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魏麗:創新推進“三事分流” 社區舊貌換新顏

日常工作中, 魏麗及時傾聽、收集居民意見和建議。 受訪者供圖 華龍網發

華龍網4月27日6時訊說話快人三分、做事快人五步是41歲的魏麗給人的第一印象。 上任6年來, 她帶領社區黨委、居委會一班人, 讓南岸區南坪街道東路社區舊貌換新顏。 如今, 走進南坪東路, 環境舒適優雅, 商鋪攤點排布整齊, 綠樹紅花爭豔, 社區居委會黨務政務公開規範齊全, 業務辦理程式通俗易懂, 老年舞蹈隊、社區志願者等社會組織活躍。

區還掛上了重慶市創建和諧社區工作示範社區、南岸區文明社區、南岸區先進基層黨組織等榮譽牌, 成為遠近聞名的“模範社區”。

“硬骨頭”破解社區環境整治難點 東路社區舊貌換新顏

多年來, 東路社區一直存在停車難的問題:車多地少, 亂停亂擺, 消防通道被堵, 搶車位引發矛盾爭執甚至打架鬥毆, 宏聲支路停車矛盾尤為突出。

魏麗摸排情況後決定, 通過規範整治巨集聲支路這塊最難啃的“硬骨頭”, 破解社區環境整治的難點, 使東路徹底舊貌換新顏。 她入戶走訪收集宏聲支路周邊居民的意見建議, 組織召開群眾院壩會。

“在會上我們一致決定修建宏聲支路內環停車場, 規範停車管理,

現在巨集聲支路再也不擁堵了。 ”社區居民盧俊峰高興地說。 魏麗還向社保部門申請了4個公益性崗位給停車管理員, 解決了4名社區困難群眾的就業問題。

魏麗又主持開展了社區路面白改黑、新華園32號危險堡坎整治、福紅路19號小遊園及東路小遊園修建、東路91號行道花台護欄修整等專案, 打造了位列南岸區十大美麗街景之一的東路二巷, 改善了轄區環境。

發揮社區黨委凝聚力 創新推行“三事分流”

“物業糾紛是當今城市社區工作的一個普遍的老大難問題, 社區業委會缺乏監管就容易引起誤解和矛盾。 社區黨委是促進轄區和諧穩定的‘中樞神經’, 應該發揮社區黨委的凝聚力、號召力和戰鬥力, 通過加強基層堡壘建設來解決物業糾紛。

魏麗帶領東路社區黨委在轄區多個社區組建了社區黨支部, 開展“黨員亮身份”活動, 充分發揮黨員帶頭作用, 在社區內樹正風、促和諧。 同時組建了鄰里互助會作為社區黨支部的補充, 拉近群眾與黨組織的距離, 從而形成“兩會一支部”(即在社區黨支部的領導下, 業主委員會與鄰里互助會共同民主協商解決社區事務)的網格化社區管理模式。

對此, 南濱印象社區居民朱成琳很是高興:“自從有了黨支部和互助會, 制約了業委會一家說了算的局面, 也監督了業委會對公共資金的保管和開支。 現在我們業主都知道, 有問題就找社區黨支部。 ”

在群眾工作的開展中, 魏麗產生了一種想法:如果能梳理出一個"三事分流"的清單,

將社區事務合理劃分為政府辦理的“大事”、社區“兩委”辦理的“小事”和居民自主(互助)辦理的“私事”, 就能避免很多矛盾, 也容易解決問題。

2012年, 東路社區黨委在全市率先梳理出社區大事20件, 小事32件, 私事29件, 構建了“公助、互助、自助”三大體系, 確立了 “私事自治、小事共治、大事法治”的“三事分流”公約, 初步形成了以黨委領導、政府主導、社會協同、居民共同參與為主體的社會治理格局。

豐富群眾文化活動 建設溫馨社區大家庭

在向困難群眾發放春節慰問金上, 魏麗也總結出一套方法。 “要讓群眾對我們滿意, 除了自身廉潔公正、執政為民, 也要兼顧工作方法和工作效果。 ”她牽頭擬定了“一收二邀三公示四回避”的慰問金發放標準, 即:一收轄區困難人群的申請,二邀群眾代表全權審查評選申請人情況並決定名單,三公示慰問名單,四社區“兩委”全程回避。

魏麗認為,必須通過為群眾做好事實事,讓群眾由衷覺得社區好、黨和政府好,自發圍繞在社區周圍,共同推進黨的事業;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群眾文化活動,使轄區居民精神充實、心態和諧、積極向上,滿意度高達99.8%。

社區還連續三年開展好居民、五好樓棟、五好家庭的評選,表彰社區好人好事,營造良好的社區氛圍。精心打造的新春“百家宴”,從最初的100桌到去年的400多桌,從最初的一個社區舉行到現在的整個社區舉行,從原來的“陌生人社區”轉變成為“熟人的社區”“朋友的社區”,越來越多的社區群眾在魏麗的引導和鼓舞下,加入社區大家庭,共建幸福和諧的美麗家園。

即:一收轄區困難人群的申請,二邀群眾代表全權審查評選申請人情況並決定名單,三公示慰問名單,四社區“兩委”全程回避。

魏麗認為,必須通過為群眾做好事實事,讓群眾由衷覺得社區好、黨和政府好,自發圍繞在社區周圍,共同推進黨的事業;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群眾文化活動,使轄區居民精神充實、心態和諧、積極向上,滿意度高達99.8%。

社區還連續三年開展好居民、五好樓棟、五好家庭的評選,表彰社區好人好事,營造良好的社區氛圍。精心打造的新春“百家宴”,從最初的100桌到去年的400多桌,從最初的一個社區舉行到現在的整個社區舉行,從原來的“陌生人社區”轉變成為“熟人的社區”“朋友的社區”,越來越多的社區群眾在魏麗的引導和鼓舞下,加入社區大家庭,共建幸福和諧的美麗家園。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