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承載2700多年厚重歷史的古城 你聽過卻未必瞭解

這裡被稱為中國現存最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 承載了2700多年厚重的歷史, 朝代更迭, 流年如逝水。 平遙的一切, 仿佛都停留在了舊日時光中, 宛如一副生動的歷史生活畫卷, 當你漫步其中, 其卓然風采便徐徐展開。

平遙於很多喜愛明清歷史、古宅民居的人而言, 是一個難言的情結, 不管是這裡的八小街、七十二條蚰蜒巷, 還是磚牆瓦頂的木結構四合院, 亦或是斑駁滄桑的古城牆, 都有著難言的魅力。

感受古城可以從清晨的居民區開始, 那裡是瞭解平遙居民生活日常的好去處;明清一條街是精髓,

歷史的脈絡在那裡延續;古城牆上的夕陽不可錯過, 在落日中遙望平遙興衰, 悠悠歲月, 不過又一個日升日落。

平遙

感受古城居民日常

通常盛名在外的古城, 很難遠離“喧囂“、“熱鬧”等標籤, 平遙也不例外, 這裡是中國歷史最悠久的古城之一, 似乎每塊土壤裡都埋藏著一個歷史久遠的故事,

推開厚重的大門, 每個院子裡都曾上演過傳奇。

若你想遠離擁擠的人潮, 感受隱藏在古城裡古樸的晉中民風, 那得遇見太陽初升時的平遙。

平遙

清晨, 當遊客還未從美夢中醒來, 古城早已蘇醒。 那時南大街、西大街的鋪子還未開,

位於北邊居民區裡的人們已經開始一日勞作。 熱氣騰騰的早餐攤子散發著誘人的香氣, 賣菜的攤子已在地上鋪開, 孩童們三三兩兩在巷子裡嬉鬧, 依著門的老人已經準備好要曬上一上午太陽的姿勢……

平遙

居民區裡巷道多, 名字也各有由來。 有些和附近醒目的標誌物有關, 如三眼井街、照壁南街、火神廟街等, 有的得名於當地大戶人家, 如趙舉人街、郭家巷、馬家巷等, 有些來歷則已難以追究, 比如葫蘆肚巷、豆芽街等。

平遙

這裡的民居以磚牆瓦頂的木結構四合院為主, 佈局嚴謹, 左右對稱, 尊卑有序, 且裝飾精美, 進門時通常有磚雕照壁, 且每戶圖案都不相同, 簷下樑枋多有木雕雀替, 花樣繁瑣精緻, 柱礎、門柱、石鼓又多用石雕裝飾, 組合起來很是氣派。

平遙

這裡的民居在“平遙十怪”中還占了一席,說是“平遙房子半邊蓋,財水不能往外流”。傳統民居一般是“人“字形結構,平遙的民居卻只蓋了“人”字的一半,單坡內落水。流傳最廣的說法是因為當地人較為信風水,認為這樣就可以“四水歸堂”,“肥水不流外人田”。

平遙

感知晉中文化脈絡

平遙古城的脈絡由縱橫交錯的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條蚰蜒巷構成,整體佈局極其嚴謹、周正。南大街是古城的中軸線,在這條長達400余米的古街上,老字型大小和傳統名店林立,從藥鋪、當鋪、綢緞莊到票號、錢莊,幾乎包含了當時所有行當,是最為繁盛的傳統商業街。在清朝,這條頗為傳奇的古街曾經控制著全國百分之五十以上的金融機構,雖然後來在歲月舞臺上並不華麗地謝幕了,但從那些體面門檻上留下的車轍印痕中,我們還是可以一窺曾經的昌盛繁茂。

平遙

雖說南大街(明清一條街)是感受晉商文化的好去處,但若真想瞭解其精髓,還得去古城西大街,中國第一家票號日升昌就誕生於此。日升昌是一個三進式穿堂樓院落,很難想像在這樣一個小小院落中,曾一度操縱了十九世紀整個大清王朝的經濟命脈。在其鼎盛時期,全國設有35處分號,甚至連東南亞和歐美等國都有其業務,在當時真正實現了其“匯通天下”的美名。

平遙

當然,你若不想沾滿“臭銅味”,那鏢局和衙門都是不錯的地方。鏢局不用說,那佈局講究的練武場,雖已荒廢,卻可以滿足所有武俠迷的好奇。而平遙縣衙是中國保存最完整的四大古衙之一,前朝後寢,左文右武,這裡每日還有縣太爺升堂斷案表演,雖說有點糊弄遊客的意思,但不失為一種深入瞭解古代衙門文化的方式,而且總比日常電視上看斷案更有參與感。

平遙縣衙

遙望古城興衰

若想真正融入平遙古城中,感受其文化印跡,那麼漫步古城牆,感受不同區域的文化魅力不失為一種最直接方式。

平遙

平遙城牆長約6200米、高約10米,繞城一圈快的話個把小時,慢的話有時候要一個下午。平遙城牆形如龜狀,城門六座,南北各一,東西各二。城池南門為頭,門外兩眼水井象徵龜的雙目。北城門為尾,是全城的最低處,城內所有積水都要經此流出。因此平遙古城也被稱為龜城,並有“龜前戲水,山水朝陽,城之修建,依此為勝”的說法。

