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謝履攀:扶貧路上的一顆“螺絲釘”

4月25日,記者在廣西大新縣寶圩鄉採訪。 在採訪中,談起該鄉尚藝村第一書記謝履攀,鄉里的領導和群眾都七嘴八舌地說:“寫寫我們的謝書記吧,他是我們鄉優秀的‘第一書記’!”

村幹部的感慨:他是個“狗不叫”的第一書記

“認真、實幹,這樣的‘第一書記’我最滿意!”廣西大新縣寶圩鄉尚藝村黨總支部書記農雄新是個快言快語的人,談起謝履攀,他直截了當地說。

尚藝村共511戶2315人,甘蔗種植面積4800畝,外出打工有600多人。 多年來,甘蔗生產和外出打工一直是該村群眾的主要經濟來源,2015年建檔立卡貧困戶114戶458人。

2015年10月,謝履攀受自治區黨委組織部委派,從廣西廣播電視大學到尚藝村擔任第一書記以來,一心撲在扶貧工作上。

他幾乎沒有雙休日,整天像一隻陀螺整天滿村子跑,村上所有貧困戶的戶名和家庭情況他都瞭若指掌。 不管走到哪裡,男女老少都熱情地跟他打招呼。 難怪村委幹部們都說:“謝履攀真是個狗不叫的‘第一書記’!”

謝履攀知道,產業是撥掉“窮根”的關鍵。 2016年初,隴湯屯列為“雙高”建設點。 但是,鄉村幹部曾5次到村裡動員,由於部分群眾對“雙高”工作不理解都被拒絕。 2月29日,謝履攀獲悉這一情況後,心裡很焦急,參加全區脫貧攻堅精准幫扶培訓會剛結束,他就從縣城馬上趕回隴湯屯,再次召集村民動員。 那部分群眾感動了,當晚,全村群眾終於簽字同意。

甘蔗“雙高”給隴湯屯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 隴湯屯村民小組長農忠民笑顏逐開地告訴記者:“隴湯屯甘蔗面積有500多畝,去年438畝甘蔗搞‘雙高’後,平均畝產量由四五噸,提高到七八噸,“雙高”戶年均增收5600元。 多虧謝書記幫了個大忙!”

如今,在謝履攀及村“兩委”的帶領引導下,尚藝村10個自然屯個個搞“雙高”,成了名副其實的大新縣“雙高村”!

此外,尚藝村肉牛、黑山羊等特色產業蓬勃發展,群眾收入逐年增多。 2016年,尚藝村脫貧戶97戶405人,未脫貧戶17戶53人,順利完成了貧困村脫貧摘帽的任務。

貧困戶的感激:他不是親人勝似親人

村裡的貧困戶沒忘記謝履攀給他們做的好事:“他不是親人勝似親人!”

2016年8月一個下雨天,謝履攀到尚藝村百著屯貧困戶李美華走訪時,他被眼前的情景呆住了:由於年久失修,兩間破爛的瓦房搖搖欲墜,屋頂多處漏雨。

今年65歲的李梅英含著熱淚告訴謝履攀,她的女兒名叫李美華,原來嫁到外地,已經生育了兩個小孩。 由於婚姻不幸,2003年,李美華不得不帶上兒女返回尚藝村百著屯娘家居住。 如今,由於瓦房受損嚴重,不管是白天黑夜,每逢下雨,一家4口人不得都跑到村上的親戚家避雨。

瞭解到李美華的家庭情況後,謝履攀從此多次登門慰問看望李美華,不僅給她送上慰問金和慰問品,還為她爭取到危房改造補貼。 去年10月,李美華終於把舊房子拆掉,建起了兩間平房,過上了不再擔心下雨的日子。 目前,謝履攀還在為李美華新房裝門框一事四處奔跑。

謝履攀深知知識改變命運這一真理。 隘秘屯貧困戶農再先戶女兒趙金彩,2016年考上廣西現代職業技術學院,因家庭困難計畫放棄讀書的機會。 謝履攀知道後,多次上門做思想工作,並幫助其女兒申請雨露計畫、助學金等事宜,最後,趙金彩才高高興興地去上學。 謝履攀還開車送農再先父女去學校報到,在父女兩人準備下車的時候,農再先想著掏錢給謝履攀作為車費,誰知道謝履攀直接遞過來兩百塊錢,說:“你們家現在還困難,我這個書記也沒什麼錢,就表示一下心意,算是祝賀趙金彩考上大學了。 ”農再先父女感動得說不出話來。

“沒有謝書記像親哥哥一樣勸說,如果當初真的棄學了,我不知道這輩子怎麼樣?”在與記者通話中,趙金彩哽咽地說。

鄉領導的點贊:他是扶貧路上的一顆“螺絲釘”

