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姑娘“腳氣”上臉的罪魁禍首竟是寵物?九成廣東人受這種病困擾

大洋網訊 你能想像嗎?姑娘面部皮膚感染真菌, 罪魁禍首竟然是寵物。 全家人得了“腳氣”, 連狗狗也不能倖免。

本周是“中國護足護膚周”, 這項由中華醫學會皮膚性病學分會宣導並發起的科普宣傳公益活動, 今年恰逢20周年, 主題為“要真情不要真菌——發現真菌, 關愛家人”。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從20周年紀念活動儀式上獲悉, 淺部真菌病包括人們熟知的“香港腳”“腳氣”、腳趾處的透明水皰, 較癢。

3.角化型:最常見, 表現為腳底乾裂、脫皮, 很多人不看醫生, 具有傳染性, 患者會有近似強迫症的“摳腳”習慣, 而帶菌脫落的皮屑掉落在地面、地毯縫隙,

光腳走路的人, 很容易受到傳染。 角化型腳癬的治療效果不好。

真菌感染不止“腳氣”咁簡單或令病人喪命

中國醫師協會皮膚性病學分會副會長、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皮膚科主任張建中教授指出, 腳氣除了會傳染其他部位皮膚, 還可引發丹毒、蜂窩組織炎或急性淋巴管炎症等三種嚴重併發症, 80%的患者感到腳氣對正常工作和生活造成影響。

“淺部真菌病不是‘腳氣’那麼簡單, 嚴重時可能讓病人死亡。 ”在“中國護足護膚周”20周年紀念活動上, 中華醫學會皮膚性病學分會主任委員、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皮膚科主任鄭捷教授指出, 有三類患者尤其要警惕淺部真菌病。 一是糖尿病患者,

二是免疫抑制患者, 包括免疫缺陷患者以及接受腫瘤化療、大量免疫抑制的治療。

鄭捷指出, 值得警惕的是第三類患者, 腫瘤尤其是惡性腫瘤晚期患者, 出現皮膚蘚菌的感染後可導致死亡。 這是因為感染淺層真菌病的患者, 皮膚破潰後可發生真菌性的敗血症。 而皮膚真菌感染導致的真菌性敗血症, 是無藥可治的, 是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獲悉, 僅有不到三分之一的腳癬病人在治療前到醫院進行真菌學檢查來確診。 大多數腳癬患者選擇自行購買抗真菌藥物治療, 以為“症狀消失=治好了”, 導致治療效果不佳。

根據最新的2015版《中國甲真菌病診療指南》顯示, 在甲真菌病(“灰指甲”)患者中, 將近50%的患者沒有按照醫生的指導做完全部治療。

很多患者將指(趾)甲的渾濁、增厚、變色等真菌感染症狀, 誤認為是“自然衰老”的現象, 不去皮膚科就醫, 反而盲目選擇修腳店、美甲店, 或者誤信“拔除病甲”“快速根治”等不實醫療廣告。

支招:家用消毒水洗襪子泡腳?對付腳氣無效!

淺部真菌病尤其是手足癬很難斷根。 謝淑霞指出, 一人有腳氣, 全家都遭殃, “或早或晚, 或輕或重, 基本上難逃被感染的結局。 ”“家人交叉感染, 最常見的情形是小孩穿大人的拖鞋。 ”溫海主任醫師呼籲, 淺部真菌病患者應重視治療, 從源頭上杜絕傳染源。 同時注意生活中的細節, 避免交叉感染。 比如拖鞋和毛巾不要共用, 在家不要赤足行走。

“如果有足癬, 衣物最好分開洗滌,

或者用高溫消毒, 比如用開水燙, 或者燙了以後晾曬, 即使這樣, 也不能完全阻斷傳染, 但總比什麼都不做要強。 ”中華醫學會皮膚性病學分會免疫學組組長、中南大學皮膚性病研究所所長陸前進教授指出, 擦腳巾要定期曝曬消毒, 真菌比細菌頑固, 不容易殺死, 但害怕乾燥。 浴室內要經常通風, 以免真菌在溫暖潮濕的環境內加速生長。

腳癬高發季節, 要重視洗腳和保持足部乾燥。 “真菌接觸到皮膚, 24小時內不會引發感染, 超過24小時可感染。 ”溫海建議, 每天認真洗腳, 及時清除真菌, 保持鞋內乾燥、透氣, 棉襪比較好。

有些人認為用消毒劑浸泡衣物、襪子, 或者直接用消毒水泡腳, 可殺滅真菌。 “這樣做是沒有必要的。 如果是皮膚比較敏感患者,

皮膚容易受到刺激。 消毒劑放得多了, 還會引起環境污染的問題。 ”鄭捷指出, 真菌病有規範的治療方案, 應求助於皮膚科醫生。

溫海建議, 把衣服漂洗乾淨、在太陽下曬乾消毒, 對付真菌更有效。

時常美甲當心感染“灰指甲”

時尚女性青睞的美甲, 有傳播甲真菌病的風險。

溫海指出, 指甲表面很光滑, 不利於真菌附著, 但如果經常塗指甲油、做專業美甲, 修甲時會對甲面造成一定損傷, 會增加感染的機會。 “有些女孩指甲有問題, 用指甲油遮蓋, 這樣會加重病情。 ”鄭捷建議, 應該先去治療指甲, 再考慮美甲。

陸前進指出, 要慎選有資質的機構進行美甲, 一人一套工具, 以免器械在消毒不嚴的情況下傳播真菌。

文/廣報全媒體記者任珊珊 通訊員江瀾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