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物聯網設備開發必看的四個問題,你有考慮過嗎?

ilieyun)】4月27日報導(編譯:田小雪)

編者注:本文的作者Seyi Fabode是一名自由撰稿人, 他總結了在研發物聯網設備時的四個經驗教訓。

幾個月前, 我曾經說過我在研發一款水質預警物聯網設備。

現在, 我要與大家分享一下在這一過程中我學到的知識和犯下的錯誤, 以便為數千位元甚至是數百萬位元研究硬體產品的人提供一些建議。

為了方便讀者理解, 我將這些經驗總結成了四點:

NO.1 你是否有足夠的資料作為支援?

最開始, 我們是在看了一篇講述物聯網產品的文章之後, 產生了設計這一設備的想法。 但是, 真正讓我們下定決心去研發這款設備的, 是最為真實的水質污染資料。 其中, 包括2015年的北卡羅萊納、2014年的西維吉尼亞、伊利諾州的芝加哥和密西根州的弗林特等。 當你一心想要去解決某個問題時, 就會產生巨大的動力。 而那些真實的資料, 也證明了水質污染這一問題的嚴重性。

當然了, 如果你已經做出了決定, 想要研發一款產品, 也不能用資料去簡單判斷決定的正確與否。

NO.2 研發過程中是否混亂?

最初研發這款物聯網設備時, 我們使用的是現成的感測器, 但現在我們發現還是需要一些創新的。 因為事實證明,

按計劃起支配作用的那個感測器, 在獲取資訊方面比較困難。 我們從亞馬遜訂購了產品, 但最終沒能拿到。

另外, 在研發過程中, 你還需要通過其貌不揚但是功能強大的最簡化可行產品(即Minimum Viable Product, 以下簡稱MVP), 來幫助你從家人和朋友那兒籌集資金。 就我們而言,

還需要與水質研究人員、物聯網領域的專家和非營利組織進行溝通。 有了這些MVP的幫助, 大家就會對你的資料予以重視。

NO.3 你會將關注重點放在內容上還是形式上?

在研發過程中, 你需要將關注重點放在內容上。 當然了, 也需要給予形式一定的關注。 在這幾個月中, 我們已經設計了一個又一個MVP, 嘗試過各種不同的感測器, 以確保產品能夠檢測水質, 並提供正確有效的資訊。 不管在過程中遇到多少挫折, 我們始終堅持這樣一點, 那就是我們最後的成品必須要能夠簡化資料收集工作, 並且利用相關技術儘早檢測出4大最為常見的水質污染原因。

NO.4 能否利用不完整的資料進行決策?

在確定產品的主要功能之後, 我們需要開始考慮形式。 儘管生產出來的設備無法測量出水源的濁度和溫度等指標, 我們也不能再繼續擺弄感測器。 我們最開始的MVP是一個長相粗糙, 但是功能齊全的黑色盒子。 我們將其放置在一個容器當中, 以便進行測試。 其實, 對於每一家初創企業來說, 早期產品決策速度都是能夠控制的,所以絕對不能浪費這一優勢。

本文來自獵雲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lieyunwang.com/archives/302477

早期產品決策速度都是能夠控制的,所以絕對不能浪費這一優勢。

本文來自獵雲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lieyunwang.com/archives/302477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