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GMIC】500startups CEO:多數獨角獸公司都以失敗告終,傳統企業也有發掘潛力

4月27日GMIC大會上, 500 Startups創始合夥人Dave McClure 發表了演講, 他表示新的技術或者在舊的技術方面都有很大潛力, 一方面新技術有前沿不斷的擴張,

另一方面也看到舊技術仍然有很多尚等發掘的潛力。 投資公司數量越多, 風險就越少, 找到獨角獸的概率就越高。

對於創業公司, 如何運轉, 他建議第一找人, 通過合作或者通過收購找聰明人來公司。 第二是產品, 建立好的產品。 第三要找客戶, 通過這些客戶把他們的產品轉變成為穩定的收入。

大家下午好, 我是500 Startups的CEO, 有時候也是給他們製造麻煩的人。 今天我想講的是矽谷投資的問題, 有時候可能速度過快、激情過多了。

我們公司在全球600多個國家都有業務, 我們管理的資本達到3.5億美金, 管理公司已經有1800多家, 我們員工來自不同國家, 講不同的語音, 雖然總部在矽谷, 實際上在亞洲、在中東、在拉美都有我們的員工。 我們所投資的公司中,

已經有三家獨角獸公司, 他們的估值超過10億美金。 其中包括滴滴和優步的一家競爭企業。

在風投方面, 去年投入的資金越來越多, 一家中國企業在去年獲得480億美金的投資, 美國4500家初創企業獲得580億美金的投資, 這錢太多了嗎?反觀在美國的蘋果、穀歌、微軟、亞馬遜等公司, 還有中國的BAT公司, 還有韓國的三星、日本的軟銀, 這些公司加起來可能達到3萬億到4萬億美金。 所以這些初創企業獲得的資本僅僅只有他們很小很小的一部分, 所以似乎還不夠。

我們再來看一下人工智慧方面, 這在中國和美國都是一個風口, 有550家初創企業去年獲得了50億美金的投資, 不知道人工智慧是否已經形成了市場, 還是人們用人工智慧應用到各個市場領域,

比如語音辨識、視覺識別、大資料等這些技術應用到不同的市場領域。 在這個領域裡有很多“書呆子”和那些最聰明的大腦構成了這個領域。

在這個新的科技領域有一些最吸引人的科技專案, 上面是資本最密集型的專案, 有些項目是很多人沒有聽說過的, 像人工智慧、增強現實、基因序列研究、機器人、飛行車, 所有這些聽起來都很炫酷的項目, 在以前幾年的時候, 可能僅僅只是科幻小說裡的概念, 但現在已經變成實實在在的公司。

以前我們開玩笑說, 有飛行的汽車。 而現在矽谷確實有一家公司在做飛行汽車了。 可能這些公司到最後都是失敗的。 那些風投投到這些公司不會得到回報, 但如果成功,

回報是相當可觀的。

同時也有一些舊技術公司, 這些公司的關注度沒有那麼高, 有些人認為他們是夕陽產業, 商業模式大家非常瞭解, 不是突破性的技術, 而是演進性的技術, 比如雲計算、電子商務、金融科技、教育醫療, 人們願意投資這些公司是因為能夠幫助我們解決問題, 這些領域裡已經有大公司包括線上大公司, 但風投企業願意投入這些公司, 因為從中可以賺錢。

在美國和中國之外, 還是有很多這樣的機會可以打造新的大公司, 比如金融科技領域仍然有很多機會, 比如支付系統或者是借貸這樣的新方式, 在中國和美國之外還是有很大市場的。 我們也投資於這樣的企業, 風投也願意繼續在這些公司裡進行投資。

其中一個在美國投資的公司, 我們進行了種子投資, 在8年之前一個信貸公司美國客戶提供免費的信貸積分和免費的報稅, 這個公司現在發展的很不錯, 每年利潤已經達到了幾千萬。 在中國也有類似的公司。

另外一家公司UDEMY是一家網上公司, 用於成人教育, 有時候我也去上這個公司學習, 學習新技能, 比如開卡車這個技能。 還有一個公司叫realty shares, 是一個購買商業和居民住房的眾籌公司, 可能有10人、15人, 把錢放在一起買一個房產公司, 這不完全是新科技公司, 而是傳統科技技術公司。

