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科普這樣講,孩子才喜歡

科學是人們生活中最重要、最美好和最需要的東西。 ——契訶夫

今年1月份, 一位當老師的朋友告訴我, 教育部發佈了關於《義務教育小學科學課程標準》的通知。 新課標主要體現在將小學科學課程實施年級由原來的三至六年級修訂為一至六年級。 看著她愁眉苦臉的樣子, 我不解地問:“這是好事啊, 這說明國家對兒童科學啟蒙教育日益重視啊!你這是什麼表情啊?”她解釋說:“好事是好事, 可是對小學生來說, 一些科普知識不太容易講明白, 說深了不懂, 說淺了又說不明白。 ”

聽她這麼一說, 我想起上小學的時候,

自然課老師給我們講風, 提出一個問題:“北風向什麼方向刮?”全班二十多個孩子, 除兩個孩子外, 均大聲回答:“向北刮!”我到現在還記得老師給我們解釋正確答案的樣子, 很是費了一番口舌。 好多同學在老師的解釋下, 紛紛點頭表示懂了, 只有我一直蒙圈中, 但又不好意思說沒懂, 就那麼混過去了。

科學怎麼講?形式很重要

現在回想起來, 老師根本就不用解釋, 只需隨手拿起一本書, 對著學生輕輕一扇, 所有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簡單、直觀、有效果。 看來, 科學怎麼講, 講的形式非常重要。

這讓我想起最近央視少兒動畫劇場正在熱播的一部科普動畫片《平博士密碼》。 這部動畫片講述了天才發明家平博士和朋友們乘坐飛行球去探險, 途中遇到的一系列驚險而精彩的故事, 而科普知識就被作者巧妙地融入到了故事中。

故事中的人物形象都是圓溜溜的, 圓圓的身子, 大大的眼睛, 短短的腿, 卻又有各自的特徵——小兔子有長耳朵, 小鹿有角, 刺蝟渾身都是刺, 看上去可愛極了。

和形象對應的是動物們的性格, 兔小跳大條樂觀;猥小弟沉穩冷靜, 鹿博士知識淵博……這些小動物湊在一起, 趣事不斷。 曲折有趣的情節帶動科普知識的不斷深入, 讓講解自然生動, 避免了一般情況下講解的枯燥乏味。

動手又動腦, 孩子興趣高

同時,

動畫片中還有有趣的小實驗, 可以讓孩子們親自驗證一些科學理論。 可千萬別小看這些小實驗, 它不僅能培養孩子們動手動腦的能力, 而且還能進一步提高孩子們探索科學的興趣。 我到現在還記得第一次看到老師點亮閉合電路中那盞電燈時的驚奇和感歎。 一些簡單的定理, 就像動畫片中的阿基米德定律和伯努利定律, 放在小實驗中一目了然。 把理論變成實踐, 驗證過後, 印象更深刻!

動畫片中涉及到了物理知識、自然知識、生物知識、化學知識、天文知識等, 有些知識點即使在我看來也不簡單。 這時就充分顯示出了電視的好處, 那就是直觀性。 一些微觀、抽象的知識可以用影像形式表現出來。 如, 基因啊、黑色素啊,

納米啊, 看不見, 摸不著, 動畫卻可以直觀形象地呈現在孩子面前, 讓深奧的知識變得淺顯易懂。

知識和思維, 一樣不能少

給孩子們講科學, 不僅要教給他們知識, 還要教給他們科學的思維方式, 引導孩子們熱愛科學, 激發他們探索世界的興趣, 讓他們學會“觀察、試驗、分析”的科學工作常用的方法。 講課和動畫片的最終目的應該是殊途同歸的吧。

我把我小時候的故事和看動畫片的心得講給朋友聽,朋友聽後笑著說:“你這說著簡單,做起來並不容易,需要老師們更用心備課才行啊!”是啊, 科學知識並不像我們想像的那麼枯燥和深奧,只要用對方法,科學也能變得好玩有趣,也能讓孩子全情投入!這個不只是老師的責任,也是我們每個大人的責任!

講課和動畫片的最終目的應該是殊途同歸的吧。

我把我小時候的故事和看動畫片的心得講給朋友聽,朋友聽後笑著說:“你這說著簡單,做起來並不容易,需要老師們更用心備課才行啊!”是啊, 科學知識並不像我們想像的那麼枯燥和深奧,只要用對方法,科學也能變得好玩有趣,也能讓孩子全情投入!這個不只是老師的責任,也是我們每個大人的責任!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