對很多遊人而言,古城牆就像一條楚河漢界,將古城和外界隔離開來,退後一步是車水馬龍,繁華市井,往前一步,是古色古香,千年歲月。走在古城牆上,繞著城牆一周,4000處古民居、300座老鋪子錯落有致。可見到巍峨的大宅院,庭院深深不知幾許,也可看到樸素的民居,這小小天地似乎就是他們所有世界。那些院子裡有忙碌的婦人,玩鬧的孩童以及年邁的老人,而不遠處的大街上,你可以看到來自無數四海的熙攘遊人。大千世界如萬花筒般在你眼前展現。

在古城牆上往下俯瞰,似乎每個院子都自成天地

從古至今,這座城牆承載了多少朝代的興衰起伏,看過多少人的悲歡離合。時光在前進,歲月在流逝,唯有這古城牆,年年歲歲鎮守於此,笑看春風渡。

平遙

平遙古城旅行TIPS

景區門票:150元/人,此門票為古城內各景區通票,也可以不購買,只逛古城。

交通資訊:平遙縣內有同蒲鐵路縱貫南北,向北可達太原、石家莊等地,向南可到臨汾、運城等地,北京、太原、西安都有火車可以到達。

旅遊提示:古城街區內表演包含縣太爺出巡、迎親嫁女、狀元誇官遊街、財神賜福。各景點固定表演為縣太爺升堂、晉劇、秧歌表演、縣太爺拜城隍廟祈雨、帳房先生寫匯票、票號掌櫃招學徒。

平遙

這裡的民居在“平遙十怪”中還占了一席,說是“平遙房子半邊蓋,財水不能往外流”。傳統民居一般是“人“字形結構,平遙的民居卻只蓋了“人”字的一半,單坡內落水。流傳最廣的說法是因為當地人較為信風水,認為這樣就可以“四水歸堂”,“肥水不流外人田”。

平遙

感知晉中文化脈絡

平遙古城的脈絡由縱橫交錯的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條蚰蜒巷構成,整體佈局極其嚴謹、周正。南大街是古城的中軸線,在這條長達400余米的古街上,老字型大小和傳統名店林立,從藥鋪、當鋪、綢緞莊到票號、錢莊,幾乎包含了當時所有行當,是最為繁盛的傳統商業街。在清朝,這條頗為傳奇的古街曾經控制著全國百分之五十以上的金融機構,雖然後來在歲月舞臺上並不華麗地謝幕了,但從那些體面門檻上留下的車轍印痕中,我們還是可以一窺曾經的昌盛繁茂。

平遙

雖說南大街(明清一條街)是感受晉商文化的好去處,但若真想瞭解其精髓,還得去古城西大街,中國第一家票號日升昌就誕生於此。日升昌是一個三進式穿堂樓院落,很難想像在這樣一個小小院落中,曾一度操縱了十九世紀整個大清王朝的經濟命脈。在其鼎盛時期,全國設有35處分號,甚至連東南亞和歐美等國都有其業務,在當時真正實現了其“匯通天下”的美名。

平遙

當然,你若不想沾滿“臭銅味”,那鏢局和衙門都是不錯的地方。鏢局不用說,那佈局講究的練武場,雖已荒廢,卻可以滿足所有武俠迷的好奇。而平遙縣衙是中國保存最完整的四大古衙之一,前朝後寢,左文右武,這裡每日還有縣太爺升堂斷案表演,雖說有點糊弄遊客的意思,但不失為一種深入瞭解古代衙門文化的方式,而且總比日常電視上看斷案更有參與感。

平遙縣衙

遙望古城興衰

若想真正融入平遙古城中,感受其文化印跡,那麼漫步古城牆,感受不同區域的文化魅力不失為一種最直接方式。

平遙

平遙城牆長約6200米、高約10米,繞城一圈快的話個把小時,慢的話有時候要一個下午。平遙城牆形如龜狀,城門六座,南北各一,東西各二。城池南門為頭,門外兩眼水井象徵龜的雙目。北城門為尾,是全城的最低處,城內所有積水都要經此流出。因此平遙古城也被稱為龜城,並有“龜前戲水,山水朝陽,城之修建,依此為勝”的說法。

對很多遊人而言,古城牆就像一條楚河漢界,將古城和外界隔離開來,退後一步是車水馬龍,繁華市井,往前一步,是古色古香,千年歲月。走在古城牆上,繞著城牆一周,4000處古民居、300座老鋪子錯落有致。可見到巍峨的大宅院,庭院深深不知幾許,也可看到樸素的民居,這小小天地似乎就是他們所有世界。那些院子裡有忙碌的婦人,玩鬧的孩童以及年邁的老人,而不遠處的大街上,你可以看到來自無數四海的熙攘遊人。大千世界如萬花筒般在你眼前展現。

在古城牆上往下俯瞰,似乎每個院子都自成天地

從古至今,這座城牆承載了多少朝代的興衰起伏,看過多少人的悲歡離合。時光在前進,歲月在流逝,唯有這古城牆,年年歲歲鎮守於此,笑看春風渡。

平遙

平遙古城旅行TIPS

景區門票:150元/人,此門票為古城內各景區通票,也可以不購買,只逛古城。

交通資訊:平遙縣內有同蒲鐵路縱貫南北,向北可達太原、石家莊等地,向南可到臨汾、運城等地,北京、太原、西安都有火車可以到達。

旅遊提示:古城街區內表演包含縣太爺出巡、迎親嫁女、狀元誇官遊街、財神賜福。各景點固定表演為縣太爺升堂、晉劇、秧歌表演、縣太爺拜城隍廟祈雨、帳房先生寫匯票、票號掌櫃招學徒。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