“謝書記帶上一家人到寶圩開展扶貧工作,一直以來,他舍小家顧大家,一顆心“釘”工作上,從來不叫過一聲苦,喊過一聲累。 ”寶圩鄉黨委書記許鳳錦這樣評價。

去年11月份,謝履攀的次子謝南俊出生後不久,因患黃疸高、嬰兒肝炎綜合症等疾病到廣西區人民醫院住院,而當時正值全鄉扶貧工作到了攻堅關頭,謝履攀無法請假到醫院陪護,只是打電話交代妻子羅禮萍好好照顧次子,對此,羅禮萍有所抱怨。 謝履攀沒有向領導和同事透露小孩的病情,悄悄地把在廣東務工的父親叫到寶圩照看剛滿兩歲的大兒子。 由於次子病情反復不定,多次住院留醫,而謝履攀因週末加班大多未能到醫院看望,義無反顧地與同事們一起投入到“白加黑”工作中去。

“謝書記工作不僅認真細緻,而且很有方法。原本需要6個人才完成的任務,他只要兩個人,而且做得一清二楚。”寶圩鄉長黃報葳感慨地說。

去年11月份的一天晚上,謝履攀騎摩托車下村去走訪貧困戶,返回時正逢天降起細雨。由於村道路滑,車燈不夠亮,謝履攀駕駛的摩托車不慎摔了一跤,右腿被摔傷了。謝履攀去衛生院包紮好傷口,一聲不吭地堅持工作。

謝履攀在工作上嚴格要求自己,但生活上對自己卻要求很低。剛來寶圩的時候只有他和愛人及大兒子,鄉里安排給他了一間一房一廳的套房,面積不到30平米;去年來,隨著次子的出世,加上前來幫他照料小孩的岳母,一家人增加到5口人。但記者在採訪中看到,一間20平米的房子裡,一張長方形的桌子將兩個床鋪分開,地面上零亂地放著一些兒童的玩具,顯得擁擠不堪。“鄉里幹部多,住房緊張。雖有點擠,但我習慣了。”謝履攀樂呵呵地說。

近兩年來,謝履攀從後盾單位為尚藝村籌措了3.6萬元資金用來裝修村委辦公樓、硬化村委辦公樓前道路以及購買辦公設備;為貧困戶捐贈了6100元的慰問金以及價值1350元的慰問物資。

謝履攀幫扶的尚藝村已於2016年如期脫貧了,但後續的鞏固脫貧成效工作依然繁重。謝履攀表示,接下來的駐村時間裡,將放棄把大兒子送回南寧讀書的機會,直接送他到寶圩鄉的幼稚園就讀,將依然帶著一家人在寶圩投身到脫貧攻堅的事業中去,做扶貧路上堅定的一顆“螺絲釘”。(完)

“謝書記工作不僅認真細緻,而且很有方法。原本需要6個人才完成的任務,他只要兩個人,而且做得一清二楚。”寶圩鄉長黃報葳感慨地說。

去年11月份的一天晚上,謝履攀騎摩托車下村去走訪貧困戶,返回時正逢天降起細雨。由於村道路滑,車燈不夠亮,謝履攀駕駛的摩托車不慎摔了一跤,右腿被摔傷了。謝履攀去衛生院包紮好傷口,一聲不吭地堅持工作。

謝履攀在工作上嚴格要求自己,但生活上對自己卻要求很低。剛來寶圩的時候只有他和愛人及大兒子,鄉里安排給他了一間一房一廳的套房,面積不到30平米;去年來,隨著次子的出世,加上前來幫他照料小孩的岳母,一家人增加到5口人。但記者在採訪中看到,一間20平米的房子裡,一張長方形的桌子將兩個床鋪分開,地面上零亂地放著一些兒童的玩具,顯得擁擠不堪。“鄉里幹部多,住房緊張。雖有點擠,但我習慣了。”謝履攀樂呵呵地說。

近兩年來,謝履攀從後盾單位為尚藝村籌措了3.6萬元資金用來裝修村委辦公樓、硬化村委辦公樓前道路以及購買辦公設備;為貧困戶捐贈了6100元的慰問金以及價值1350元的慰問物資。

謝履攀幫扶的尚藝村已於2016年如期脫貧了,但後續的鞏固脫貧成效工作依然繁重。謝履攀表示,接下來的駐村時間裡,將放棄把大兒子送回南寧讀書的機會,直接送他到寶圩鄉的幼稚園就讀,將依然帶著一家人在寶圩投身到脫貧攻堅的事業中去,做扶貧路上堅定的一顆“螺絲釘”。(完)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