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平凡路上的創業人——創業青年方世軍的故事

西部網訊 新喜村位於石泉縣喜河鎮, 全村共有211戶711人。 和其他各地的村莊一樣, 這是一個很平凡的小山村, 這裡的人也和其他各地的一樣, 勤勞、樸實, 享受著平凡的生活。

近年來, 各項惠農政策對貧困鄉村的高密度傾斜, 使喜河鎮的基礎設施得到極大改善, 水、電、路、訊的通暢, 以及家鄉展現出來的發展空間和相關扶持政策, 燃起了不少有志青年返鄉創業的熱情。 新喜村四組的方世軍便是“逆流返鄉”大軍中的一員。

“我只是一個很平凡的人, 我所做的事情, 並沒有什麼特殊的, 創業致富是再平常不過的了!”初見方世軍,

一身樸素, 憨厚老實, 對於我們的造訪, 顯得局促而又緊張。 漸漸熟絡以後, 他才展示出不凡的見識, 前衛的思想, 和充滿激情的人生態度。

方世軍出生在一個農民家庭, 家裡還有兩個妹妹, 而且父母的身體不太好, 那時的他選擇了中專學校, 能夠早一點成為家中的頂樑柱。 2003年, 方世軍從學校畢業, 和村裡大多數青年一樣, 把外出務工作為主要的出路。 在打工期間, 他與現在的妻子相戀, 並在2012年完婚。 次年, 一個小天使的降臨, 給方世軍帶來歡喜的同時又增加了憂愁, “上有老、下有小”的巨大壓力像山一樣壓在他的身上。 商議之下, 妻子也來到他的身邊, 一起打工。

“父母在, 不遠遊”, 身在魔都上海的小倆口不僅牽掛年歲漸老的父母,

與嗷嗷待哺孩子的離別之苦更讓兩人心中難受。 經過兩年打拼, 生活並沒有多少起色, 每次回到家鄉, 看著別人家的變化, 方世軍心裡很不是滋味。 2015年, 他無意間聽說了長陽村養雞大戶的故事。 言者無心, 聽者有意!他心中盤算起了小九九:“自己怎麼不去養殖呢?家鄉這樣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 散養的雞是最健康的。 ”

說幹就幹, 方世軍首先諮詢了返鄉創業的幫扶政策, 又去請教養雞大戶養殖經驗, 自己還專門買了兩本關於養殖技術的書本。 從零開始的方世軍, 面臨種種困難, 尤其是養殖技術和經驗的缺乏, 令他頭痛不已。 於是, 他想到一個笨辦法, 就是先建立一個小農場, 一邊摸著石頭過河, 一邊逐步擴大規模。

然而, 方世軍的目光並不僅僅集中在養雞這一產業上。 近年來, 農村養雞呈現“井噴增長、多點開花”的局面, 和原先的大戶競爭, 自己不占多少優勢。 想到自己在外建立的大量人脈關係, 他決定在銷售這一環節大做文章, 利用電商平臺, 不但推銷自己的商品, 還為鄉親們代理銷售。 他有三種推銷方式:一是微商代理, 通過建立微商平臺, 拓寬銷售管道;二是與珍佰農電商平臺達成深度合作, 加入珍佰農珍品溯源系統, 讓每只雞有身份, 每枚雞蛋可追尋, 開展農場參觀互動活動, 農事體驗活動, 打造良心品牌;三是與淘寶店合作, 擴大影響力。 這種新穎高效的銷售模式, 在農村很受歡迎, 村民對他也越來越信任。

天道酬勤,

這一份耕耘, 讓方世軍在創業第二年, 就收回了當初投入的10萬元資本。 雖說還沒有實現純利潤, 但是比原計劃提前一年收回成本, 令他創業致富的信心更加堅定。

新春伊始, 他購買了千隻雞苗, 每天起早貪黑, 細心照顧, 尤其是晚上, 每隔兩小時都要去看看這些雞寶寶, 給它們翻翻身、加加溫、喂喂水, 特別是一些精神狀況不佳的雞寶寶, 更得守著。 每日這樣辛苦, 方世軍卻樂此不疲, 給雞苗打疫苗時, 更是不得半分馬虎。 他想等雞寶寶再大點的時候, 就放給農戶實施寄養, 既給農戶增加收入, 又能減輕自己的壓力, 還能培養出綠色生態的土雞。

方世軍的女兒說:“爸爸長期就看著他的雞寶寶, 都快忘了我這個寶寶了!”雖是一句玩笑話,

卻也讓聽者心酸。 誰的父母不愛自己的寶寶呢?可他是一個家庭的支柱, 更是這些雞寶寶的養主, 家和農場都需要他。 因此, 方世軍今年的願望就是雞苗快快長大, 下放給農戶後, 他就能多抽點時間陪陪家人。

和所有平凡的人們一樣, 方世軍也在通向美好生活的路上。 這條路沒有多麼特殊, 走的人多了, 它就平凡了。 有的人走得慢, 有的人走得快, 而方世軍, 才剛剛開始小跑。 (胡紅莉 尹鵬)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