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ofo接入滴滴,到底對誰更有利?

ofo接入滴滴的傳言由來已久, 從滴滴戰略投資ofo開始, 所有人都猜到了這一步。 今天, 終於有了實錘。

4月27日, 滴滴宣佈將為ofo開設專門入口,

以補齊自己在短途出行領域的一個板塊。 此後, 滴滴與ofo將在用戶註冊、認證、押金繳納、線上支付、客戶服務等方面打通。 用戶在滴滴出行App內所繳納的押金將即時轉到ofo賬上, 交由銀行託管。 用戶在滴滴出行退出押金時, 押金會原路返回帳戶。

但目前這個功能還在灰度測試的階段。 也就是打開滴滴介面, 還沒有ofo入口。

而另外一個消息, 也是關於未來的。

根據ofo方面發佈的消息顯示, ofo還將與滴滴公交進行打通, 公交的即時查詢產品將在演算法中加入單車行駛路線, 為用戶規劃最佳的接駁方案。 想法很美好, 尚待解決的問題是, ofo的產品並非全部安裝GPS系統, 很可能在未來打開滴滴介面會顯示:你附近有30輛ofo小黃車, 但具體位置需要自行尋找。

接入ofo, 滴滴變得更“性感”了

對於ofo來說, 接入滴滴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獲取一個成本極低的流量入口。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 滴滴目前註冊用戶為4億, 用戶遍佈400個城市;而ofo方面的使用者數字是2000萬, 開啟城市數量在40上下。 顯然, 不論是城市數還是用戶數,

ofo與滴滴都相差一個數量級。 而作為投資方的滴滴, 得到的東西更價值連城。 它有了新的佈局、新的故事以及由此所帶來的, 在資本市場上新的想像力。

在網約車新政出臺後, 滴滴面臨快車業務萎縮、客單價上升、尚未“止血”等困境, 亟需在資本市場上有新的故事來證明自己。 而擁有海外業務(先不提到底做得如何)ofo的出現非常及時。

在投資ofo之後, 滴滴在短途出行領域又重新有了一塊重要拼圖。 根據《財經》近期的報導顯示, 滴滴已成為ofo的第一大機構股東, 擁有近30%的股份和兩個董事會席位。 也就是說, 滴滴的地位在ofo舉足輕重。

和最初快車業務一樣, ofo的短途出行業務同樣具備高頻、大用戶數、剛需的三種特點。 線上上流量難以獲取的當下,

具備“高、大、剛”特性的線下業務, 在投資機構眼裡就變得非常性感。

就在昨天(4月26日), 彭博社的報導顯示, 接近滴滴的知情人士透露, 滴滴已於日前完成了新一輪融資, 融資規模超過50億美金, 而參與本輪投資的包括招商銀行、交通銀行、軟銀。 融後估值將達到500億美金, 與Uber的最新估值持平。

而在收購Uber中國時, 滴滴的估值僅為340億美金。 500億美金的估值體量意味著, 滴滴已經成長為互聯網領域全球估值排名第二、三位的非上市公司。 螞蟻金服以近600億美金估值在未上市公司中排名第一。

根據The Information的報導顯示, 原本估值排名第一的Uber(680億美金)因辦公室性騷擾、App涉嫌非法收集使用者資料、欺瞞執法人員等負面消息的糾纏, 近期估值下跌超15%,

已降至500億美金左右。

完成新一輪融資之後, 滴滴與Uber已經可以平起平坐。 而ofo, 似乎成為了滴滴故事的一部分。

所以這一局, 究竟是誰加持了誰, 可很難說。

一個推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