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歐盟擬就刪除網路仇視言論立“規矩”

德國聯邦刑事警察局網路犯罪情報機構標識。 (新華/路透)

新華網北京4月23日電 歐洲聯盟正考慮以法律手段給社交網站制定統一規則,

從而能更有效地遏制網路仇視性言論和虛假新聞。

歐洲國家當前恐怖襲擊風險加劇, 民粹和排外情緒抬頭, 社交網站上的煽動性內容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網站運營商受到的壓力與日俱增。

路透社22日報導, 在一份政策檔草案中, 歐盟委員會指出, 當前網站在刪除宣揚恐怖主義、仇視性言論、兒童色情和侵犯智慧財產權等非法內容方面的做法“高度不一致”, 從而在一些情況下“削弱了”刪除有害內容行動的“有效性”, 使煽動恐怖主義等言論得以長時間存在。

大型社交網路運營商臉書、推特、優兔和微軟去年同意遵從歐盟打擊網路仇視性言論的行為準則, 在24小時內刪除發佈在網上的仇視性言論, 但歐盟委員會要求他們行動更為迅速。

這份檔草案是歐盟為創設數位單一市場所做準備的一部分。 草案說, 歐盟委員會可能在今年年底前提出措施, 以解決“網路平臺就刪除非法內容的法律不一致和不確定性”。

別有用心者利用社交媒體傳播著煽動性內容。

(新華/路透)

“更透明和可預見的環境將激勵網路平臺採取主動措施, 維護健康的網路生態, ”這份草案說。 一名歐盟官員披露, 按照歐盟委員會正在考慮的一項原則, 運營商如果今後能積極主動地搜索各自網路平臺中的非法內容, 則不必對出現在平臺中的非法內容承擔責任, 意在激勵運營商自覺對這類內容採取監控措施。

歐盟成員國中, 德國政府本月初批准一項法律草案, 強化清理網路非法內容。 根據這份草案, 社交網路運營商必須在收到舉報24小時內刪除或遮罩明顯違法的內容;在7天內對性質較為模糊的內容做出處理;必須對舉報人回饋處理結果。 如果運營商未在規定時間內刪除或遮罩違法內容, 將面臨最高5000萬歐元罰款,

運營商在德國的主管則面臨最高500萬歐元罰款。

德國司法部長海科·馬斯當時說, 他將尋求在歐盟層面推行類似措施。

德國政府調查顯示, 儘管社交網路運營商簽署了打擊仇視性言論的行為準則, 但是臉書公司只刪除了39%的違法網路內容, 推特則做得更差, 僅刪除了1%。

馬斯說, “社交網路上的非法煽動與街頭的非法煽動同樣不可容忍”, 言論自由不得違反法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