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盒馬鮮生成阿裡新寵,餓了麼和口碑被打入冷宮?

在互聯網的圈子裡, 從來不缺時髦新穎的概念。

在互聯網的圈子裡, 從來不缺時髦新穎的概念。

在O2O集中爆發的2015年, 一大批企業迎著風口入局, 生怕落了人後搶不到肉吃;一年過去, 當O2O盛景不在, 共用經濟又開始發芽, 成為投資人眼中的香餑餑。 不過這次還未等共用經濟的熱潮退去, 馬雲在雲棲大會上又提出了“新零售”的概念, 一時間新零售便成為了當紅炸子雞, 風頭無兩。

雖然阿裡CEO張勇強調新零售不等於O2O, 但當圍觀者冷靜下來重新審視新零售的本質時, 大部分的觀點都認為新零售就是升級優化後的O2O,

無非還是圍繞線上線下做的那些事情。

馬雲自己認為“純電商”的日子會越來越難過, 實體與電商的界限越來越模糊, 未來線上線下融合才是發展之道, 然而阿裡一直以來都是線上強、線下弱, 所以馬雲才如此焦慮地打出新零售概念, 其實質就是要加強阿裡線上下的佈局。

所以在阿裡“動物園”裡, 又加入了新物種“盒馬鮮生”, 馬雲希望這只河馬能夠幫助自己繼續在O2O領域中攻城掠地, 擴大勢力範圍。

只不過向來是“但見新人笑, 哪聞舊人哭”。 當盒馬鮮生獲得馬雲爸爸青睞, 成為阿裡的新寵時, 一旁的口碑和餓了麼卻笑不出來, 畢竟有淘點點這個前車之鑒, 如果阿裡在它們身上付出的精力無法得到相應的回報, 誰也無法保證自己不會成為下一個淘點點,

被阿裡放棄, 打入冷宮。

高調入場, 阿裡重金佈局線下

為了搶佔線下的入口, 阿裡這些年沒少費力。

2015年6月, 阿裡巴巴聯合螞蟻金服注資60億元“復活”口碑網, 下定決心再戰O2O。 一年後, 阿裡又以12.5億美元投資餓了麼, 以補齊口碑的物流短板,

完全佈局以到店、到家外賣為代表的本地生活服務領域。

將餓了麼和口碑攬入袋中, 阿裡似乎看到了自己在O2O領域大展拳腳的希望。

一方面, 重啟一年後的口碑宣佈自己2016年上半年的交易額達到了520億元, 其中第二季度內通過支付寶結算的交易支付額達到310億元, 增勢迅猛, 也確實按阿裡的預想為支付寶開拓了交易場景。

同時在外賣市場, 餓了麼成為能有力抗衡美團的競爭者。 2016年6月份, 餓了麼率先宣佈其交易平臺日訂單量突破500萬, 用戶量已過7000萬。 張旭豪更是放出豪言, 宣稱餓了麼的市場份額已是業內第一, 同時表示要做中國的亞馬遜。

但是這樣的風光畫面並不能掩蓋其背後存在的問題。

僅2016年上半年,

阿裡在口碑上就虧掉了10億多人民幣。 口碑打出的招牌“支付即會員”以及“內容即流量”也淪為一句口號;而其一直所宣稱的“賦能”商家戰略, 實際效果也乏善可陳。

而另一邊的餓了麼更是危如累卵, 一直自傲於技術和管理上的創新, 卻在關乎用戶信任的安全問題上栽了跟頭。 被央視315晚會曝光平臺默認無照經營的黑作坊入駐, 網上出現的員工不良言論更使其聲譽一落千丈。

面對這樣的局面, 阿裡只能繼續燒錢, 幫助餓了麼開展一場聲勢浩大的“冬季戰役”, 試圖以高額補貼挽回用戶和市場。 最後, 餓了麼在耶誕節宣佈當天有“900萬訂單投向餓了麼”, 為這場戰役畫下了“完美”的句號。

當然, 明眼人都知道, 這又是一場文字遊戲,

“投向”≠“完成”, 其中的水分有多大不言而喻。

盒馬鮮生能為阿裡O2O生態續命嗎?

口碑和餓了麼被阿裡視為入局O2O的敲門磚, 但是二者一直被調侃“一個是親兒子一個是乾兒子”。 現在兩個兒子的表現都不太令阿裡爸爸滿意, 所以阿裡又開始尋找O2O脈系新的繼承人, 最終將目光鎖定在了盒馬鮮生上。

盒馬鮮生將自己定位為生鮮O2O體驗店, 對於阿裡來說是個新物種, 是完善自己內部O2O生態的新環節。 但是放眼整個生鮮O2O領域, 已經有了愛鮮蜂、多點等主要玩家, 對於盒馬鮮生這個新人來說, 想要出頭並不容易。

盒馬鮮生自身也面臨著許多難題亟待解決。 以北京市場為例, 線上有每日優鮮、京東到家等對手的競爭, 線下有來自包括永輝、物美等傳統商超的壓力;在物流配送上, 盒馬鮮生打出的口號是“五公里範圍,半小時送達”,為了提高消費者的體驗,盒馬鮮生就需要不斷擴張,增加線下店的數量,但這樣就會面臨一個比較尷尬的局面:隨著線下店的擴張,集采、物流、人力等方面成本也會幾何增加,且門店太過密集,就會相互搶奪客流。

這樣看來,短時間內,盒馬鮮生無法為阿裡帶來可觀的回報,那麼阿裡會有耐心等待盒馬鮮生長大嗎?畢竟阿裡在戰略上向來三心二意,又很難專注用心深耕單一領域。

盒馬鮮生雖已在上海開設了7家門店,但原定3月底在北京開業的首店卻因種種原因面臨難產,這個被看作是阿裡打響“新零售之戰”第一槍的新物種,它的擴張之路似乎並不如預想順暢。

阿裡曾經手握口碑、餓了麼兩個“王”在手,卻依然打不好O2O這場牌,而且牌已出手了想要停下來是不可能的。阿裡可以放棄失敗的社交,卻無法從O2O的場子中全身而退,下半場開始了,阿裡也只能放手一搏,孤注一擲打出盒馬鮮生這張牌,加入到漫長的戰役中。

盒馬鮮生打出的口號是“五公里範圍,半小時送達”,為了提高消費者的體驗,盒馬鮮生就需要不斷擴張,增加線下店的數量,但這樣就會面臨一個比較尷尬的局面:隨著線下店的擴張,集采、物流、人力等方面成本也會幾何增加,且門店太過密集,就會相互搶奪客流。

這樣看來,短時間內,盒馬鮮生無法為阿裡帶來可觀的回報,那麼阿裡會有耐心等待盒馬鮮生長大嗎?畢竟阿裡在戰略上向來三心二意,又很難專注用心深耕單一領域。

盒馬鮮生雖已在上海開設了7家門店,但原定3月底在北京開業的首店卻因種種原因面臨難產,這個被看作是阿裡打響“新零售之戰”第一槍的新物種,它的擴張之路似乎並不如預想順暢。

阿裡曾經手握口碑、餓了麼兩個“王”在手,卻依然打不好O2O這場牌,而且牌已出手了想要停下來是不可能的。阿裡可以放棄失敗的社交,卻無法從O2O的場子中全身而退,下半場開始了,阿裡也只能放手一搏,孤注一擲打出盒馬鮮生這張牌,加入到漫長的戰役中。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