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羊茸哈德 向幸福出發——全省旅遊扶貧現場會側記

2017年4月28日, 全省旅遊扶貧旅遊現場會將在阿壩州黑水縣召開, 27日下午, 州人民政府副州長葛寧、州旅發委主任巴黎陪同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黃小平、省旅遊發展委員會主任傅勇林、黨組書記胡斌及省農業廳、省扶貧移民局相關領導對黑水縣旅遊扶貧示範區進行了現場考察和指導。

黑水縣以羊茸哈德、昌德和甲足三村為核心, 以“三個融合”添活力, 全面發展助增收為理念, 以強化生態、文態和鄉村旅遊業態融合、推進微田園展示、微景觀打造和微環境治理為路徑, 以“一村一品”差異化發展為具體抓手, 注重規模化、特色化發展, 助力黑水旅遊產業轉型升級, 拓展了群眾增收致富管道。

“羊茸哈德”藏語就是向幸福出發的意思, 為了真正帶動群眾脫貧致富, 在打造羊茸哈德過程中, 黑水縣著眼“文旅相融、以文促旅”, 以“六個一”(即:創作一個LOGO、製作一首藏歌、編排一支舞蹈、建立一支隊伍、領略一方風情、樹立一種理念)為具體舉措, 準確定位, 緊扣“康養羊茸”主題, 依託清新空氣、純潔陽光、多彩民俗, 積極發展生態康養產品, 依託特色農產、生態畜產發展美食康養, 以野外露營、登山探險等活動, 發展運動康養。

為留住遊客, 羊茸哈德還大力發展藏式特色民居, 形成了同時容納400餘人的民宿接待規模, 但在旅遊旺季, 仍一房難求, 旅遊產品的豐富帶動了羊茸哈德旅遊人次快速增長, 僅2016年, 就接待遊客5萬余人次, 戶均增收達2萬餘元。

“紅色昌德”, 顧名思義, 就是以紅色文化為主題的鄉村旅遊點,

在這是紅軍曾翻越的大雪山下, 黑水縣深挖其特有的紅色文化資源, 投資上千萬建設紅色文化廣場及紅軍在黑水雕塑群, 展示“蘆花會議”的重要意義, 形成“紅色文化+彩林”的資源組合模式和“紅色文化+旅遊”的產業發展模式。 同時, 黑水縣在昌德成功打造了十餘戶鄉村旅遊示範戶和星級農家樂, 讓村民走上旅遊脫貧致富的道路。

“七彩甲足”大膽誇張地民居建築裝飾讓整個村落就像一幅立體的油畫。 每到秋季, 村寨與周邊的彩林相映成趣, 引人入勝, 被遊人譽為“畫家的天堂, 攝影家的樂園”。 黑水縣還在甲足村規劃打造了“愛集市”, 線上線下出售的是本村村民生產的土特產品, 有效提高村民經營農業的收入, 助推了村民觀念的改變, 受到了貧困群眾的歡迎。 下一步, 黑水縣將引導甲足村民成立旅遊專合組織, 強化開拓市場, 實現村民共用旅遊發展成果, 同步奔康致富。 通過現場考察, 省政府、省旅發委領導充分肯定了黑水縣旅遊扶貧工作, 表示:“黑水縣年年有變化、一年一增長的旅遊扶貧工作讓人欣喜”。我們相信,未來阿壩州的“羊茸哈德”們都將昂首闊步在幸福的大道上。

(阿壩州旅發委)

表示:“黑水縣年年有變化、一年一增長的旅遊扶貧工作讓人欣喜”。我們相信,未來阿壩州的“羊茸哈德”們都將昂首闊步在幸福的大道上。

(阿壩州旅發委)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