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西南交大32位學生靠“奇葩”履歷獲得獎學金(圖)

頒獎現場

四川新聞網成都4月27日訊奇葩本意是奇特而美麗的花朵, 而以“奇葩”命名的獎項寓意是獎勵特別優秀的人才, 那麼,

什麼人才稱得上“奇葩”人才呢?4月27日下午, 由西南交通大學2005級校友楊舒卿捐贈設立的 “奇葩系列獎學金”頒獎儀式在西南交大九裡校區創新大廈26樓舉行, 首批32位“奇葩”學子獲得該項獎學金。 據悉, 西南交大“奇葩獎學金”按類別設有奇葩創新獎、奇葩貢獻獎、奇葩兼優獎三項, 獎金總額為100萬元, 每年獎勵10萬元人民幣, 連續獎勵10年。

西南交大生命科學與工程大四學生徐路, 是此次“奇葩兼優獎學金”獲得者。 談及自己的“奇葩”經歷, 他笑著說到, 在課程最緊張的大二、大三階段, 我竟然還常常翹課參加學院、學校或者校外的競賽活動。 這些豐富的社會實踐經驗鍛煉了我的綜合能力, 在大學期間我和同學一起創業, 建立了2個公司。 據瞭解,

普遍意義上的獎學金, 都是獎勵給學業優秀的學生。 但徐路雖然學業成績不優秀, 可他靠著豐富的社會實踐經歷增強了自己的創新創業能力, 並在這個方面做出了優異成績, 而這就是他獲得奇葩獎學金的原因。

跟徐路相似, 西南交大電氣工程學院2013級本科生劉曉涵也是一位經歷豐富的“奇葩”獎學金得主, 此次她獲得了“奇葩創新獎”。 “我最奇葩的地方在於膽子大, 喜歡體驗新奇。 ”她笑著分享自己的大膽經歷, 比如大二到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參加暑期交換時, 曾獨自去探訪穀歌和英特爾總部;而大三的時候, 又作為國際義工去印尼烏布小鎮去當志願者。

另一位“奇葩創新獎”獲得者、西南交大2013級建築與設計建築學學生高偉哲,

則是憑藉自己的創意腦洞得獎。 分析自己得獎原因時, 他談到, “以前在巴黎和平紀念建築國際競賽時, 我曾獲得第三名。 而在商業國際概念廣場國際競賽中, 我又將VR、AR技術運用到建築中, 最終獲得優秀獎;還有一個是參加國際書法交流中心競賽, 獲得了第一名。 ”高偉哲說到, 雖然我成績是年級第一名, 但我同時還積極參加話劇社、攝影協會等社團, 將跨學科、多領域交叉融合運用, 這也許是學校將這個獎項頒給我的原因吧。 ”

“奇葩獎學金”獎勵物件, 便是像徐路、劉曉涵、高偉哲這樣的“奇葩”學生, 他們是西南交通大學全日制在讀本科生及碩士研究生。 “奇葩獎學金”按類別設有奇葩創新獎、奇葩貢獻獎、奇葩兼優獎三項。

其中, 奇葩創新獎用於獎勵具有優秀科研、創新、競賽能力的學生, 比如獲得國家發明專利, 或在國內外核心及以上正式刊物發表學術論文(第一作者)、在國級、省級大學生學科競賽中獲得三等及以上獎勵等, 每年評選2名, 每人獎勵1.5萬元。 奇葩貢獻獎主要用於獎勵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中表現突出, 或在公益、文體等領域有突出貢獻的學生, 每年評出5名, 每人獎金為4000元。 奇葩兼優獎用於獎勵積極參加教學計畫以外的社會實踐活動, 在社會實踐活動中取得突出成績的學生, 每年評選25名, 每人獎金2000元。 奇葩獎學金總額為100萬元, 每年獎勵10萬元人民幣, 連續獎勵10年。

楊舒卿說, 設立奇葩獎的初衷就是為了獎勵特殊人才、弘揚人文關懷,

激勵在校學生勤奮學習, 迸發出更多創造力。 西南交通大學相關負責人表示, 西南交大主動謀劃, 積極回應“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 通過建立校企之間深度融合的長效合作機制, 積極推進校企合作辦學、合作育人、合作就業、合作發展, 為培養創新型高端人才提供了堅實保障, 積極助推“雙一流”建設工作。 (圖片來自西南交通大學)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