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評論:焦裕祿精神“點亮”蘭考脫貧路

楊曉娜

今年2月24日, 河南省蘭考縣經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評估, 並經河南省政府批准, 脫貧摘帽目標如期實現。

蘭考, 這片焦裕祿精神的發源地, 習近平總書記時常掛念的地方“變”了, 不僅城鄉風貌變了, 而且黨員幹部作風變了, 當地群眾觀念意識變了。 但有一點沒有“變”, “焦裕祿”還在, 脫貧路上, 焦裕祿精神依然閃爍。

“焦裕祿是精神座標”。 “任重而道遠”的脫貧路上, 離不開蘭考縣黨員幹部的努力付出。 在蘭考這片熱土上, 在焦裕祿曾經工作過的地方, 每一位黨員幹部心中裝著這位“精神座標”, 他們身上肩負著踐行焦裕祿精神的責任和使命。

這份責任是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和不知懈怠的幹勁兒;這份使命是心系百姓、親民愛民, “敢叫日月換新天” 的決心和信心。

“焦裕祿是一面鏡子”。 在蘭考, 我們隨時感受到焦裕祿精神的傳承。 當年擺在焦裕祿眼前的難題是“風沙、內澇、鹽鹼”;如今黨員幹部面臨的任務是帶領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 黨員幹部白天工作, 晚上開會, 招商拉專案, 落實幫扶措施, 解決實際問題, 知民心, 聚民意……儘管現在形勢變了, 環境變了, 但焦裕祿精神中體現的迎難而上的科學求實的作風沒有變, 它像一面“鏡子”, 時刻提醒黨員幹部不能“變形”。

“焦裕祿是一面旗幟”。 如今, 蘭考百姓的日子好過了, 心裡“敞亮”了, 原來“坐等靠要”的思想不見了;在政策的扶持下,

貧困群眾主動找上門, 和幫扶隊一起, 找門路、詢政策、問方向……雞鴨養起來了, 大棚蔬菜種起來了, 中小企業靠金融政策扶持起來, 百姓動起來了, 生活富起來了, “焦裕祿”精神這面旗幟一直在飄揚。

今天的蘭考, 漫天風沙變為天藍地綠, 不毛之地變為產糧大縣, 農業為主變為工業支撐, 外出逃荒變為鄰家就業。 這一切, 源自于焦裕祿精神從未離開;這一切, 源于焦裕祿精神始終在蘭考人民身邊。

“人生如屋, 信仰如柱”。 也正是這種堅定不移的崇高信仰, 支撐著蘭考幹部群眾往前奔跑。 無論時代怎麼變化, 焦裕祿的精神永恆不變。

未來小康路上, 我們依然需要更多的“焦裕祿精神”在我們身邊,

它將繼續在中原大地傳承著, 弘揚著, 發展著……

(責編:楊曉娜、王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