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人文地理丨探秘苗醫苗藥

說起苗族, 除了美麗的苗族姑娘、服飾和歌舞外, 最具特色的還是“苗藥”。 在我國豐富的醫藥寶庫中, 苗藥佔有重要的部分。 資料顯示,

苗族的醫藥文化有著巫文化或醫巫文化的特徵, 這從流傳的古歌等傳記口碑文學中可以覓到傳播衍生的蹤跡。

《史記·扁鵲倉公列傳》說:苗父是一個“上古為醫者”, 這裡的“上古”並非確指, 應該是在黃帝時代以前的某個時代。 上古巫醫, 一稱弟父、苗父。 《韓詩外傳》有:“吾聞上古醫曰弟父。 弟父之為醫者, 以莞為席, 以芻為狗, 北面而祝之, 發十言耳, 諸扶輿而來者, 皆平復如故。 ”說的是苗父是一個醫生, 他看病的方式非常奇特, 把菅草(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拿來編成席子, 供病人和自己坐、臥, 又用草把子紮成狗的模樣。 對於任何前來求助的病人, 他都拿起一隻草狗, 面對北方, 口中念念有詞, 但每一次治病都只念十個字。 於是, 無論是扶著來的,

還是抬著來的病人, 立刻就能康復如初。 這應該是巫的高級境界了。

巫, 本是人類史前歷史發展到一定階段才產生的, 巫產生後, 曾經把人類醫藥的經驗予以吸取糅雜、傳承變異, 給比較質樸的醫藥經驗披上了一層神秘的光環, 在醫學史上形成了醫巫合流的混雜階段。 夏商周是這個階段的鼎盛時期。 隨著中國古代農耕文明的崛起, 人們改善生存環境的同時, 逐漸打破了神話的世界, 凸顯了人類的智慧, 沖淡了人們對神靈的信仰。 在週末, 巫、醫消長的趨勢有了明顯改變, 醫藥知識逐漸從巫文化中分離出來, 向文明科學邁進, 有了自身發展規律;巫則逐漸隱藏在下層文化中, 以神秘性存在和發展著。

原始的苗族醫藥文化的發展歷程應從神農嘗百草、辨白藥、盡知其平、毒、寒、溫之性, 臭味所主, 嘗藥治療疫病, 救死扶傷;到蚩尤傳神藥、起死回生, 返老還童, 明曉陰陽的大神醫, 到祝融傳熟食, 傳按摩強體健身術;到歡兜傳丹砂、苗阜“薑嘎”用“神氣”與“方術”治病而“皆平復如故”的神奇療效;再到藥王爺爺風餐露宿組按藥方,

出現“三千苗藥, 八百單方”的苗醫遠古醫方。 從這個過程我們看出, 苗醫藥的特徵是“神藥相容”的文化形態;原始的苗族醫藥文化是從傳說、神話到藥物的識別和臨床的醫藥知識萌芽階段。

有學者認為“苗族之所以稱為苗, 與其先民最早學會種植水稻有關, 說明苗族先民屬於農業氏族部落, 神農氏‘嘗百草’、‘播種五穀’是農業、醫藥的始祖。 ”苗族的農、醫源于神農, 有關史實可以考證苗族與神農的淵源。 苗族的老家是神農的居住地和活動區域。 而且從苗族人民隆重的祭祀神農和蚩尤的活動中可以看出, 苗族人認同的農醫始祖就是神農和蚩尤, 而民間傳說又為此提供了佐證。

傳說裡的藥王、蚩尤、歡兜

在湘黔邊區的苗族間, 至今還流傳著這樣一首歌謠:“一個藥王, 身在四方, 行走如常, 餐風露宿, 尋找藥方”, “三千苗藥, 八百單方”。 當地老人介紹說, 苗族人都認為苗醫的始祖是藥王爺爺。 民間傳說中的藥王爺爺是一位周身透明, 狀如玻璃、長著翅膀能在空中飛翔的神人。 他不畏艱難險阻四處為苗民尋找藥方, 據說藥王每每找到一種藥都要親口嘗一嘗, 讓藥液在體內或周身串列, 氣串到哪個部位就能醫治哪個部位的病。 相傳有一天他嘗了一棵味蝶形、狀如蘭花的草根, 頓時滿口麻辣, 趕緊喝了一口水吞下, 隨即全身昏麻暈倒。 醒來後他回憶說, 這草真的好厲害, 剛才我“大農比耿”(苗語腦殼像爛了)隨給此草取名“比耿”。 漸漸地人們發現藥王的身體不在透明,而是烏黑。藥王由將此草取名“草烏”。不管這位藥王爺爺是誰,他都為苗族的醫藥延傳立下了不朽功績。

