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中國首部深海立體電影《蛟龍入海》:下潛數千米呈現海底影像

“蛟龍號”是中國第一艘載人潛水器, 跟隨它看到的深海是什麼樣子?

3月16日, 《蛟龍入海》在上海科技館科學影城上映, 影片帶領觀眾搭乘“蛟龍號”, 潛入大洋洋底, 探尋海底生物和神奇的“黑煙囪”。

澎湃新聞、青島國家深潛基地等地, 進行拍攝, 拍攝深度在2800米-3000米之間。

影片拍攝過程中, 攝影機搭載 “蛟龍號”下潛西南印度洋數千米, 不僅呈現了海底低溫區的視頻影像, 如貽貝、螺、茗荷和一些多毛類生物, 還拍攝到了神奇的“黑煙囪”。

在西南印度洋的“龍旂”(中國科學家發現的首個海底熱液區), 攝影機拍攝了多個高溫熱液噴口,

俗稱“黑煙囪”, 記錄了高溫熱液區的環境特徵, 黑煙夾帶著甲烷等有毒化學物質噴湧而出, 溫度最高達到379攝氏度, 足以將鉛融化。 這樣的環境跟生命誕生時的地球環境相似, 而煙囪附近也發現了極為古老的微生物, 深入研究能幫助人類瞭解生命的起源。

《蛟龍入海》劇照

深海攝影拍不到遠景, 且深海沒有任何光線, 完全靠“蛟龍號”額頭上的一組照明燈, 但燈光無法穿透厚重的海水, 曝光正常的範圍大概在5-7米範圍之內。 但深海給人印象最深的是海水的清澈, 幾乎可以達到乾淨空氣的透明度。 後期製作時, 甚至有人懷疑影片是在攝影棚裡拍的。

影片的科學顧問團隊是我國深海領域的權威, 在科學性上的指導為影片提供了強有力的科學保障, 影片中的物種經過專家仔細確認, 比較完整地向觀眾介紹了相關深海物種和知識, 如鎧甲蝦、盲蝦、白瓷蟹、鼬䲁、海參、海百合等深海生物一一在影片中與觀眾見面。

此外, 影片在科學性的基礎上, 對一些無法現實拍攝的環節,

採用了動畫製作的方式比如洋中脊、蛟龍號的模型製作, 讓觀眾能夠深入瞭解蛟龍號的結構和大洋洋底。 影片通過情節跌宕的演繹, 結合4D的特效, 呈現出一部精彩、有趣的深海立體電影。

2002年, 中國啟動“蛟龍號”載人深潛器的自行設計、自主集成研製工作。 2009年至2012年, “蛟龍號”接連取得1000米級、3000米級、5000米級和7000米級海試成功。 2012年7月, “蛟龍號”在馬里亞納海溝試驗海區創造了下潛7062米的中國載人深潛紀錄, 同時, 創造了世界同類作業型潛水器的最大下潛深度紀錄, 意味著中國具備了載人到達全球99.8%以上海洋深處進行作業的能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