所以在新的技術或者在舊的技術方面都有很大潛力, 一方面我們看到新技術有前沿不斷的擴張, 另一方面也看到舊技術仍然有很多尚等發掘的潛力, 過去五年時間裡,我們看到幾百家企業籌集大量的錢,如果說它的估值達到10億美金我們叫作獨角獸公司。

在美國,獨角獸公司有不少,但是大多數的獨角獸公司到最後都是失敗的。其中一個獨角獸叫Theranos願景是用小血提供整個醫學上的解決方案。在概念提出的時候籌集了很多錢,但是後來真正把錢投進去之後,卻發現這個公司實際上很難真正的把這個產品做出來,公司的估值一下就下來了。

在公司初創頭幾年的時候,我們進行了四五百項投資,主要是進行種子投資,大概有25%—35%的企業能夠獲得A輪融資,其中一半到C輪,獲得C輪融資的企業估值達到1億,只有2%或者3%的企業能夠成為獨角獸估值達到10億。

在美國A輪的投資者,都想找到獨角獸進行投資,最後能夠真正找到獨角獸只有3%—5%,我們找不到Facebook,我們可能要投幾百家甚至幾千家的公司,才可能找到像Facebook這樣好的公司。

根據我們的歷史資料進行分析,如果僅僅是投資20個公司跟投資50個公司、100個公司、500個構思進行對比,結果會是怎麼樣?我們經過幾百次、幾千次的演算做圖表,進行一千次的投資,很難找到獨角獸公司,而且風險很高,長期投資回報可能只有3倍。如果增加投資公司的數量,找到獨角獸的可能性也會上升。

所以我們需要50—100家這樣的投資組合,可能發現一家或者幾家獨角獸公司。所以,慢慢的我們會形成一個中間值,未來變得更加可以預測。如果是50家公司和投200家公司,200家公司中間值是4.5,50家公司是3.7,所以投的投資組合數量越大,分佈的中間值相對來說會往右邊移,整個結果相對來說會更好一點。如果你的頂點、你的整個正在分佈的中間值越在整個圖的右邊,你的成功率就越高。

50家公司已經足夠多了,為什麼要投200家?事實上,你只有一家獨角獸公司,過程當中可能會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出問題了,就完蛋了。所以因為某一個醜聞或者經過某一次失敗的並購交易,一夜之間,這個獨角獸公司一下子化為烏有。所以這個時候還是有風險的,我們希望能夠有更多的風險分佈。

如果你是投資50家公司,只有1個獨角獸,之後一半的價值蒸發了。投資100—200家公司,其中一家獨角獸出現問題,只損失整個投資的20%,風險可控。所以有時候人家問我,為什麼這個公司的名字叫500家初創企業,為什麼是500家這個數字?因為我們瞭解裡面的風險,剛才分析所有計算的結果,投資公司數量越多,風險就越少,找到獨角獸的概率就越高。

如果有5、6家獨角獸在手裡,其中一家出現問題,不會傷筋動骨,如果整個投資組合當中只有一家獨角獸,它完了,你整個也就完蛋了。所以我們應該更多的關注投資組合,它的搭配和規模,以及投資企業的數量,相對來說會降低你的風險。

我們知道在種子輪當中,可能有一些早期的產品和早期的客戶,其中大部分都不會最終成功,有一些可能沒有辦法把他最初的產品賣出去,有一些要進入A輪、B輪,有一些有產品後馬上有競爭對手出現,把他打敗。所以真正實現成功的數量少,實現巨大成功的數量就更少了。

我們知道這是一個賭博,真正大家10億美元估值的獨角獸是少中又少的情況,有時候可能需要花7—10年的時間才能夠等來你巨大的一次成功,甚至更長的時間。這個本身有一些規則,要等7年、10年、12年肯這個究竟能不能成功,這個很長很長,有時候五六年都不一定看得出巨大的潛力,只是覺得這家公司活下來了,僅此而已。所以我們考慮怎麼樣更好的控制風險,有一個收支平衡的局面。

那麼我們怎麼樣進行投資?不同階段有不同風險,如果只是一個想法、只是一個概念,那麼它有它的風險。有一個基本上能夠運行的、有一定功能價值的概念產品,之後慢慢會有不同的顧客,早期顧客會使用他們的產品。之後,慢慢的進行大規模顧客的獲取,投資一部分的錢進行銷售,然後形成某一個銷售網路,然後進行一定程度的市場行銷,慢慢的,我們可以開始從銷售的產品當中盈利了。

