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你可能玩了“假”的古錢幣!太逗了!

01.

“這個肥豬元寶有誰見過?”

“老師, 這個肥豬元寶值多少錢?”

“啊?什麼肥豬元寶?”

說到錢幣交流的平臺, 以前我最愛逛的是各大錢幣論壇,

每次看到一些新人的圖貼, 總是會笑的人仰馬翻, (當然, 並不是說嘲笑新人, 在錢幣收藏面前, 我也還是個小學生。 ), 總有一些“奇絕大珍”橫空問世, 比如說興密元寶, 興密重寶, 肥豬元寶等等, 而且帖子內容總是自我陶醉, 冠以豪名, 像模像樣。

(肥豬元寶)

其實, 這些並不是什麼真的大珍孤品, 而是源於對於文字的誤讀, 興密元寶重寶之流其實就是熙甯元寶重寶的篆書, 肥豬元寶其實就是明道元寶的篆書。 這件事情其實本身不可笑, 因為若非愛好書法 研究過文字的人, 很難一上來就認出所有篆書, 實屬正常。

02.

“這錢兩千年了, 怎麼也得值個萬八千的”

這是一個朋友跟我說的, 故事的主角是一枚被他收藏了十幾年的五銖。

他是我高中同學的哥們兒, 前陣子同學聚會, 我那同學知道我在收藏古錢幣, 便把他那哥們兒介紹給我了我。

他拍來一張有明顯色差的照片, 晦暗的燈光下比較清楚的看到“五銖”二字, 不就是普通的郡國五銖嗎, 我也好奇, 或是燈光的原因, 為了嚴謹, 我讓他第二天在自然光下拍我看看。

第二天真相大白, 確實是一枚普通的五銖。 他很驕傲的告訴我這是一枚兩千多年前的古錢幣(這倒也不錯), 還請網上的專家看過, 說是值兩萬塊錢, 他還得意的反問我, “你肯定沒見過吧”...

我彼時還算單純, 竟然很認真的告訴他這是一枚普通的西漢五銖錢,

這品相最多也就值個三五塊...誰知道他急了, 說專家都說值兩萬, 我一看就是沒見過世面, 這都不知道云云。

被他啐了一臉懵逼的我本還想反駁一下, 但又想到這種事越解釋越說不清的, 也就作罷。

這位朋友後來再也沒有找我, 大概是嫌棄我一無所知吧。

我想說, 真不是錢幣越古老越值錢, 這得看存世量, 知名度等諸多因素。

03.

“你的錢我也有, 我的還要好看”

很多玩錢幣的朋友都有一個習慣, 就是喜歡把自己好的收穫拍的美美的, 然後發朋友圈, 算是記錄生活, 也算是和好友分享, 我也有這麼個習慣。

於是就遇到了這樣一個情況, 那天冒出來一位朋友跟我說“你的錢我也有, 我的還要好看”,

說完便巴拉巴拉給我傳了一堆照片。

比我的好看不好看不好說, 畢竟每個人的審美角度不同, 可關鍵是我們曬的真不是同類的錢幣啊, 他攢了一堆聖宋大字, 而我的是美制啊, 大哥, 你真的的看不出來版別的差別嗎!

他還很得意的告訴我, 他那個是美制, 我這個是大字(你瞎啊...)

其實版別認不出來還可以不斷學習認知,我還遇到過拿著普通的乾隆跟我說值好幾百萬的,還找了一張錢幣書上的照片告訴我一模一樣,你仔細看看,人家是雕母能一樣嗎!!!

我想說,以後再也不要告訴我“你的錢幣我也有”這樣的話了,即便是同版,每一枚錢幣也是不一樣的,古錢幣是翻模出來的,不是機制幣,每一枚總有差別。

04.

“本地老專家看過了,我的錢絕對是真的”

記得大學時常去鎮江的西津渡,在那裡有一對癡迷錢幣的老兄弟(大概五六十歲的樣子),他們遇到我總會問我靖康有沒有,天成有沒有,大齊有沒有,也會常拿出一些“大珍”讓我欣賞.

剛開始我還耐心的跟他們普及真品和地攤貨的區別,可是他們總覺得我毛還沒長全(還真長全了),吃的飯還沒他們吃的味精多,對我的話往往嗤之以鼻,最後還語重心長的告訴我,“本地老專家看過的,我的錢絕對是真的,小夥子你還是嫩了點啊!”

這樣的事還真不是個例,泉友聊天,也總會把這些事兒當作茶餘飯後的笑談。故事的內容大多一致,就是某人拿著一枚所謂一眼假的古錢請求鑒定還加以“但說無妨”的詞尾,被詢者一通循循善誘,好生解釋之後。得到的結果總是:怎麼可能!我找本地老專家看過了,他說對!絕對是真的!

此時心中一萬隻羊駝飄過,哥們兒您既然如此相信老專家的話,那幹嘛還來問我呢,你到底是懷疑你的錢是假的呢,還是懷疑我的時間是假的...我甚至懷疑你連老專家都懷疑啊...

錢幣鑒定本就是一門高深學問,且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過真相只有一個,你可以堅定的相信老專家的話,但也應該虛心的聽聽別人的見解,畢竟是你請別人掌眼。別人的經驗也是花時間金錢換來的,如果還是拿不准,不妨直接送評級公司。

其實,買了假錢幣不可笑,誰沒吃過藥呢,最重要的還是個學習請教的態度,總把“老專家”,“隔壁老王”搬出來,不會遮醜,只會貽笑大方。

記得小時候特別愛看胡歌版《神話》,講的是男主人公從現代穿越到秦漢之交,成為將軍蒙毅,並經歷了楚漢相爭的故事。小編之所以愛看,當然是因為呂素超級清純有木有!

