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正文

中國駐匈牙利使館商務參贊周新健:中匈產能合作初具規模

中國經濟網4月27日訊作為中東歐國家, 匈牙利積極回應“一帶一路”倡議, 帶頭推動落實經貿專案, “一帶一路”富國惠民成果初現。 兩國關係在創出歷史最好水準的同時, 在國際產能互利合作領域上亮點顯現。 日前, 中國駐匈牙利使館商務參贊周新健接受了中國經濟網記者專訪。

周新健說, 中匈雙邊關係處於歷史最好時期, 在雙方共同努力下, 中匈關係創造了七個“第一”的記錄。 匈牙利是第一個同中國簽署關於共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政府間合作檔的歐洲國家, 是第一個同中國建立和啟動“一帶一路”工作組機制的國家,

是第一個中國在中東歐地區設立人民幣清算行的國家, 是第一個發行人民幣債券的中東歐國家, 是第一個設立中國國家旅遊局辦事處的中東歐國家, 是第一個在國內設立母語和漢語雙語教學的歐洲國家, 同時也是第一個在歐洲獨立註冊運營中國智庫的國家。

這些“第一”的創造為“一帶一路”深化兩國合作提供了良好的氛圍, 正是得益於兩國關係的給力, 才能使匈牙利成為中國在中東歐地區最大的投資目的國, 同時中國也是匈牙利在歐洲以外最大的交易夥伴國。 2016年兩國貿易達到90億美元。 匈牙利人口不足千萬, 算是小國, 既不靠海, 又地處內陸, 這些成績的取得, 可見“一帶一路”為匈牙利提供了多麼強大的助推器。

周新健介紹說, 國際產能是中匈合作的重點和亮點。 目前, 中匈雙方在通信、汽車、化工等領域產能合作已初具規模。 在通信領域, 華為、中興在匈投資累計超過9億美元, 華為在匈設立了向包括歐洲在內的50多個國家供貨的歐洲供應中心, 年進出口通信設備達30億美元。 在汽車領域, 波鴻集團、上海延峰汽配公司已在匈投資超過5000萬歐元, 兩公司生產的汽車零部件及汽車內飾產口已成為匈汽車生產的主要供應商。 比亞迪電動大巴生產線已建成, 即將為歐盟市場提供電動大巴。 在化工領域, 山東萬華為匈提供3000多就業崗位, 2016年淨利潤超過1億歐元。 以玉米為原料生產檸檬酸的安徽豐原, 總投資超過1億美元,

是匈牙利政府優先支援的合作項目。

周新健說, 匈牙利雖小, 但卻擁有中歐商貿物流園區和中匈寶思德經貿合作區這兩大國家級境外經貿合作區。 近幾年, 為發揮好園區的平臺作用, 我們更是為園區招商引資牽線搭橋, 指導園區加強公共服務平臺建設, 吸引國內外企業入駐, 延長產業鏈條, 發揮匈牙利“歐洲心臟”的輻射帶動作用, 努力打造境外產業集群。

國際產能的帶動效應十分明顯。 周新健以萬華集團舉例說, 在歐債危機的嚴峻形勢下, 該集團不僅沒有破產, 反而通過一系列整合和改革最終實現扭虧為贏, 使企業重新煥發了生機和活力, 並且業績還超過歐洲百年的化工巨頭。 由於萬華的成功出海,

直接帶動了中國銀行業和中國保險業在匈牙利的快速發展, 並且還大幅帶動了中國原料和設備的出口。

另外一個十分有特點的例子就是安徽豐原。 匈牙利農業基礎好, 玉米原料資源相對豐富, 匈牙利政府十分看好豐原集團的檸檬酸項目, 為此, 豐原集團以專利技術優勢與匈企開展合作, 總投資的70%還獲得了匈開發銀行的融資貸款, 並且還將促進價值約1億美元的國內優勢設備出口。 這種促進國際產能合作和我國成套設備出口的創新模式值得我企業借鑒。

談到匈牙利政府對“一帶一路”和“16+1”怎麼看時, 周新健說, 最近有多場活動同匈牙利外交和對外經濟部部長西亞爾托在一起, 他的觀點和看法可以代表匈政府的立場,

一是中國和中東歐保持良好的合作關係是提升中東歐國家競爭力的關鍵, 作為中東歐國家的匈牙利高度重視發展對華關係。 二是匈方特別重視中資企業來匈投資, 希望成為中國企業海外投資置業的首選地。 三是歡迎中資企業把匈牙利作為研發中心和製造中心, 匈政府將提供相應的優惠政策。

周新健說, 兩國經貿關係日趨緊密, 在“一帶一路” 這一引擎的強大推動下, 在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的“16+1”框架的有力帶動下, 有理由相信, 兩國經貿合作必將不斷取得新突破。 (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