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曾經不受污染的北冰洋,現在卻成了垃圾的“死胡同”

北冰洋並不是確切的世界盡頭。 它位於地球的最北邊, 人煙稀少, 卻因人類而遭遇不幸。 比如說, 因溫室氣體的排放, 這裡的環境發生了急劇的變化,

垃圾遍佈滿地。

塑膠垃圾對於地球上的所有大洋都是巨大的威脅。 在過去的十多年來, 大洋的垃圾問題引起了公眾的廣泛關注, 但由於北冰洋太遙遠, 又有陸地做緩衝, 這裡似乎比南邊的大洋更加安全。

然而, 根據新的研究, 北冰洋不僅是塑膠垃圾的受害者, 還是塑膠垃圾的死角。 雖然, 很少有人直接在北冰洋扔垃圾, 但由於洋流的影響, 垃圾仍然被帶到北冰洋周圍, 然後擱淺在這裡。

塑膠垃圾傳送帶

研究表明, 約有3000億片塑膠垃圾漂浮于巴倫支海和格林蘭海域, 其中大多數都是來自於北大西洋的米粒大小的微型塑膠片, 這些塑膠杯對野生動物的傷害尤其大。

塑膠垃圾是由墨西哥灣暖流帶來的, 在這股洋流攜著溫暖的水到達北冰洋之後, 它會向更深處下沉, 再回到赤道, 然而, 塑膠垃圾卻被遺留在北冰洋。

塑膠垃圾在北冰洋的其他地區都非常稀少, 卻集中在巴倫支海和格林蘭海域。 這是由洋流從北大西洋地區帶來的。 實際上, 格林蘭和巴倫支海域是這條塑膠垃圾傳送帶的死角。 科學家沿著北冰洋航行了五個月, 繪製出了北冰洋地區的塑膠垃圾地圖。

大洋垃圾可能不像北冰洋漸漸消融的海冰那樣危險, 但是這些塑膠垃圾仍然給已經很脆弱的生態系統造成了巨大的威脅。

來自倫敦帝國理工大學的研究作者之一Erik van Sebille說:“北冰洋地區的生態系統是我們擁有的最古樸的生態系統, 同時, 它也是最容易受到氣候變化和海冰融化影響的生態系統。 對北冰洋動物來說, 來自塑膠垃圾和其它污染的任何額外壓力都是災難性的。 ”

2015年的一項研究表明, 每年約有800萬噸塑膠垃圾進入全球各大洋, 這些垃圾會用不同的方式奪取野生動物的生命, 或使它們患病。 廢棄的塑膠袋會纏住海豹、海豚和鯨魚。 例如, 購物用的塑膠袋就會阻塞愛吃水母的海龜的消化系統。 此外, 塑膠和可降解的碎片大不相同, 它很難溶於海水, 只能進行“光降解”——在太陽的照射下變成越來越小的微型塑膠片。 這種情況會帶來更加隱伏的生態威脅, 微小塑膠片上形成的毒斑看起來就像是海鳥、海魚和其他海洋動物的食物。

大規模的海洋塑膠垃圾清理是難以實現的, 在遙遠而混亂的北冰洋地區尤其如此。 但這個方向的研究至少讓我們知道了海洋垃圾是從哪裡來的, 又是如何被運送到北冰洋的。 我們下一步計畫是在陸地上設置更先進的塑膠垃圾循環系統。

Van Sebille說:“最讓人擔心的問題是我們可以在巴倫支海和格林蘭海域追蹤到來自西北歐、英國和美國東岸的垃圾,因此這一區域是垃圾的死角,我們有責任解決問題。首先要做的就是阻止塑膠垃圾進入大洋。因為一旦塑膠垃圾進入大洋,它們就會到處散佈,小小的垃圾和海藻摻雜在一起,很難過濾乾淨。預防是最好的辦法。”

我們下一步計畫是在陸地上設置更先進的塑膠垃圾循環系統。

Van Sebille說:“最讓人擔心的問題是我們可以在巴倫支海和格林蘭海域追蹤到來自西北歐、英國和美國東岸的垃圾,因此這一區域是垃圾的死角,我們有責任解決問題。首先要做的就是阻止塑膠垃圾進入大洋。因為一旦塑膠垃圾進入大洋,它們就會到處散佈,小小的垃圾和海藻摻雜在一起,很難過濾乾淨。預防是最好的辦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