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婚戀網站交友遭遇奇葩騙局 交往冒牌首長

北京晚報記者從海澱法院瞭解到, 近年來該院審理通過婚戀網站建立戀愛關係並騙取女性財物、侵犯女性人身權利的犯罪案件達17起, 罪名涉及“詐騙罪”的9起、“招搖撞騙罪”2起、“重婚罪”2起、“合同詐騙罪”1起、“敲詐勒索罪”1起、“強姦罪”1起、“強制侮辱、猥褻婦女罪”1起。

此外, 多家業內著名網站均涉及其中。 婚戀網站在為陌生男女提供緣牽一線機會的同時, 也給了一部分犯罪分子可乘之機。 有被害女子曾在百度網上, 搜索到假冒軍官參與活動的照片, 從而相信了與自己交往的冒牌首長, 遭受詐騙。

案例1

“王府井珠寶店老闆”

同時交往仨女友

中專文化、離異、有詐騙前科在身的32歲男子何某在緩刑考驗期間, 為自己精心設計了一個光鮮的形象:王府井附近一家珠寶店老闆, 而其父為正廳級退休幹部, 家裡經營一家規模很大的旅遊公司。 何某以此為餌, 通過婚戀網站同時與3人建立戀愛關係, 4個月間共騙取16萬餘元。

何某在婚戀網站上同時接觸張小姐等3名被害人, 並分別建立了男女朋友關係。 張小姐與何某同居在她的住所裡。 交往期間, 何某分別以王府井珠寶店裝修難以脫身、自己的房屋需辦理過戶、打麻將需要翻本、支付物業管理費、香港註冊珠寶店為由, 通過轉帳、信用卡提現等方式, 累計騙取3名女子15.7萬餘元。 此外, 他以投資珠寶店身上沒錢為由,

讓李小姐為他購買價值5288元的一部蘋果手機, 以父親失聯等理由讓3名女子為其購買6張機票, 共計6000餘元。

後來, 張小姐發現何某與其他女子有曖昧關係, 與他多次爭吵, 決意分手, 並要求他還錢。 但在何某的威脅下, 張小姐寫下分手協議, 聲明兩人間無經濟糾紛。 之後張小姐經調查, 發現還有多名女子同樣被以結婚、戀愛為由騙取財物, 遂決定報警。 3名被害女子報警, 何某終被抓獲。 經查, 何某還以幫人辦事為由騙取他人財物29萬餘元, 其詐騙總額共計46萬餘元。

檢察院指控何某犯詐騙罪, 何某當庭認罪, 但稱已用現金還了錢。 法庭經審理, 發現何某雖有張小姐手書的分手協議來證明兩人間無經濟糾紛, 但根據後續張小姐向何某索要欠款、何某答覆的情況等證據,

海澱法院未採納何某已還款的辯解, 最後以詐騙罪判處何某有期徒刑9年, 剝奪政治權利1年, 罰金9萬元, 並撤銷之前判處有期徒刑3年緩刑4年的判決, 合併執行有期徒刑11年, 剝奪政治權利1年, 罰金9萬元。

案例2

假冒軍人隱瞞婚史

裝死詐騙

男子王某因為和妻子關係不好, 就在婚戀網站上註冊了帳號, 使用假名, 以單身的身份找人聊聊。 認識李小姐後, 王某先是聲稱自己在“國家檔案局”工作, 之後又稱自己是“軍人”, “負責相關恐怖案件偵查”, 大部分時間在外地工作。 他還提到因為自己的手機被監視, 所以不能輕易地撥打電話和發短信。

兩人建立了戀愛關係後, 李小姐的父母覺得王某比較可疑。

於是, 李小姐邀請王某到家裡做客。 王某還真來了, 他當眾出示了偽造的軍官證。 但當李小姐父母想拍照時, 王某以涉密單位不得拍照為由回絕了。

在戀愛期間, 王某分別以“家裡蓋房子”、“調動回北京”、“陪領導吃飯”、“出車禍”的理由, 陸續騙取李小姐43500元。 最後, 王某竟然假稱在工作中遭遇事故, 下落不明生死未蔔, 並以助理的身份告知李小姐自己已失去聯繫, 自此不再聯絡李小姐。 直到這時, 李小姐方才覺得可能受騙了。 她的父親通過私人關係找到了王某的真實身份, 隨後報警。

