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據說住得越高,壽命越長?

現如今買房問題已成為很多人的心中一痛, 為了小小一套房, 要當多年房奴, 光想想就亞歷山大。

因此, 很多人面對買房這個問題都是謹慎謹慎再謹慎,

比如說我的朋友, 他看了3個月的房, 還是沒決定買哪套, 這兩天還問了我一個奇怪的問題:聽說房子和壽命也有關係的啊, 住得越高壽命越長啊, 是不是?賣房的人跟我說的。

所以這種說法是不是正確的呢?買房到底買在第幾層比較好呢?

住高層的4個缺點

其實, 高處的空氣並不像人們想像的那麼新鮮。 雖然高層可以遠離汽車尾氣、二氧化碳、甲醛等有害氣體, 但在高30米以上的, 卻更容易受“霾”的青睞, 想不裝空氣淨化器都不行!

此外, 高層並非完美, 還有以下3個缺點:

1、電磁輻射更強:此外, 鋼筋混凝土結構會迫使來自電器設備的電波沿著樓房迴圈, 相當一部分是往上走, 直至頂層, 所以, 高層居民更容易出現頭疼、情緒不佳的症狀;

2、空氣相對稀薄:客觀上高空中空氣比低處稀薄, 氧氣量減少, 地心吸引力也有所減少, 對患有5種病症的人確實不太適合, 如:慢性支氣管炎、心臟病、心絞痛、腦血管以及內臟有病變的病人;

3、不“接地氣”:人類總是覺得靠近大地有種“腳踏實地”的感覺, 樓層過高讓人容易產生 “不接地氣”的感覺, 經常會感到內心壓抑。 在高樓林立的社區中行走, 人也會產生壓抑感。

1/3~2/3樓高處最宜居住

雖然住高層有這麼多壞處, 但並不是住得越低越好。 因為太靠近地面的幾層噪音偏大、視野也不好、容易潮濕。

一般來說, 如果是7、8層高的非電梯房, 3-4層為最佳樓層;

而如果是比較高層的住宅, 可以選擇樓高1/3~2/3處的樓層, 可以兼顧光照、清淨、空氣等多方面的優勢。

比如, 最高層為30層, 那麼10~20層應該是比較適宜居住的樓層。

住在高樓層, 需注意4點

白天關窗、夜間開窗

研究發現, 空氣中的污染物在早上7、8點間開始迅速增加, 到10點到達峰值, 而在傍晚時分開始下降。 因此, 高層用戶建議在白天關緊窗戶、夜間再開窗同期,

以減少室內空氣污染;

安裝空氣淨化器

每天開窗通風完後, 對室內環境進行10~20分鐘的高功率淨化, 將室內顆粒物進行快速清除, 而後維持一定的淨化功率, 就可以達到較好的淨化效果 ;

用1厚1薄雙層窗簾

高層的光線較亮, 容易影響睡眠;白天時甚至可能有建築物的玻璃外牆反射光, 因此, 建議選用1厚1薄雙層窗簾, 減少光線污染;

種植綠植

盆栽散發的泥土氣息可給人“接地氣”的感覺, 綠植還能使人心情放鬆, 緩解長期居住高樓的緊張感。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