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堅挺20年,半年虧8億!賣身樂視,酷派你後悔嗎?

樂視面臨的問題有多嚴重, 看看他旗下的子公司就知道了。

易到創始人周航炮轟樂視挪用十三億的事件剛剛退潮, 老牌手機酷派就又發了新公告, 稱截至2017年3月31日, 公司經營虧損已達4.6億港元, 並且預計虧損金額會在上半年達到6億~8億港元之間。 這一連串的壞消息, 莫非真的應驗了那句“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很長一段時間, 樂視都深陷困局中, 與之沾邊的關鍵字常常是“資金緊張”、“虧損”、“停牌”, 不僅自身難保, 旗下的眾多兄弟企業也更是無暇顧及。

那麼酷派是什麼時候開始出現問題的?2016年6月份, 樂視以28.9%的股權持股酷派, 成為第一大股東, 而彼時的酷派已經面臨了上半年營業額下降的問題, 營收52.77億港元, 與去年同期的87.83億港元降低了39.9%。

根據酷派近些年的財報顯示, 自2014年酷派戰略調整起, 酷派的盈利就開始走低。 到了2016年12月底, 酷派年度業績已呈負數, 虧損30億港元。

可以說, 從樂視持股酷派以後, 酷派的經濟狀況就沒好過。 這其中原因既有智慧手機市場萎縮造成的產品銷量下降, 也有酷派本身分支業務如Coolpad E-commerce虧損的拖累, 在併入樂視以後, 原酷派總裁李斌、副總裁曹井升、副總裁許奕波等人也都紛紛離職, 各種不穩定的因素都在侵蝕著酷派。

高層大換血後, 由樂視掌舵的酷派並未起死回生, 賈躍亭曾定的非常遠大的目標也未能實現, 當時賈躍亭說, “用未來定義未來, 樂視+酷派, 希望一兩年內能夠實現年銷量破1億台生態手機”, 可去年一年, 樂視手機也僅僅獲得了2000萬台的銷量, 而酷派距離上一次S1發售, 也有五個月之久了。

發展了20多年的酷派, 也曾有過不少輝煌的歷史。 2006年和2007年, 得益於“雙待機”和“3G定制”兩項核心技術, 酷派連續取得了翻倍式的增長, 發展速度之快令其他手機廠商望塵莫及。

不過酷派也曾陷入發展的瓶頸, 但當時卻是打了一場漂亮的勝仗。 2008年酷派淨利潤斷崖式下跌140%, 虧損7610萬港元, 為了化解危機, 酷派手機從Windows CE平臺全面切換到Android系統,

而那時候的Android系統僅僅才誕生不到兩年, 全球市場份額也只有4%, 現在看來, 酷派當時的這場豪賭, 決計是贏翻了!

其實酷派一向都是緊跟時代, 敢於擁抱變化的。 2004年, 酷派放棄呼叫中心和BP機業務, 轉型做手機, 2014年, 酷派4G彎道超車。 只不過企業發展總有浮沉, 而被樂視收購後, 酷派早已不是之前的酷派, 手機外觀和系統也都演變成了樂視手機風格。

有人問如今酷派面臨問題, 樂視會不會拉一把?但是看看樂視自己的局面, 恐怕也沒有能力顧及酷派了, 即便白衣騎士孫宏斌再多金, 也無法兼顧到樂視生態的所有部分。 此前孫宏斌還在媒體面前表示不看好樂視汽車, 如今酷派虧損嚴重, 沒准也會被孫宏斌放棄。

但是酷派CEO劉江峰說, “酷派和樂視是兩個公司, 不瞭解樂視的經營, 樂視公司的資金情況對酷派沒有什麼影響。 ”如果真要分得這麼開, 酷派能否起死回生, 就要看自己的造化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