相傳蚩尤從小聰明伶俐,九歲時離家到黃河邊的高山峻嶺中尋覓生翁爺爺拜師學藝。九年後,蚩尤懂得了120種禮規,可應變天下大事;掌握了120種藥,成了能醫治百病、起死回生、返老還童的神醫;他還精通12種神符,可以呼風喚雨,明陰曉陽,是人們心中的大神。蚩尤學成歸來後生了9個兒子,長大後都繼承了蚩尤的本領。每個兒子掌管九個寨子,九個兒子共掌管了81個寨子,蚩尤成為了81寨的總統領。由於蚩尤和諸子掌握著120種藥、12種神符,救死扶傷,確保風調雨順,苗族人丁很快興旺起來。這就是苗族把祖先稱為“尤公”的由來。至今湘西花垣縣古苗河邊還有蚩尤洞和蚩尤石像和相關的傳說。

歡兜也是苗族歷史上極為重要的人物。“歡兜尚赤”,說的是歡兜時代用朱砂消除瘟疫、預防疾病的真實記載。歡兜族人在舞蹈祭祀中喜歡用赤土塗面,在生活中將朱砂碾碎成末撒在室內外驅蟲殺毒,黔東南一代的女子喜歡用朱砂抹在額頭和唇上,以表示吉祥和祭祀祖先。這種神秘的方式記載在苗族預防醫學史上,有學者稱,歡兜是史上第一個發現並使用朱砂的人。

三亞苗村裡的苗醫見聞

三亞育才鎮至今還保留著一個完整的苗族村落,那會村,下轄6個自然村,我們在其中的後靠村聽到了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

幾年前村裡有個小孩子生下來的時候只有兩斤多,在縣裡醫院的保溫箱裡搶救了半個月,用了各種藥物,結果還是不行;接到病危通知,家裡人到醫院接孩子的時候隨身帶著鋤頭,準備孩子咽了氣就找個地方埋了;可是孩子媽媽不死心,抱著最後的一線希望找到了村裡的一位懂醫藥的苗醫,經過一個月的治療,孩子竟然奇跡般地生還了;目前這個孩子已經上了幼稚園,長得白白胖胖,根本看不出是出生時只有兩斤多的險些夭折的“小豆芽”。

在後靠村口的樹下,我們遇到了安安靜靜刺繡的巧手繡娘陳春梅。春梅今年30歲出頭,是兩個孩子的媽媽,長得白皙文靜,苗條秀氣,不說年紀我們還以為她是20多歲的未婚女子。說明來意後,春梅熱心地為我們介紹了她家的鄰居,村裡人們公認的精通苗藥的阿婆。走進阿婆家,阿婆看見我們來了,趕緊跑進屋子裡帶了一個顏色明快的頭巾出來才坐在我們面前聊天。春梅說阿婆看見你們不好意思了,帶個頭巾才覺得好見人。阿婆快70歲了,沒有上過學,不懂普通話,春梅為我們做起了翻譯。

阿婆叫盧愛珍,從小生活在那會村,阿婆的媽媽也曾經是一位苗醫。阿婆有兄弟姐妹四個人,可是懂得使用苗藥的只有她和姐姐。我笑問,是苗藥傳女不傳男麼?阿婆說這個倒不清楚,但是懂苗藥的的確大多是女人。村裡人會苗藥的一般為女性,可能和女孩小時候愛跟著母親上山有關,在上山的時候母親就會教其辨認草藥和各種草藥的使用。也許並不是說苗藥只傳女不傳男,主要還是要看家裡的小孩誰跟媽媽經常在一起。阿婆小時候經常和姐姐跟媽媽一起上山幹活,媽媽教她們辨識山裡的草藥以及使用方法,她和姐姐在勞作中得到了媽媽的真傳,等到媽媽不在了,她和姐姐自然就繼承了媽媽的技能,為村裡的人看病。以那會村、後靠村的情況觀察,會苗藥的一般為女性。

