書入選華文好書4月榜單。

本文來自騰訊新聞用戶端自媒體,不代表騰訊新聞的觀點和立場。

送我到村口。

我的那個出嫁啊,是哭了一路才走到老馮家。

後來跟老馮生活了十四年,生了兩個兒子,一直到他得肺結核去世。

這兩個男人又是欺負我

第二個男人名叫程道有。年齡比我大兩歲,是我在鄧縣(現鄧州市)演出時認識的。

我當時已經三十七歲,帶著兩個十幾歲的娃兒四處演出。那時,國家下發禁令,所有的古裝戲都不讓演,燒戲廂,廢“四舊”,開始演唱樣板戲,像《紅燈記》《沙家浜》《白毛女》,我們都唱。

在鄧縣夏集鎮老關嶺村演出那晚,黃澄澄的柿子掛了一樹,可好看了。舞臺就在那個老鴰柿子樹旁搭著。演出的劇碼是《白毛女》。我演的角色是喜兒。

程道有當時是老關嶺大隊的隊長。

他說,我那天在舞臺上扮演的喜兒,簡直就是把喜兒演活了,他的媳婦早些年服毒去世,他說他第一眼看到我就看中了。

演出結束的當晚,程道有到後臺找到我,趁著四周沒人,捧著我的臉,說:“豐,做我的媳婦吧!”我不同意。我說:“我一個婦道人家,兩個娃兒是累贅,你還是另娶她人吧!”

他根本聽不進去,說:“這場戲演出後,就不要走了,跟著我,不會讓你娘們受罪的。”

天真的我,相信了他的鬼話,跟著他走了。

第二年,我與老程的兒子出生了,取名印娃兒。老程這個人脾氣極壞。如果哪一件事不順他心了,不合他意了,小則破口怒駡,大則拳打腳踢。

一次從鄰莊演出回來,剛走到村口的大槐樹下,他就黑桑著臉指著我,破口大駡:“你這個賤人,為啥浪到這個時候才回來,你不是在戲臺上會浪嗎,乾脆找個野男人給人家過日子算了,回來翻球呢!”

說著,就一把拽住我的雙腿,從村頭一直拖到家門口。他一邊哭著、罵著,哭聲驚動了很多群眾出門看熱鬧。老程還惡狠狠地說:“管你們一家老小吃喝,還不如喂個狗,養個狗還知道看門,養活你們有個球用。”

聽到這樣的話,已經是家常便飯。但這次我實在是聽不下去了,一氣之下,丟下兩歲的印娃兒,娘三個哭著從鄧縣回到了鎮平王河老家。

改革開放以後,古裝戲又開始恢復演唱。像《陳三兩爬堂》《安安送米》《桃花庵》《對花庭》《王寶釧住寒窯》這些劇碼,再次被搬上舞臺。

那個時候我,在舞臺上演啥像啥。尤其是唱哭戲,可以說是十裡八村的人都知道,人們就送我個“藝名”:拽爛車。不是給你吹牛,那時候我站在舞臺上,哪來的擴音器,二裡地外的人都能聽見我唱。人們都說,我那個嗓子啊,是瓷實實、脆嘣嘣、沙棱棱。

在我們草台班子裡,有一個唱“黑頭”的,名叫孟昭陽。家是廖趙莊的,與我們村子相差十來裡地,比我大8歲。舞臺上他唱“黑頭”,我演小姐,配合得還算默契。

就在這個時候,十五歲的二兒子突然患上了跟他爹一樣的肺結核,跑了很多地方看,都沒治好,不到三個月就死了。

孟昭陽這個人,相當摳門。每次回王河老家,孟昭陽都要給我搜身,一個線頭都不允許我帶走。最讓我不能容忍的是,在劇團裡,孟昭陽他不安分。剛開始,他背著我,與劇團裡一些女戲子拉拉扯扯,擠眉弄眼。後來發展到當著我的面,跟一些女人摟摟抱抱。甚至在演出的期間,趁我熟睡不備,偷偷鑽到別的女人的被窩。鑽被窩的事兒,被我當面抓到不止三兩次。

後來我就想,兩個人在一起本來就是拼湊的。既然這樣,還不如各走各的,在一起生活也沒個啥意思。一氣之下,撇下年幼的小閨女,再一次回到王河老家。

沒想到兒子也會看不起我

回到家的第二年,我就張羅著給兒子說媳婦。

兒媳婦是鄰莊的姑娘,離過婚,結過紮,不能生孩子。自從進入我家門的那天起,她就看我不順眼,罵我是“賤戲子”“爛破鞋”“騷女人”。

本來這些年跟兒子在一起生活的時間少,母子之間的感情也很淡薄,加上兒子聽他媳婦吹“枕頭風”,慢慢地變了,從對我不理不睬,變為惡眼相看,發展到後來對我大打出手。在他們小倆口的眼裡,我就是他們的“眼中釘”。

我家的房子是主房三間,偏屋兩間,一個過道。就因為我是個戲子,丟他們的人,所有的房屋都不讓我住,兒子故意在偏房的山牆上搭了一間草棚,讓我住在草棚裡。春秋夏季還好受,一到冬天,嗤棱棱的西北風刮進棚子裡,那個冷啊,根本就擋不住風寒,躺在被窩裡,一夜都暖不熱。

為這事,一個人躲在屋裡傷心流淚。心想,我這個老太太的命咋就這麼苦呢?在舞臺上風光大半輩子,啥大小姐角色都演過,啥榮華富貴在戲中都享受過,誰知道到頭來落到了這個地步?

