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郭紅梅代表:共同構建留守兒童關愛體系

人大代表郭紅梅

在中國有這樣一個弱勢群體。 他們的父母為了生計遠走他鄉離開年幼的孩子, 外出打工, 用勤勞獲取家庭收入,

為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作出了貢獻, 但他們卻留在了農村家裡, 與父母相伴的時間微乎其微, 包括內地城市, 也有父母雙雙外出去繁華都市打工。 這些本應是父母掌上明珠的兒童集中起來便成了一個特殊的群體———留守兒童。

留守兒童問題是一個突出的社會問題。 隨著中國社會政治經濟的快速發展, 越來越多的青壯年農民走入城市, 在廣大農村也隨之產生了一個特殊的未成年人群體——農村留守兒童。 留守的少年兒童正處於成長發育的關鍵時期, 他們無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認識及價值觀念上的引導和幫助, 成長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關心和呵護, 相對來說容易走向發展的兩個極端, 有的孩子產生認識、價值上的偏離和個性、心理發展的異常,

也有的孩子變得異常堅強和勇敢, 所謂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即是如此。 近年來發生的一系列不好的“留守兒童”的事件, 讓人們對留守兒童問題心理的剖析深入, 使得一部分留守兒童的成長壓力增大。 事實上, 並非所有留守兒童都像報導的那樣只有不好的一面。 堅強樂觀, 自信懂事, 天真活潑, 愛玩愛鬧也是大部分留守兒童真實生活的寫照。

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巴中市商務局局長郭紅梅在全國兩會期間接受記者採訪時建議, 在推進新型城鎮化進程中, 國家應當統籌推進農村留守兒童關愛服務體系建設, 為農村留守兒童關愛服務撐起一片藍天。

郭紅梅對記者說, 據她瞭解,

以四川通江縣為例, 當地17.1萬兒童中就有1.7萬名留守兒童, 某個近100名戶籍人口的村子只剩下5名老人留守。 郭紅梅指出, 留守兒童正處於成長發育關鍵期, 缺乏親情關愛和有效監護, 極易造成性別扭曲, 產生極端行為, 甚至造成人間悲劇, 此前新聞媒體多次報導過貴州等地出現的多起慘痛案例。

另一方面, 留守兒童所處經濟生活狀況較差, 普遍缺乏精神依託、缺少安全感, 由此引發一系列的心理和身體健康問題。 留守兒童現象日益突出, 衍生出的生產、生活、教育、心理、安全等問題也日益突出, 直接影響農村家庭和諧乃至社會的穩定。

郭紅梅提出, 應當從國家層面統籌推進農村留守兒童關愛服務體系建設。 “整合村級閒置國有資產,

統籌打造融合留守兒童之家功能的共同陣地。 充分發揮共同陣地作用, 多種形式開展留守兒童參加的‘親子活動’, 有利於彌補缺失親情, 填補情感空白, 弘揚家的文化, 讓處於人生首端的弱勢群體‘不再孤單’, 既能節約成本資源, 又能取得明顯效果。 ”郭紅梅說。

如何具體解決“留守”難題, 郭紅梅提出了三點具體思路:一是加大資金投入, 國家從陣地建設、設施配備、購買服務資金等方面給予通盤考慮和足額預算;二是培育社會組織, 結合農村實際實行政府購買、家庭購買、社區購買等多種方式, 鼓勵社會力量參與支持幫助, 涵養志願者意識和公益精神, 解決專業人員缺乏和留不住的難題;三是制定規範標準, 綜合考慮陣地打造標準、服務專案、運行模式、社會資本准入等規範,

加快形成一套系統完備、操作性強、行之有效的關愛服務體系標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