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紫丹參——為全家老小保駕護航

我出生在豫西山區, 家對門就是伏牛山, 山中生長著各種各樣的中藥。 我小時候經常跟著大人上山, 認識許多種中藥, 比如柴胡、連翹、金銀花、桔梗、茵陳、地榆、紫花地丁等。 但印象最深刻的, 是一種開著紫藍色、像蝴蝶一樣美麗的小花, 小花又聚成穗狀的中藥, 它的根是紫紅色的, 嚼一嚼有種甘甜的味道, 煎煮以後則熬出紅色的湯汁。 老人說這是一種補血的藥, 叫血參根。 遇到血色不好、體質虛弱的人, 就可以煎煮血參, 裡面再打個荷包蛋給他。

後來知道, 血參根就是著名的中藥丹參, 又叫紫丹參。 它的主要功效就是補血, 對於血虛者, 表現為面色蠟黃、口唇指甲色淡、頭昏失眠多夢的, 效果很好。 並且單獨一味藥煎煮, 或做成藥膳, 就能起到作用。 因此, 古有“丹參一味, 功同四物”的說法。 四物指的是補血的基本方四物湯, 由地黃、芍藥、當歸、川芎四種藥組成, 而一味丹參,

就能抵上四物湯, 可見其功效之卓著。

紫丹參也是活血調經的婦科用藥。 相傳在很久以前, 東海邊住著一個叫阿明的青年。 他自幼喪父, 與母親相依為命。 因在江邊長大, 練就了一身好水性。 有一年, 阿明的母親得了婦科病, 經常崩漏下血, 請了很多大夫, 都未能治癒。 當阿明一籌莫展之時, 有的朋友告訴他說, 東海有個無名島, 島上生長著一種開紫藍色花朵、根呈紫紅色的藥草, 這種藥草能治其母親的病。 但是, 去無名島的海路暗礁林立, 水流湍急, 以前想上島的人十有九死, 就像過“鬼門關”一樣。 但阿明救母心切, 他不怕艱難險阻, 毅然決定上島采藥。 憑著高超的水性, 他繞過一個個暗礁, 沖過一個個險灘, 終於闖過“鬼門關”,

順利登上了無名島。 上岸後, 他四處尋找那種藥草, 終於挖了一大捆, 帶著藥返回了漁村。 回來後, 阿明每日熬藥侍奉母親, 母親的病真的就痊癒了。 村裡人對阿明冒死采藥為母治病的事非常敬佩, 都說這種藥草凝結了他的一片丹心, 便給這種藥草取名“丹心”。 後來在流傳過程中念轉了音, 便成為“丹參”了。

紫丹參不僅能補血調經, 其活血化淤的功效也非常顯著。 讀研究生時, 我曾經返鄉給鄉親們義診, 治療過一個70多歲的老太太。 她胃堵胃痛、吃不下飯、疲乏無力, 已經一個多月, 打點滴、吃中藥西藥都沒有效果。 我摸了一下她胃脘的部位, 她直往後躲, 說痛;看其舌苔暗紫, 有淤滯之象, 因而判斷為血淤。 於是, 我便開了這樣一個方子:紫丹參30克,

檀香5克, 砂仁5克, 服3劑。 老太太拿到藥後, 見只有小小的3包, 便有些疑惑, 說我的病是不是不能治了, 您怎麼開這麼少的一點藥打發我呢?我解釋說, 您是來看病的, 又不是來吃藥的。 要吃藥, 這裡有的是;要治病, 就不在乎藥多藥少, 有效才是硬道理。 三天后, 老太太又來複診, 面帶喜色, 說一服藥下去, 胃痛就減了大半。 其實, 我給他開的, 就是專治心胃諸痛的化淤名方丹參飲。 有歌訣為證 :“丹參飲中用檀香, 砂仁合用成妙方。 血淤氣滯兩相結, 心胃諸痛用之良。 ”

紫丹參的常用量是15~30克, 很少有毒副作用。 可以用水煎服, 也可以打粉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 服丹參時, 忌食牛奶和黃豆, 不然, 會降低藥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