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穀歌化:肯·奧萊特新書書摘

在一個陽光明媚的七月午後, 三個相互競爭合作了四分之一個世紀的朋友聚在太陽穀, 他們是迪士尼的總裁Robert Iger, CBS的總裁Les Moonves和News Crop的首席運營官Peter Chernin。 他們坐在寧靜的小池邊, 喝著汽水, 但他們的世界早已風起雲湧。 2008年夏天, 經濟形勢已然不明朗。 他們廣播網路和電視臺的觀眾急速下降, 股價被重創, 而像穀歌這樣的數字公司價值卻在飛漲。 “至少我們一路走來很努力。 ”Chernin半開玩笑地說到。

“是啊, ”Iger笑著回答, “但我覺得我們的狂歡已經結束, 宴會上的美女都離開了。 ”

“我們聽起來就像三個圍坐在邁阿密海灘上的老頭,

腿上還蓋著毛毯!”Moonves放聲笑道。

和大多數傳統媒體的領導者一樣, 他們的世界被數字革命完完全全地改變了。 其他令人不安的科技——例如電的發現——比互聯網帶來的改變更大。 如果沒有電, 就不能製造汽車飛機, 沒有電燈、冰箱、電話、空調、電視、地鐵、電腦, 以及互聯網。 但池邊三人領會到的目前這個時刻的特殊之處就在於改變的速率發生了變化。 電話自發明到走進半數美國家庭用了大約七十年, 電用了五十年, 彩色電視用了二十年。 但互聯網做到這一成就只用了十年;臉書建立起三億用戶群也不過用了五年。

“不擔心。 ”他輕描淡寫地回答。 索尼和戴爾瞭解製造業, 蘋果不瞭解。 幾年之內, 蘋果就會離開音樂行業。

也許音樂是傳統媒體業中受數位潮影響最大的行業。

報紙受到的衝擊還好, 出版社對於線上新聞並未懷有警戒之心, 編輯們還在做著本職工作, 像消防員應對突發事件一樣處理突發新聞, 報導每日新聞。 沒有對網際網路的到來抱以足夠的重視, 也沒有完全利用活躍的網路, 這是報紙業常見的錯誤。 2009年為止, 美國報紙廣告收入只有310億美元, 是2000年的一半。 今天, 穀歌的廣告收入等於三分之二的報紙廣告收入。 同時, 更多讀者轉向使用谷歌, 雅虎新聞, 或赫芬頓郵報。

大多數傳統的模擬商業——雜誌、書籍、電視、電影、廣播、電話、廣告——都受到了打擊。 他們靠譴責穀歌這樣的數字公司來舔舐自己的傷口, 斥責他們有謀殺之嫌。 谷歌CEO Eric Schmidt對成為改變遊戲規則的互聯網的替死鬼這一說法表示輕蔑,

“人們如何花費時間的變化是系統的, ”他說, “穀歌要瞭解它是促使這種改變發生的公司之一, 這是很重要的。 同樣, 我們要對此保持謙遜, 不自矜, 不讓別人覺得可憎, 因為確實給某些人帶來了傷害。 但是, 我們認為是客戶促成了這一改變。 這不是我們的協同努力, 而是我們對客戶行為的適應。 ”

世界已然被穀歌化了。 我們不搜索資訊, 我們“穀歌”它。 在穀歌搜索框裡鍵入要找的資訊, 半秒內答案就會浮現。 全世界百分之七十以上的互聯網使用者都在用穀歌。 若是想找錯過的一集Charlie Rose或是某人上傳的三歲女兒模仿星戰四的90秒搞笑視頻, 穀歌的YouTube上就有。 到2009年三月為止, 它已有9000萬用戶,

佔據了三分之二全網視頻流量。 想植入一則線上廣告?穀歌的DoubleClick是第一個數位廣告服務公司, 穀歌吸入囊中的廣告收入佔據互聯網全部廣告收入的40%。 反過來, 穀歌將這些收入用來建設成千上萬的網站, 名利雙收。 若想流覽全世界的報紙雜誌, Google News整合了25000個新聞網站。 想找一本絕版書或學術期刊?穀歌正在努力實現所有出版物的數位化。 不發達地區的學校沒有課本, 但如今卻能免費獲取知識。 “互聯網使資訊可用, ”穀歌首席經濟師Hal Varian說, “而穀歌把這些資訊送到每個人身邊。 ”

為了避免被穀歌這樣的公司帶來的數字大潮淹死, , 傳統媒體公司需要弄明白怎麼乘風破浪, 而不是直直撞上。 David L. Calhoun在通用電氣供職, 曾任副董事長, 後在2006年成為尼爾森公司的董事長和CEO。

Calhoun加入時, 尼爾森是受眾調查業界翹楚, 但彼時正面臨穀歌這種公司帶來的數字科技的影響。 他認為媒體公司領導者們花費太多時間感懷穀歌的出現, 只想著怎麼防守, 卻沒有正經出擊。 他希望他們的公司可以挺身加入, 擁抱改變, 而反身溜走的人拒絕改變。 專注防守的公司會慢慢凍結、凝滯。 他說, “如果穀歌在看你, 你就是座冰山。 其實穀歌在看所有人。 ”

除非傳統媒體公司想要挑戰他們的客戶, 否定他們對新選擇和便利的需求, 假裝自己仍享有往日榮光, 他們就沒有別的選擇, 只能想想怎麼迎頭而上, 駕馭浪潮。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