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東關寨:藏在深山裡的古堡,建于乾隆元年,讓我讚歎讓憂啊!

去年二月下旬, 我和幾位驢友自駕游來到這遊人罕至的福清市一都鎮深山老林裡的“東關寨”。

東關寨建于清乾隆元年(1736年), 距今370多年, 是一座由何氏先民興建的城堡式民居, 獨自座落在距村子一公里外的半山腰上, 我們循著山路緩步而上。

沿著古道拾級而上 進得石砌的寨門

但見寨牆基座和牆體下半部用岩石砌建, 山寨的牆垣厚達2.5米, 高約10米, 堅牢壁立, 氣勢磅礴!

進了“寨門”回頭望去

進了“寨門”抬頭望去

整個山寨依山勢高低而建, 每個院落都遞次升高, 這是我又上了一個平臺回頭望去。

沿著層層臺階拾級而上, 縱深竟有76米之遙!

從那高昂的“馬頭牆”上依稀看出這座大宅當年的威風

如今牆面已經斑駁

上了每一個層面層都有一個“四合院”式的天井。寨內房屋分若干小單元,並以防火牆和火道隔離,各進之間還隔以高牆。

古寨分上下兩層,寨裡的廳堂、住房共有99間

樓後與寨牆間設有廊道,寬約2米,沿寨牆內可巡視全寨四周,寨牆上開有瞭望(射擊)孔,用以防禦外來盜賊。

裡面的建築都是木結構,270多年能熬到今天,著實不容易,也看出當年人家施工時的非常注重品質!

我看到對面有一個老人在打盹。從乾隆元年至今270多年間,何氏子孫在這裡繁衍至第13代, 人口最多時達300多人,隨著歲月的變遷,人們基本上都已外遷,目前留下的只有10幾位中老年何氏後裔仍然居住在這座古老的“寨子”裡。

整座建築坐東北朝西南,依山勢而就,平面呈長方形,寬55米、深76米,占地面積4000多平方米。何氏家族當年為防匪防盜籌資興建,三代人用了20年的時間才建造完成。

村口馬路旁的大幅宣傳牌,這裡還出過名人呢!

從宣傳牌中可以看出東山村的少數民族--佘(she)族占了一半,25個自然村,平均每個自然村還不足100人。

古堡後山上的幾棵“迎客松”倒是挺拔的鬱鬱蔥蔥!東關寨從正面看過去,整座建築坐東北朝西南,依山勢而就,整座建築,規制嚴整,主從有序,寨體堅固實用,既便於生活,又便於全寨防火、防匪。這也是古人留下的瑰寶,令人讚歎。

東關寨自駕遊攻略:

福(州)廈(門)高速在福清下高速,走X174縣道約22公里到東張鎮,轉X175縣道約16公里到一都鎮,從這裡到東山村就不遠了,道路一般。

汽車可以停在東山村山腳的何氏宗祠,步行上山,這條百年古驛道為了方便旅遊,已經修成了水泥路面。

走在幽靜的村落裡,聞著泥土的芬芳,感受著林間草木的氣息,走不多久就可以看見對面的半山坡上,高大的松樹下有一座氣勢磅礴的古堡傲然屹立在你的面前。

關於收費: 知道這裡的人不多,遊客也很少,說是免費,但每個進入寨門裡的遊客都被要10塊錢,也沒有任何門票收據之類,美其名曰“衛生費”,如果遊客不理睬,他(她)們會始終跟在你的身後,一路嘮叨不停,告誡你不能抽煙,不能亂吐痰,不能對著人拍照,他們生活很困難。直到你屈服交錢完事。

我們每個人給了5塊錢,那個自稱是“打掃衛生”的中年婦女很不甘願的收下後領著我們走了一圈。

走出東關寨,回頭再望去,心情難以言狀,我既為何氏祖先能在270多年前就建造出如此氣勢恢宏的古民居感到驕傲,又為東關寨到今天能基本完好地保存感到欣慰,更為裡面的建築大面積的嚴重失修而深感擔憂。

圖文:@老兵團長L

從那高昂的“馬頭牆”上依稀看出這座大宅當年的威風

如今牆面已經斑駁

上了每一個層面層都有一個“四合院”式的天井。寨內房屋分若干小單元,並以防火牆和火道隔離,各進之間還隔以高牆。

古寨分上下兩層,寨裡的廳堂、住房共有99間

樓後與寨牆間設有廊道,寬約2米,沿寨牆內可巡視全寨四周,寨牆上開有瞭望(射擊)孔,用以防禦外來盜賊。

裡面的建築都是木結構,270多年能熬到今天,著實不容易,也看出當年人家施工時的非常注重品質!

我看到對面有一個老人在打盹。從乾隆元年至今270多年間,何氏子孫在這裡繁衍至第13代, 人口最多時達300多人,隨著歲月的變遷,人們基本上都已外遷,目前留下的只有10幾位中老年何氏後裔仍然居住在這座古老的“寨子”裡。

整座建築坐東北朝西南,依山勢而就,平面呈長方形,寬55米、深76米,占地面積4000多平方米。何氏家族當年為防匪防盜籌資興建,三代人用了20年的時間才建造完成。

村口馬路旁的大幅宣傳牌,這裡還出過名人呢!

從宣傳牌中可以看出東山村的少數民族--佘(she)族占了一半,25個自然村,平均每個自然村還不足100人。

古堡後山上的幾棵“迎客松”倒是挺拔的鬱鬱蔥蔥!東關寨從正面看過去,整座建築坐東北朝西南,依山勢而就,整座建築,規制嚴整,主從有序,寨體堅固實用,既便於生活,又便於全寨防火、防匪。這也是古人留下的瑰寶,令人讚歎。

東關寨自駕遊攻略:

福(州)廈(門)高速在福清下高速,走X174縣道約22公里到東張鎮,轉X175縣道約16公里到一都鎮,從這裡到東山村就不遠了,道路一般。

汽車可以停在東山村山腳的何氏宗祠,步行上山,這條百年古驛道為了方便旅遊,已經修成了水泥路面。

走在幽靜的村落裡,聞著泥土的芬芳,感受著林間草木的氣息,走不多久就可以看見對面的半山坡上,高大的松樹下有一座氣勢磅礴的古堡傲然屹立在你的面前。

關於收費: 知道這裡的人不多,遊客也很少,說是免費,但每個進入寨門裡的遊客都被要10塊錢,也沒有任何門票收據之類,美其名曰“衛生費”,如果遊客不理睬,他(她)們會始終跟在你的身後,一路嘮叨不停,告誡你不能抽煙,不能亂吐痰,不能對著人拍照,他們生活很困難。直到你屈服交錢完事。

我們每個人給了5塊錢,那個自稱是“打掃衛生”的中年婦女很不甘願的收下後領著我們走了一圈。

走出東關寨,回頭再望去,心情難以言狀,我既為何氏祖先能在270多年前就建造出如此氣勢恢宏的古民居感到驕傲,又為東關寨到今天能基本完好地保存感到欣慰,更為裡面的建築大面積的嚴重失修而深感擔憂。

圖文:@老兵團長L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