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餓了麼最終還是“背叛”了自己,為了30萬億包攬快件!

驅動中國2017年4月27日消息 一提起餓了麼, 我們的認知都停留在“外賣互聯網平臺”上, 餓了麼最初的定位也是如此, 不過這些都快成為前塵往事了, 餓了麼顯然背叛了自己, 在創辦9年之後創始人張旭豪制定了新的戰略:餓了麼的首要任務還是繼續做好外賣, 但是要連結外物。

今天, 餓了麼在上海東方體育中心舉行了2017年年會, 在會上張旭豪強調了這一新戰略, 並且解釋, “萬物”主要指比外賣更為巨大的30萬億體量消費品市場。 其實早在今年年初, 餓了麼便已經成立了新零售部門, 並且還和7-Eleven、屈臣氏等達成合作, 在沒有基本補貼的情況下, 餓了麼的非餐飲交易額已經占到平臺整體的10%, 儼然成為餓了麼外賣業務之外的一大潛力市場。

當然, 餓了麼試水的成功是因為用戶對餐飲之外消費品即時配送的確存在有龐大的需求量, 餓了麼眼饞這個30萬億體量市場的姿態彰顯了張旭豪的野心。

這一次, 張旭豪提議將餓了麼的使命改為更直觀的“Make Everything 30min”, 將世間萬物接入每個人的30分鐘便利生活圈。

已經屬於阿裡系的餓了麼走的這一步棋或許正合馬雲爸爸的心意, 去年馬雲爸爸就已經在煽動這個新的風口了, 口碑、以及有著阿裡標籤的盒馬生鮮, 都已經在摸索這一“新零售”領域。

除此之外, 阿裡的老對手京東祭出京東到家和達達這盤棋, 紮根於當地語系化服務的美團也在探索除餐飲外的消費品即時配送市場。

那麼問題來了, 餓了麼是想跟風搶著在這一30萬億體量市場分一杯羹嗎?但即使排除可能不會形成競爭關係的口碑等,

京東到家、美團等對手又豈是好相與的?張旭豪搶奪30萬億體量市場將是一場持久戰。 最後還苦了消費者, 原有的認知該打破了, 餓了麼不只是問你餓了麼, 還要兼職送其他消費品即時快件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