這基本上是做市場的階段,要去拓展你的市場。只有等到產品單位能夠盈利了,看看能不能把產品變成盈利的業務部門。所以很多時候,你要真正能夠產生非常穩定的收入要到很長時間,不同階段有不同風險,財務公式在不同階段裡的應用是不一樣的,不同階段所相對應的財務公式也是不一樣的。到風險降低之後要開始考慮是不是要退出了,所以不同階段當中有不同的策略。

今天大家都在講獨角獸,甚至是一些非IT行業、不是科技企業的傳統行業也開始考慮怎麼樣在市場上買一個今後可能成為獨角獸的一家企業。事實上所謂的獨角獸,大部分都是科技企業,很少有非傳統企業新出現的獨角獸。我們很多企業把研發成果、把他們的產品轉到風險投資的市場上,以獲取各種風險投資的資金。為什麼?

因為工作是行之有效的,VC那麼多年過來之後,證明其整個商業模式是非常非常成功的,而且效率非常高,往往能夠推動一個企業加速發展。所以對於企業來說,很多企業都是在某一個時間點,當技術發展、研究到一定程度之後,會開始引入一些VC,或者進行一些重大的收購,重大的並購交易的時候,也會尋求這樣VC的介入。

作為一家企業怎麼樣使用技術?

主要是三種不同的結果。第一找人,找聰明人來他們的公司,通過合作或者通過收購。第二是產品,建立好的產品。第三要找客戶,通過這些客戶把他們的產品轉變成為穩定的收入。這個過程當中,要想實現人、產品和客戶這三個最終的目標,他們需要有相應的策略。

第一種策略是合作夥伴關係,跟別人談成一種合作的關係,對某一些技術進行測試,相當於試駕一樣,利用客戶的資源獲取相應的人才和客戶。很多企業加速發展過程當中需要有一些合作夥伴的關係,還有進行投資和並購,都是相應策略能夠説明我們找到你所需要的人、你所想要的產品和把產品賣給你的顧客。

本文來自獵雲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lieyunwang.com/archives/304630

過去五年時間裡,我們看到幾百家企業籌集大量的錢,如果說它的估值達到10億美金我們叫作獨角獸公司。

在美國,獨角獸公司有不少,但是大多數的獨角獸公司到最後都是失敗的。其中一個獨角獸叫Theranos願景是用小血提供整個醫學上的解決方案。在概念提出的時候籌集了很多錢,但是後來真正把錢投進去之後,卻發現這個公司實際上很難真正的把這個產品做出來,公司的估值一下就下來了。

在公司初創頭幾年的時候,我們進行了四五百項投資,主要是進行種子投資,大概有25%—35%的企業能夠獲得A輪融資,其中一半到C輪,獲得C輪融資的企業估值達到1億,只有2%或者3%的企業能夠成為獨角獸估值達到10億。

在美國A輪的投資者,都想找到獨角獸進行投資,最後能夠真正找到獨角獸只有3%—5%,我們找不到Facebook,我們可能要投幾百家甚至幾千家的公司,才可能找到像Facebook這樣好的公司。

根據我們的歷史資料進行分析,如果僅僅是投資20個公司跟投資50個公司、100個公司、500個構思進行對比,結果會是怎麼樣?我們經過幾百次、幾千次的演算做圖表,進行一千次的投資,很難找到獨角獸公司,而且風險很高,長期投資回報可能只有3倍。如果增加投資公司的數量,找到獨角獸的可能性也會上升。

所以我們需要50—100家這樣的投資組合,可能發現一家或者幾家獨角獸公司。所以,慢慢的我們會形成一個中間值,未來變得更加可以預測。如果是50家公司和投200家公司,200家公司中間值是4.5,50家公司是3.7,所以投的投資組合數量越大,分佈的中間值相對來說會往右邊移,整個結果相對來說會更好一點。如果你的頂點、你的整個正在分佈的中間值越在整個圖的右邊,你的成功率就越高。