在法庭上, 檢察院指控王某犯詐騙罪。 王某當庭認罪, 並在其家屬幫助下, 將錢退給了李小姐。 法院最後以詐騙罪, 判處王某有期徒刑1年2個月,

罰金2萬元。

案例3

“做軍火貿易董事長”

詐騙女教師

一所學校的聲樂老師小張在婚戀網站的帳號上, 收到了一封私信。 男子劉某自稱是“進出口貿易的董事長”, “在京有房有車。 ”小張回信後, 兩人開始相約見面。 在之後的交往過程中, 劉某告訴小張, 他是“某軍校畢業, 任副師長, 擔任軍火貿易公司的一把手”。

小張看過劉某穿軍裝的照片, 跟隨劉某去飯店、靶場等地遊玩時, 眾人也都稱呼劉某“首長”。 在百度上, 小張還搜索到“劉師長”參與活動的照片, 於是相信了劉某的領導身份, 並與他發生關係。

其實小張與劉某見面並不多, 主要通過電話、短信聯繫。 偶爾兩人聯繫不上的時候, 會有一個自稱劉某“助理”的人, 與小張聯繫。 這期間, 劉某以“弟弟和別人打架,我給錢不方便”為由,向小張借款1萬元,一直都沒有歸還。

後來,由於劉某並沒有住房,而且抗拒結婚,小張不禁產生懷疑,就讓自己的朋友通過這家婚戀網站試探劉某。而劉某還真要與小張的朋友交往。這時,小張方才發現自己被騙。直到報案後,小張才得知劉某是已婚,並非現役軍人,還曾因犯偽造武裝部隊證件罪被判處過刑罰。

法庭上,檢察院指控劉某犯冒充軍人招搖撞騙罪。劉某當場辯解:“我從來沒有說過自己是軍人,和她借的1萬塊錢,我都已經以現金的方式歸還了。”

法院經審理,認定劉某假冒軍人的事實有照片、聊天記錄截圖、多名證人證言予以佐證;對於小張借錢給劉某的事實,兩人都承認了,而且有相應對的轉帳記錄。不過,劉某已經還款的事實,除了他的辯解,並無任何其他證據。最後,法院以冒充軍人招搖撞騙罪,判處劉某有期徒刑1年8個月。

法官警示

騙局並非無跡可尋

女性網友注意4點

北京市海澱區法院的姜楠法官提醒大家特別是女網友們,通過婚戀網站交友,要特別謹慎和格外注意。

類似案件中,犯罪分子往往使用化名、偽造身份、隱瞞婚史、聯合他人等多種手段,取信于被害人。被冒充的身份包括“高幹子弟”、“員警”、“基金經理”、“煤礦礦主”等,而不法分子最經常選擇的是“軍人”、“特工”。這類財色騙局的識破也往往不是由被害人自己發現的,而依賴于其父母及其他親人等。

其實,這些騙局並非無跡可尋,女性朋友們可以注意以下幾點:

其一,留心對方真實身份資訊,多種資訊源交叉驗證。除身份證、護照、駕駛證等身份證件外,對方的工作地址、同事、朋友、家人等社交關係需與之對應。在同類案件中犯罪人往往單獨作案,不會雇用同夥,如對方以各種理由推遲接觸以上人員、接觸後避而不談相關事由、接觸回饋資訊與其社交形象不符,則需格外留意。

其二,審慎對待父母、朋友的負面意見。多起案件都是被害人的父母或朋友發覺有異後報警。處於戀愛狀態往往會使女性降低警惕性,而基於傳統“勸和不勸離”的社交文化,當他人明確提出可疑後,女性朋友應予重視,認真分析考評。