平時,他們小倆口想罵我就罵我,想怎麼罵就怎麼罵,我也不敢吱聲,更不敢還口。那是一個冬天,我照例在廚房做晚飯。飯做好後,我不敢早吃,一個人躲在草棚裡,看著他們吃完,我才敢進廚房吃一些剩菜剩飯。

這時,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

先是兒媳婦在廚房裡破口辱駡,還以為是他們小倆口生氣了。還沒等我緩過神來,兒媳婦一個箭步跨進我住的草棚,一把抓住我的衣服往外扯,說:“你這個老不死的,你自己看看,你親自喝一嘴嘗嘗,這是叫飯嗎?簡直就是想毒死我們!”順勢將一碗熱騰騰的稀飯潑在我的臉上。

兒子反倒指著我的臉說:“你還不趕快去死,賴在這裡幹啥!你就是一個喪門星,給我們兩個毒死了,你就安生了,是不是?”

燙嘴的稀飯順著我的臉上往下流,弄髒了我的衣服,也弄疼了我的心。沒臉沒面的我,一邊哭著,一邊爬著,進到了草棚。

後來才明白,是兒媳婦為了暗地陷害我,故意將一塊肥皂放到鍋裡,才有了這一出。

這一夜,我思前想後,家裡的這個火坑我實在是不能繼續待下去了。第二天天不亮,我就去廖趙莊找孟昭陽。心想,如果孟昭陽還能接納我的話,我就住下不走了。但是,萬萬沒想到的是,剛一進他們村,卻讓我兩眼犯傻,正好遇上一支送葬的隊伍,孟昭陽已於前幾天患急病過世了。

實在沒有辦法的我,沿廖趙莊的村頭,往湖北老河口的方向走,一路挨門乞討要飯,這一走,竟然是十八年。十八年間,老河口的大街小巷,都串過,集市、廟會,也都去過。反正也沒家了,從來也沒想到要回家。但是有一次,不料在路邊遇到了壞人,將我辛苦掙來的八百多塊錢偷走了。我抱頭痛哭啊,你知道嗎,那可是我的血汗錢啊!沒有辦法,在腰裡沒有一分錢的情況下,又是一路要飯,回到了河南老家。

萬萬沒想到的是,剛到家,迎頭就是一個炸雷。大兒子患上嚴重的腦積水,積勞成疾,已經於前一年撒手人寰,兒子死後,兒媳婦帶上抱養的女兒遠嫁他鄉。

站在門前,望著長滿荒草的房屋和門框上結滿的蜘蛛網,我的那個眼淚啊,是長流不止。這還叫家嗎?這是我的家嗎?我的家到底它在哪裡呀?

今年我已經八十三歲,因為長時間的流浪,到如今連一個戶口也沒有,還是鎮福利院的領導們開恩,四處取證,將我安排在這裡,還給我辦理了身份證,按照集中供養五保戶來對待。一年四季不愁吃不愁喝,每個月還能發三十塊零花錢。夏天、冬天都免費給俺做衣裳。五月端陽、八月十五等節日,發月餅,冰糖,雞蛋;春節還有過年的新衣裳,瓜子、煙、酒、糖啥都發。平時有個大小病,福利院都會給我們指定醫院,去看病。即使多年後死了,福利院馬院長說,像我這種沒有親人的孤寡老人,壽衣、棺材都不用操心,火化費更不用操心。不過,如果家裡有親屬的孤寡老人死後,福利院只管一身壽衣,其他費用,由親屬來解決。人死了以後,喪葬產生的費用,從本人承包的責任田中扣除,直到扣完為止。

住在福利院這六七年,有時院長與其他老人們拉拉弦子,我也亮亮嗓子,唱幾出傳統段子,給自己開心一下。你不要看我唱起戲來那麼開心,那是唱戲的藝術。生活的藝術,我只能給自己打零分。

唉,我這一輩子,吃虧就吃在我像個軟柿子,太弱了!戲裡戲外全是淚啊!

本文摘自《五十四種孤單 : 中國孤宿人群口述實錄》普玄 / 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 2017-4,該書入選華文好書4月榜單。

本文來自騰訊新聞用戶端自媒體,不代表騰訊新聞的觀點和立場。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