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醫生職業病,你知道哪些

心臟介入醫生:職業病風險觸目驚心

美國心血管造影和介入學會近期報告, 半數心臟介入醫生報告有工作相關的骨科疾病。 其中腰椎受損占34.4%, 頸椎病占24.7%, 髖骨、膝蓋和踝關節疾病占19.6%。 這和他們長時間手術密切相關。

另外, 長期吃射線也是心臟介入醫生不得不面對的。 有研究表明, 吃射線導致的最常見併發症為白內障(5.5%), 其次是皮膚相關問題(4.8%)以及血液系統疾病和癌症(4.8%)。 不僅如此, 長期吃射線的心臟介入醫生出現動脈粥樣硬化的風險也較高, 另有3%以上的醫生報告出現過腎結石。

在SCAI的這項調查中,

受調查的醫生從事心臟介入治療的平均時間為16年, 年均手術量為580例, 包括380例診斷性操作和200例介入治療性操作。 7%的心臟介入醫生因為電離輻射量太大而不得不限制手術量, 9.3%曾經因為電離輻射身體出現問題, 一度休息。

這一系列資料有點觸目驚心, 但卻是實實在在的現實。 心臟介入醫生面臨的職業病風險在全球都是一個普遍問題。

放射科醫生:得白血病的幾率比常人高一倍

放射科醫生的職業暴露風險也很大。 X線照射劑量的加大, 可危及血液、生殖系統, 免疫系統及遺傳細胞學或將發生改變, 同時會伴有乏力、頭暈、睡眠障礙、記憶力下降等神經衰弱徵候群出現。

最嚴重是白血病等血液病, 放射科醫生的白血病發病率比普通人群高一倍。

其次是皮膚病、眼病如放射性白內障、骨癌以及各種疾病如肝病、性腺不育。 此外, 因為X射線會破壞毛囊, 還會導致頭髮過早變白, 顯得蒼老、皮膚粗糙等。

醫生的職業病普遍存在

外科醫護人員長時間手術站立或彎腰等不良體位元及超負荷工作是腰肌勞損、下肢靜脈曲張等的重要誘因;精細而高密度的手術操作則可引起視力疲勞、頭暈頭痛等。 特別是外科專業的女醫務人員, 孕期的妊娠合併症、早產、宮縮異常等都明顯高於一般女職工;麻醉醫生經常接觸醚類等麻醉氣體尤其是笑氣, 如果廢氣排放設施不全或者長期積累吸入會對神經系統造成損害, 也會造成胎兒畸形。

口腔醫生在作業中常要接觸到汞、鉛、鎘、一氧化碳、二氧化矽、酸、堿等有害物質,

其中有些可成為變態反應原, 有的可導致慢性中毒性損害。 修補牙齒產生的雜訊和震動也是一種有害的職業因素, 操作過程中產生的患者口腔飛沫是導致大多數口腔醫生乙肝澳抗陽性的主要原因。

藥劑人員經常與各種藥片、粉劑打交道, 藥物揮發擴散的各種氣體、粉塵也是一種變態反應原或有害刺激物, 會引發皮膚過敏、鼻炎、支氣管哮喘, 甚至導致嗅覺、聽覺器官發生毒性變化;眼科醫生觀察患者的眼底需要極近的距離, 極易被傳染肺結核等呼吸系統疾病;消毒師、護士、檢驗人員等經常接觸各種化學藥品試劑、病毒、細菌。 許多化學試劑的刺激性氣體可對人的皮膚、黏膜、呼吸道造成損害,

有的還可經皮膚和呼吸道進入體內損害健康。 經常為病人進行護理、為其病情而操心, 由此而出現的強制性體位、精神持續緊張和心理壓力的存在, 會導致慢性疲勞、神經衰弱或身體不適等更帶有一定普遍性。 另外, 所有醫生長期值夜班, 都造成精神緊張、神經衰弱, 患癌症的幾率都較高。

所以不要再想當然的認為醫生這個職業有多好, 不要再認為醫生的身體一定是健康的。 醫生是高危行業, 在救治患者的同時可能是以自身生命受損為代價的!都雲職業病, 誰解其中癡?

醫生的健康誰來管?

我國有《職業病防治法》, 但在國家規定的職業病目錄中, 醫生們身體普遍存在的這些疾病並沒有列入職業病範疇。

除了醫生在診治過程中被感染愛滋病、職業性放射病、職業中毒、職業性皮膚病、職業性眼病、職業性耳鼻喉疾病等等, 大多數疾病並不能獲得國家相應的補助。 不能不說, 這是一種缺陷。

荷蘭學者斯賓諾莎早有論述:“保持健康是做人的責任。 ”要承擔起這個責任, 就必須充分認識健康的重要性。

珍惜健康、自覺維護健康, 這是一個人對家庭、集體、社會真正負責任的表現。 雖然一個人對社會貢獻的大小並不完全取決於他的健康狀況, 但保持身心健康是人們實現其自身價值和社會價值的重要基礎。 因此, 每個人都要從增強社會責任感的高度, 來認識和對待自身健康, 用實際行動來促進社會整體健康水準的提高。

連番出現的醫生猝死事件,足以警示人們應該重視醫生的健康。應建立一個健康的醫療秩序或醫療衛生服務的問責制度,讓醫務人員不再處於複雜的利益關係中,還醫者仁術的本來面目。醫院也應為醫生提供“如何應對壓力”、“壓力管理”等方面的培訓,以幫助醫生去有效地應對壓力。同時也應採取一些積極措施來確保醫生的生理健康,包括改善醫療工作環境、定期體檢、組織醫生參加體育活動等,因為醫生的健康也是病人安全的保障!

【統考E直播課群】

611505225

連番出現的醫生猝死事件,足以警示人們應該重視醫生的健康。應建立一個健康的醫療秩序或醫療衛生服務的問責制度,讓醫務人員不再處於複雜的利益關係中,還醫者仁術的本來面目。醫院也應為醫生提供“如何應對壓力”、“壓力管理”等方面的培訓,以幫助醫生去有效地應對壓力。同時也應採取一些積極措施來確保醫生的生理健康,包括改善醫療工作環境、定期體檢、組織醫生參加體育活動等,因為醫生的健康也是病人安全的保障!

【統考E直播課群】

611505225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