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正文

歐洲要分崩離析了嗎?這個國家的回答令默克爾松了一口氣

文/光明日報駐布魯塞爾記者 劉軍

15日, 荷蘭人以80%以上的高投票率向歐洲愈演愈烈的極端民族主義和民粹主義說不。 前首相呂特領導的傳統右翼自由民主黨贏得議會眾議院150個席位中的31個席, 繼續保持眾議院第一大黨優勢;而此前宣揚在荷蘭去伊斯蘭化、對穆斯林關閉國門、國家主權至上、增加國防經費、退出歐盟等主張, 由“紅極一時”的威爾德斯領導的極右荷蘭自由黨只得到19席。 有歐洲媒體的首頁大標題就是《荷蘭人頂住了威爾德斯》, 昭示著極端民族主義在荷蘭站不住腳。

15日的荷蘭大選被認為是歐洲政治的“風向標”。 今年, 荷蘭、法國和德國等歐盟成員相繼舉行大選。 由於地緣政治原因, 歐洲國家相互影響的“磁場效應”很強。 比如, 比利時的弗拉芒語區與荷蘭的政治、經貿、語言、文化一脈相承, “阿姆斯特丹感冒, 安特衛普流鼻涕” ;而比利時法語區則受到法國政局的直接影響。

近年來, 作為歐盟重要核心組成部分的“比荷盧聯盟”因極端主義和民粹主義上升已經鬆動;“法德軸心”也可能因民粹主義政黨在此後的大選中得勢而發生改變。 若極右勢力在15日荷蘭大選中拔得頭籌, 不啻為五月份參加大選的法國極右勢力注入一針“強心劑”, 也會讓德國的極右勢力更加囂張。 酷愛足球的歐洲人形象地將荷、法、德大選比喻為由“歐洲派”與“極右派”角逐的世界盃四分之一決賽、半決賽和決賽, 通過這三次大選觀察歐洲民粹主義在民眾中的支持率。

荷蘭議會由參議院(一院)和眾議院(二院)組成。 前者有75名議員, 由12個省議會的議員投票選出, 主要負責立法, 但只能投票接受或反對一項法案,

沒有修正權。 眾議院有150名議員, 按比例代表制通過直接普選產生。 該院負責監督內閣執政及與參議院聯合制定法律或修訂案, 具有預算核准權、向內閣質詢權、動議提交權、法案初始權、立法修正權等, 並負責向政府推薦最高法院法官人選。 若與內閣意見產生分歧, 眾議院享有最終決定權。 由此不難看出各種政治勢力不遺餘力地爭奪此次大選的緣由。

圖為此次荷蘭大選的兩大主角——呂特與威爾德斯

一些歐洲國家領導人紛紛表示, 選舉結果表明, 荷蘭人選擇繼續留在歐盟, 不僅為法、德大選提供了積極的樣板, 而且對歐盟的團結和統一至關重要。 歐委會主席容克對呂特的勝利表示祝賀, 稱此次大選是“為歐洲未來投票, 為反對極端主義投票”。 德國總理默克爾表示, “很高興能繼續與同在歐盟的好朋友、好鄰居進行良好合作”。

呂特在大選後表示, “繼英國脫歐、美國大選之後, 歐洲人普遍擔心歐洲分崩離析, 出現自我封閉的趨勢。 荷蘭人用選票向低級的民粹主義說不”。

不過, 就此斷言“歐洲派”能夠遏制住極端主義在歐洲的蔓延之勢, 恐怕為時尚早。 威爾德斯在感謝為荷蘭自由党投票的選民同時稱, “呂特還沒能甩掉我”。 分析人士指出, 呂特未來的執政之路並不會平坦。 由於此次大選沒有一個政黨贏得過半數的席位, 呂特的自由民主黨雖然仍保持第一大黨的優勢, 但丟掉了9 個席位。 呂特組閣必須與其他政黨組成聯合政府, 甚至要與政見相左的政黨連袂執政, 道路不會平坦。 而極右的荷蘭自由黨雖然未能一舉改變政治版圖, 卻比上屆多贏得4個席位, 說明極端主義和民粹主義暗流湧動, 荷蘭贊成極右主張的人在悄然增加。

縱覽整個歐洲,極端主義和民粹主義的陰影依然無處不在。面對紛繁複雜的國際和地區形勢,以及歐盟內部諸多剪不斷理還亂的問題,歐盟一時拿不出一個方向明確、掌控全域的“路線圖”。極端民族主義和民粹主義利用人們的不滿心理得勢,並已在一些歐洲國家形成規模。因此,遏制極端民族主義和民粹主義絕不可能一蹴而就。

“歐洲派”取勝的荷蘭大選只是“四分之一決賽”。5月法國“半決賽”和9月德國“決賽”才是決定歐洲未來的關鍵。

縱覽整個歐洲,極端主義和民粹主義的陰影依然無處不在。面對紛繁複雜的國際和地區形勢,以及歐盟內部諸多剪不斷理還亂的問題,歐盟一時拿不出一個方向明確、掌控全域的“路線圖”。極端民族主義和民粹主義利用人們的不滿心理得勢,並已在一些歐洲國家形成規模。因此,遏制極端民族主義和民粹主義絕不可能一蹴而就。

“歐洲派”取勝的荷蘭大選只是“四分之一決賽”。5月法國“半決賽”和9月德國“決賽”才是決定歐洲未來的關鍵。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