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淺談春季大棚月季生產管理

春季, 隨著氣溫回暖和風力加大, 大棚內月季葉片水分蒸騰加大, 根系活力激發, 植株生長速度加快, 鮮切花採摘數增多;短枝、弱枝營養生長縮短, 花芽分化提早, 低級花數量增多;切花老樁發芽加快, 芽數增多, 低節位地芽也增多。 與此同時, 霜黴病、灰黴病等低溫寡照病害發生等級降低, 生理性病害顯現;蟎類、蚜蟲、薊馬等刺吸式害蟲造成植株生長不良;另外, 春季氣溫不穩也給春季大棚月季生產管理也帶來不便。

針對以上問題, 筆者結合春季大棚月季生長特點及自然環境條件, 提出幾項生產管理措施, 供生產者參考。

1.大棚管理

清理大棚周圍雜草並保證大棚清潔, 以預防病蟲孳生;修整排灌系統確保排灌暢通;修補大棚, 及時給大棚保溫保濕、降溫降濕。

2.植株整理

早春, 結合鮮切花採收, 根據植株群體大小低位元清理老樁、弱枝, 每株保留25釐米至35釐米高的健壯產花樁2至3個;仲春,

清理弱芽、多芽;晚春, 及時壓枝。 通過以上操作, 既有利於減少病蟲源數, 又促成植株萌發下位壯芽, 為月季切花的優質高產打下基礎。

3.培肥土壤

春季, 大棚月季已在棚內生長半年有餘, 培植它的土壤肥力及理化性都明顯下降。 為保證春後產品品質穩定, 須培肥土壤, 改善土壤理性, 預防土壤老化。 具體做法是:仲春時節在完成整枝後, 選用粉碎的農作物桔杆與農家肥混漚腐熟, 撒施於墒面, 每畝用量3噸至4噸。

4.水肥管理

在春季大棚月季生產中, 水肥管理關係到產品品質的好壞及生產成本高低。 首先, 這項工作要以培肥土壤、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為基礎, 並結合土壤墒情根據天氣變化進行管理。

初春, 在整枝培土期間, 水肥管理以不施或少施為主, 保持墒情稍幹, 利於農田工作、抵抗早春寒潮。 仲春, 適當增施水肥, 一般每3至5天施一次薄水肥。 春末, 一般每2至3天施一次水肥, 通過少量勤施的方式來保證植株旺長水肥需要。 同時, 棚內白天溫度需降低至25℃至28℃,

增加空氣相對濕度至55%至65%抑制土壤EC值升高, 保障植株健康生長。

5.病蟲預防

春季大棚月季病蟲預防要以初春大棚管理、整枝、培肥土壤為基礎, 儘早剷除病蟲源, 營造植株生長健壯環境。 具體做法是:

5.1早春, 清理田間雜草, 清理植株群體, 集中燒毀被清理枝葉。

對清理後植株, 噴施廣普殺蟲菌劑, 使用農藥時, 需根據植株幼嫩程度確定噴施濃度、使用時間以確保用藥安全。

5.2微生物預防。 如金種植專用(原液), 通過灌根和葉面噴施, 可以補充月季植株的有益菌群, 增強月季的抗病抵抗力。 有益菌還有利於月季合成氨基酸、維生素等營養物質, 促進作物生長、開花、成熟。

如金菌原液種植專用 葉面噴施 滴灌 ¥360 購買

5.3蟎類害蟲的預防可通過清理枝葉破壞蟎類生存環境, 在蟎類初發期交替使用蟲蟎光、克蟎特等殺蟎類劑2至3次。

5.4在棚內插黃粘板和藍粘板, 誘殺成蟲。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