50家公司已經足夠多了,為什麼要投200家?事實上,你只有一家獨角獸公司,過程當中可能會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出問題了,就完蛋了。所以因為某一個醜聞或者經過某一次失敗的並購交易,一夜之間,這個獨角獸公司一下子化為烏有。所以這個時候還是有風險的,我們希望能夠有更多的風險分佈。

如果你是投資50家公司,只有1個獨角獸,之後一半的價值蒸發了。投資100—200家公司,其中一家獨角獸出現問題,只損失整個投資的20%,風險可控。所以有時候人家問我,為什麼這個公司的名字叫500家初創企業,為什麼是500家這個數字?因為我們瞭解裡面的風險,剛才分析所有計算的結果,投資公司數量越多,風險就越少,找到獨角獸的概率就越高。

如果有5、6家獨角獸在手裡,其中一家出現問題,不會傷筋動骨,如果整個投資組合當中只有一家獨角獸,它完了,你整個也就完蛋了。所以我們應該更多的關注投資組合,它的搭配和規模,以及投資企業的數量,相對來說會降低你的風險。

我們知道在種子輪當中,可能有一些早期的產品和早期的客戶,其中大部分都不會最終成功,有一些可能沒有辦法把他最初的產品賣出去,有一些要進入A輪、B輪,有一些有產品後馬上有競爭對手出現,把他打敗。所以真正實現成功的數量少,實現巨大成功的數量就更少了。

我們知道這是一個賭博,真正大家10億美元估值的獨角獸是少中又少的情況,有時候可能需要花7—10年的時間才能夠等來你巨大的一次成功,甚至更長的時間。這個本身有一些規則,要等7年、10年、12年肯這個究竟能不能成功,這個很長很長,有時候五六年都不一定看得出巨大的潛力,只是覺得這家公司活下來了,僅此而已。所以我們考慮怎麼樣更好的控制風險,有一個收支平衡的局面。

那麼我們怎麼樣進行投資?不同階段有不同風險,如果只是一個想法、只是一個概念,那麼它有它的風險。有一個基本上能夠運行的、有一定功能價值的概念產品,之後慢慢會有不同的顧客,早期顧客會使用他們的產品。之後,慢慢的進行大規模顧客的獲取,投資一部分的錢進行銷售,然後形成某一個銷售網路,然後進行一定程度的市場行銷,慢慢的,我們可以開始從銷售的產品當中盈利了。

這基本上是做市場的階段,要去拓展你的市場。只有等到產品單位能夠盈利了,看看能不能把產品變成盈利的業務部門。所以很多時候,你要真正能夠產生非常穩定的收入要到很長時間,不同階段有不同風險,財務公式在不同階段裡的應用是不一樣的,不同階段所相對應的財務公式也是不一樣的。到風險降低之後要開始考慮是不是要退出了,所以不同階段當中有不同的策略。

今天大家都在講獨角獸,甚至是一些非IT行業、不是科技企業的傳統行業也開始考慮怎麼樣在市場上買一個今後可能成為獨角獸的一家企業。事實上所謂的獨角獸,大部分都是科技企業,很少有非傳統企業新出現的獨角獸。我們很多企業把研發成果、把他們的產品轉到風險投資的市場上,以獲取各種風險投資的資金。為什麼?

因為工作是行之有效的,VC那麼多年過來之後,證明其整個商業模式是非常非常成功的,而且效率非常高,往往能夠推動一個企業加速發展。所以對於企業來說,很多企業都是在某一個時間點,當技術發展、研究到一定程度之後,會開始引入一些VC,或者進行一些重大的收購,重大的並購交易的時候,也會尋求這樣VC的介入。

作為一家企業怎麼樣使用技術?

主要是三種不同的結果。第一找人,找聰明人來他們的公司,通過合作或者通過收購。第二是產品,建立好的產品。第三要找客戶,通過這些客戶把他們的產品轉變成為穩定的收入。這個過程當中,要想實現人、產品和客戶這三個最終的目標,他們需要有相應的策略。

第一種策略是合作夥伴關係,跟別人談成一種合作的關係,對某一些技術進行測試,相當於試駕一樣,利用客戶的資源獲取相應的人才和客戶。很多企業加速發展過程當中需要有一些合作夥伴的關係,還有進行投資和並購,都是相應策略能夠説明我們找到你所需要的人、你所想要的產品和把產品賣給你的顧客。

本文來自獵雲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lieyunwang.com/archives/304630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