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20歲女孩滿臉長滿水皰,原來是臉上長“腳氣”!

近日, 20歲的廣州女孩小敏

“從動物身上感染真菌, 不僅症狀更重, 也有可能被誤診為皮炎濕疹。 "中華醫學會皮膚性病學分會主任委員、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皮膚科主任鄭捷教授指出, 這兩種病的治療思路並不相同。 他建議, 如果家中有寵物, 而主人近期出現疑似真菌感染症狀, 應在就診時主動告知醫生家裡有寵物, 以便醫生查明真菌來源來源, 對症治療。

春夏雨水多 “香港腳"發癢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獲悉, 近期廣州多家醫院皮膚科門診就診人數明顯增加。 謝淑霞指出, 每年的第一波“就診潮"通常在清明之後至端午節前襲來,

“近期雨水多, 很多人的'香港腳'已經開始癢了。 "

謝淑霞在十多年前進行的課題調研顯示, 腳癬在廣東人群中的發病率高達90%。 “一方面, 廣東天氣溫暖潮濕, 適合真菌生長, 另一方面, 由於患病人群基數很大, 無論是在公共場合, 還是在家居環境中, 都容易反復感染、交叉感染。 "

以最常見、最具有傳染性的足癬為例, 它主要分為四種類型。

常見四大類型

►1.浸漬擦爛型 :表現為腳縫裡皮膚浸漬發白, 表皮剝脫伴有明顯瘙癢。 患者因出汗多, 患處容易摩擦破爛, 春夏雨水較多時高發。

►2.水皰型:春夏之交高發, 表現為足蹠患者中, 將近50%的患者沒有按照醫生的指導做完全部治療。 很多患者將指(趾)甲的渾濁、增厚、變色等真菌感染症狀,

誤認為是“自然衰老"的現象, 不去皮膚科就醫, 反而盲目選擇修腳店、美甲店, 或者誤信“拔除病甲"“快速根治"等不實醫療廣告。

家用消毒水洗襪子泡腳?

對付腳氣無效!

淺部真菌病尤其是手足癬很難斷根。 謝淑霞指出, 一人有腳氣, 全家都遭殃, “或早或晚, 或輕或重, 基本上難逃被感染的結局。 "“家人交叉感染, 最常見的情形是小孩穿大人的拖鞋。 "溫海主任醫師呼籲, 淺部真菌病患者應重視治療, 從源頭上杜絕傳染源。 同時注意生活中的細節, 避免交叉感染。 比如拖鞋和毛巾不要共用, 在家不要赤足行走。

“如果有足癬, 衣物最好分開洗滌, 或者用高溫消毒, 比如用開水燙, 或者燙了以後晾曬, 即使這樣,

也不能完全阻斷傳染, 但總比什麼都不做要強。 "中華醫學會皮膚性病學分會免疫學組組長、中南大學皮膚性病研究所所長陸前進教授指出, 擦腳巾要定期曝曬消毒, 真菌比細菌頑固, 不容易殺死, 但害怕乾燥。 浴室內要經常通風, 以免真菌在溫暖潮濕的環境內加速生長。

腳癬高發季節, 要重視洗腳和保持足部乾燥。 “真菌接觸到皮膚, 24小時內不會引發感染, 超過24小時可感染。 "溫海建議, 每天認真洗腳, 及時清除真菌, 保持鞋內乾燥、透氣, 棉襪比較好。

有些人認為用消毒劑浸泡衣物、襪子, 或者直接用消毒水泡腳, 可殺滅真菌。 “這樣做是沒有必要的。 如果是皮膚比較敏感患者, 皮膚容易受到刺激。 消毒劑放得多了, 還會引起環境污染的問題。

"鄭捷指出, 真菌病有規範的治療方案, 應求助於皮膚科醫生。

醫生建議, 把衣服漂洗乾淨、在太陽下曬乾消毒, 對付真菌更有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