其中有這樣一幕劇情,市井無賴劉邦賭博花光了錢,於是就是找同村的屠戶樊噲要錢,這裡雖然是表現劉邦很湊不要臉,但是樊噲的這串錢也光榮上了特寫,上面還有倆大字“五銖”,媽呀,五銖是漢武帝時才有的好麼,這麼穿越真的好嗎!!!

(這個五銖還是東漢滴)

鑒於是穿越劇,錢幣也同步穿越我也就忍了...

後來,我又看了一部劇,叫做《武林外傳》,在我們學生的時代,這部劇火的不得了...每年寒暑假,這部劇都會反復的重播,我們也會津津有味的看,小編永遠不會忘的是這樣一幕,佟掌櫃和呂秀才還是誰賭錢幣正反,拋出來倆大滿文,臥槽!沒記錯的話這部劇是架空明代的,道具組,你們能不能長點心,這麼任性,咋不直接用鋼鏰兒呢~~

如果說《武林外傳》是惡搞,《神話》是穿越,那麼接下來,一連串的古裝錢幣神穿越將會亮瞎你們的眼...

《聚寶盆》

元末明初江南首富沈萬三的故事~~

咸豐通寶

宣統通寶

說好的首富呢,咋都是銅錢,還那麼辣眼睛...

《大明王朝驚變錄》

明朝朱祁鎮、朱祁鈺兄弟倆(英宗、景帝)以及於謙的故事~~

眼神兒不好,反正都是滿文...

《女醫明妃傳》

明朝朱祁鎮、朱祁鈺兄弟倆(英宗、景帝)以及女醫明妃的故事~~

若曦心裡還是不忘四爺啊...

其實版別認不出來還可以不斷學習認知,我還遇到過拿著普通的乾隆跟我說值好幾百萬的,還找了一張錢幣書上的照片告訴我一模一樣,你仔細看看,人家是雕母能一樣嗎!!!

我想說,以後再也不要告訴我“你的錢幣我也有”這樣的話了,即便是同版,每一枚錢幣也是不一樣的,古錢幣是翻模出來的,不是機制幣,每一枚總有差別。

04.

“本地老專家看過了,我的錢絕對是真的”

記得大學時常去鎮江的西津渡,在那裡有一對癡迷錢幣的老兄弟(大概五六十歲的樣子),他們遇到我總會問我靖康有沒有,天成有沒有,大齊有沒有,也會常拿出一些“大珍”讓我欣賞.

剛開始我還耐心的跟他們普及真品和地攤貨的區別,可是他們總覺得我毛還沒長全(還真長全了),吃的飯還沒他們吃的味精多,對我的話往往嗤之以鼻,最後還語重心長的告訴我,“本地老專家看過的,我的錢絕對是真的,小夥子你還是嫩了點啊!”

這樣的事還真不是個例,泉友聊天,也總會把這些事兒當作茶餘飯後的笑談。故事的內容大多一致,就是某人拿著一枚所謂一眼假的古錢請求鑒定還加以“但說無妨”的詞尾,被詢者一通循循善誘,好生解釋之後。得到的結果總是:怎麼可能!我找本地老專家看過了,他說對!絕對是真的!

此時心中一萬隻羊駝飄過,哥們兒您既然如此相信老專家的話,那幹嘛還來問我呢,你到底是懷疑你的錢是假的呢,還是懷疑我的時間是假的...我甚至懷疑你連老專家都懷疑啊...

錢幣鑒定本就是一門高深學問,且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過真相只有一個,你可以堅定的相信老專家的話,但也應該虛心的聽聽別人的見解,畢竟是你請別人掌眼。別人的經驗也是花時間金錢換來的,如果還是拿不准,不妨直接送評級公司。

其實,買了假錢幣不可笑,誰沒吃過藥呢,最重要的還是個學習請教的態度,總把“老專家”,“隔壁老王”搬出來,不會遮醜,只會貽笑大方。

記得小時候特別愛看胡歌版《神話》,講的是男主人公從現代穿越到秦漢之交,成為將軍蒙毅,並經歷了楚漢相爭的故事。小編之所以愛看,當然是因為呂素超級清純有木有!

其中有這樣一幕劇情,市井無賴劉邦賭博花光了錢,於是就是找同村的屠戶樊噲要錢,這裡雖然是表現劉邦很湊不要臉,但是樊噲的這串錢也光榮上了特寫,上面還有倆大字“五銖”,媽呀,五銖是漢武帝時才有的好麼,這麼穿越真的好嗎!!!

(這個五銖還是東漢滴)

鑒於是穿越劇,錢幣也同步穿越我也就忍了...

後來,我又看了一部劇,叫做《武林外傳》,在我們學生的時代,這部劇火的不得了...每年寒暑假,這部劇都會反復的重播,我們也會津津有味的看,小編永遠不會忘的是這樣一幕,佟掌櫃和呂秀才還是誰賭錢幣正反,拋出來倆大滿文,臥槽!沒記錯的話這部劇是架空明代的,道具組,你們能不能長點心,這麼任性,咋不直接用鋼鏰兒呢~~

如果說《武林外傳》是惡搞,《神話》是穿越,那麼接下來,一連串的古裝錢幣神穿越將會亮瞎你們的眼...

《聚寶盆》

元末明初江南首富沈萬三的故事~~

咸豐通寶

宣統通寶

說好的首富呢,咋都是銅錢,還那麼辣眼睛...

《大明王朝驚變錄》

明朝朱祁鎮、朱祁鈺兄弟倆(英宗、景帝)以及於謙的故事~~

眼神兒不好,反正都是滿文...

《女醫明妃傳》

明朝朱祁鎮、朱祁鈺兄弟倆(英宗、景帝)以及女醫明妃的故事~~

若曦心裡還是不忘四爺啊...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