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有了鄉村教師才沒了知識荒漠【長城時評】

3月12日, 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新聞中心舉行記者會, 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就“教育改革發展”的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的提問。 在回答關於鄉村教師的相關問題時, 陳寶生部長從“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三個方面進行闡述, 讓人深有同感。

廣大農村是教育資源相對薄弱的地區。 我國現在有300萬鄉村教師, 這是一個了不起的群體, 因為是他們撐起了基礎教育的脊樑, 是他們成為了農村孩子成長的園丁。 如果沒有這些鄉村教師, 九年義務教育就很難保障, 很多農村孩子的心靈就可能是一片荒漠。

每一位鄉村教師都值得敬重。

如果你看過劉醒龍的小說《鳳凰琴》或《天行者》, 你對鄉村教師的奉獻就會更多一份感恩和欽佩。 留在鄉村, 意味著他們的報酬不高, 意味著他們發展的機會不多, 可是為了孩子們能夠接受教育, 為了心中的那一份責任, 他們依然選擇了默默堅守, 而且有的人一教就是一輩子。

我們要向鄉村教師致敬!不過, 一個事實也不容回避, 那就是鄉村教師依然短缺。 部分偏遠地區, 一所學校可能只有一名教師, 所有的課程都一個人承擔, 甚至更有部分學校因為教師流失, 面臨著被合併或裁撤的窘境。 當這些滋養孩子們心靈的學校消失, 對於農村而言後果無疑極其嚴重。

要發展鄉村教育, 要讓鄉下少年成材,

要讓孩子們的心靈擁有綠洲, 鍛造一支優秀的鄉村教師隊伍極為關鍵。 2015年國家出臺《鄉村教師支持計畫(2015—2020年)》, 共和國歷史上有了第一個關於鄉村教師隊伍建設的計畫, 鄉村教師隊伍的建設上升為了國家戰略, 這既是一種進步, 更體現著國家對鄉村教育的重視。

鄉村教師隊伍建設的問題, 最重要的也就是陳寶生部長提出的“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問題。 不過, 這哪一個問題都不是容易解決的。 優秀的大學畢業生畢業之後, 有多少人會去選擇教書, 有多少人又會到農村去教書, 這真的是一個問題!要解決好這些問題, 從短期來說是要增強鄉村教師崗位的吸引力, 從長遠來講則是要營造出尊重鄉村教師的氛圍。

大學畢業生在擇業的時候, 一方面看崗位的發展前景, 一方面也看薪資待遇。 鄉村教師隊伍要招攬賢才, 在待遇上就要給予傾斜, 他們工作的環境更苦, 他們面臨的困難更多, 他們的待遇絕不能更差。 除了在待遇上進行保障, 更需要為鄉村教師打造成長通道, 每年組織相應的培訓, 在評先評優等方面優先考慮等等。 再長遠一點來說, 全社會都來敬重鄉村教師, 不要讓鄉村教師成為弱勢群體, 讓鄉村教師有榮譽感和自豪感, 這樣, 更多的優秀人才才會加入這個隊伍並留在這個隊伍。

一個不重視教育的民族沒有明天, 一個讓鄉村成為知識荒漠的民族同樣沒有明天。 留住鄉村教師, 就是留住了農村孩子成材的機會, 就是留住了農村的文化根脈,

就是留住了農村美好的未來。 留住鄉村教師, 是造福一個國家, 也需要舉國家和社會之力。 (高永維)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