其三,面對多種不合理名目索要錢款,需謹慎,封閉約會需慎重。所涉案件犯罪人編造的錢款用途五花八門,往往包含“不方便”、“暫時沒錢”、“幫轉帳”等。如遇大額數目出借或小額連續借款請求,需提高警惕。對於第一次借款後未按預定還款的,不要礙於面子,要注意及時溝通並止損。同時,慎重選擇前期約會場合,對於約到男網友家中、酒店等封閉場合需慎重。

其四,注重搜集、固定證據,及時報警尋求幫助。被害人往往由於個人隱私或心灰意冷等,對尋求司法幫助積極性不高。部分被害人發現被騙後選擇抽身而出,不追究,有的還拒絕向司法機關提供證據。而積極聯合其他被害人,搜集證據,及時報警求助,是保護自己和他人免受其害的方法。記者林靖

(北京晚報)

劉某以“弟弟和別人打架,我給錢不方便”為由,向小張借款1萬元,一直都沒有歸還。

後來,由於劉某並沒有住房,而且抗拒結婚,小張不禁產生懷疑,就讓自己的朋友通過這家婚戀網站試探劉某。而劉某還真要與小張的朋友交往。這時,小張方才發現自己被騙。直到報案後,小張才得知劉某是已婚,並非現役軍人,還曾因犯偽造武裝部隊證件罪被判處過刑罰。

法庭上,檢察院指控劉某犯冒充軍人招搖撞騙罪。劉某當場辯解:“我從來沒有說過自己是軍人,和她借的1萬塊錢,我都已經以現金的方式歸還了。”

法院經審理,認定劉某假冒軍人的事實有照片、聊天記錄截圖、多名證人證言予以佐證;對於小張借錢給劉某的事實,兩人都承認了,而且有相應對的轉帳記錄。不過,劉某已經還款的事實,除了他的辯解,並無任何其他證據。最後,法院以冒充軍人招搖撞騙罪,判處劉某有期徒刑1年8個月。

法官警示

騙局並非無跡可尋

女性網友注意4點

北京市海澱區法院的姜楠法官提醒大家特別是女網友們,通過婚戀網站交友,要特別謹慎和格外注意。

類似案件中,犯罪分子往往使用化名、偽造身份、隱瞞婚史、聯合他人等多種手段,取信于被害人。被冒充的身份包括“高幹子弟”、“員警”、“基金經理”、“煤礦礦主”等,而不法分子最經常選擇的是“軍人”、“特工”。這類財色騙局的識破也往往不是由被害人自己發現的,而依賴于其父母及其他親人等。

其實,這些騙局並非無跡可尋,女性朋友們可以注意以下幾點:

其一,留心對方真實身份資訊,多種資訊源交叉驗證。除身份證、護照、駕駛證等身份證件外,對方的工作地址、同事、朋友、家人等社交關係需與之對應。在同類案件中犯罪人往往單獨作案,不會雇用同夥,如對方以各種理由推遲接觸以上人員、接觸後避而不談相關事由、接觸回饋資訊與其社交形象不符,則需格外留意。

其二,審慎對待父母、朋友的負面意見。多起案件都是被害人的父母或朋友發覺有異後報警。處於戀愛狀態往往會使女性降低警惕性,而基於傳統“勸和不勸離”的社交文化,當他人明確提出可疑後,女性朋友應予重視,認真分析考評。

其三,面對多種不合理名目索要錢款,需謹慎,封閉約會需慎重。所涉案件犯罪人編造的錢款用途五花八門,往往包含“不方便”、“暫時沒錢”、“幫轉帳”等。如遇大額數目出借或小額連續借款請求,需提高警惕。對於第一次借款後未按預定還款的,不要礙於面子,要注意及時溝通並止損。同時,慎重選擇前期約會場合,對於約到男網友家中、酒店等封閉場合需慎重。

其四,注重搜集、固定證據,及時報警尋求幫助。被害人往往由於個人隱私或心灰意冷等,對尋求司法幫助積極性不高。部分被害人發現被騙後選擇抽身而出,不追究,有的還拒絕向司法機關提供證據。而積極聯合其他被害人,搜集證據,及時報警求助,是保護自己和他人免受其害的方法。記者林靖

(北京晚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