我們的翻譯春梅說,村裡經常有人騎摩托車摔斷了骨頭,來找阿婆接骨。阿婆給他們接完骨後,會自己一個人上山采藥,采回草藥後把藥搗爛,再用草藥敷上進行治療。別人看不出是什麼藥,阿婆也從不和人說自己用的是什麼藥。春梅和老公一次騎摩托車摔傷後,臉上腿上都流了血,阿婆就上山采了一種植物回來煮水,煮出的水黃黃的,很苦很苦,用這種藥水清洗傷口之後再把另外幾種草藥搗爛之後敷在傷口處,敷藥之前會用火對草藥進行加熱,並在傷處噴一點酒。過了兩周左右,兩個人的傷都好了,一點疤痕都沒有。

阿婆說,據老一輩的人講,這種接骨技術是祖先觀察受傷的動物,如何尋找草藥醫治自己或孩子的傷,所受到的啟發。

春梅還介紹說,隔壁家的小孩子愛玩火,有一次手被火燙傷,阿婆就在路邊隨意采了幾種藥,搗爛後敷在燙傷處,小孩的手不但沒有長水泡,並且燙傷處很快就好了。還有一個人被摩托車的排氣管燙傷了,阿婆也是在路邊采了幾種藥搗碎給患者敷上,也是幾天就好了。

我問阿婆家裡平時是不是都備著藥,等有人來就可以用?阿婆說家裡是沒有藥的,一般都是等病人上門了,她看後瞭解了病情才會上山去采。草藥就在村子周邊的山上,但是一般人不認識,也不知道草藥的使用方法。現在很多人並不是很相信傳統苗藥,還是愛去現代化的醫院。說起現在的西醫,點滴或打肌肉針,阿婆並不排斥,但是自己家的人生了病基本還是靠自己采來的草藥醫治。而且,有些現代西醫很難看好的病,村民還是會回來找村裡懂得醫藥的老人,用傳統苗藥配合醫治。比如一次鄰居家的小孩感冒了,咳得很厲害,本來第二天要到醫院裡掛鹽水,但是喝了一點阿婆采的藥之後第二天就好了,因此一般的小傷小病,村裡人還是願意到阿婆這裡來討藥更便捷些。

現在村裡還有一些人略懂一點苗藥,但是會的方子比較少,村裡面懂得多的也就阿婆和她姐姐,但阿婆的姐姐現在很少見人,所以多數村民都來找阿婆醫病。一些懂一點苗藥的村民在天熱的時候,就會自己上山采藥回來,然後煮涼茶喝,解暑又清涼敗火。說到這裡,熱心的春梅跑回家拿來了她自己煮的涼茶和一株綠色的植物,形狀有點像我們家裡種的劍蘭,但又不是。春梅說他們講苗語的都知道是什麼,但是漢字寫不出來讀音,這種植物只要種在土裡就可以,很容易活。需要的時候可以把葉子剪下來煮水做涼茶喝,對感冒有特效。阿梅的涼茶顏色有點像可樂,口感微甜,喝完了真的神清氣爽,滿口生津。

苗族人還有自己釀酒的習慣。盧阿婆經常泡藥酒給鄰居們喝,鄰居們也經常拿酒來給她。阿婆說,泡的藥酒不能多喝,不能每天喝,只有在幹活累了之後才會喝點藥酒來緩解疲勞。不過,阿婆說她自己每天都會喝一點點的。

我們聽得入迷,感覺苗藥如此神奇,就問阿婆將來打算把這些醫術傳給誰?會傳給外人嗎?阿婆猶豫了一下,說自己現在還沒有帶自家的孩子上山采過藥,等自己老得上不了山了,就會提前帶孩子上山辨認草藥,再把草藥的使用方法傳承下去。

在我們即將離開後靠村時,熱情的春梅急急忙忙跑回自己家,拿著幾個礦泉水瓶出來,裡面裝的是她自己家釀的米酒。她塞到我們手裡,說自己新釀的,放的時間不長,給大家嘗嘗。

自然美麗的後靠村,熱情淳樸善良的春梅,神秘的苗醫盧阿婆,我們還會再來看望你們的。

漸漸地人們發現藥王的身體不在透明,而是烏黑。藥王由將此草取名“草烏”。不管這位藥王爺爺是誰,他都為苗族的醫藥延傳立下了不朽功績。

相傳蚩尤從小聰明伶俐,九歲時離家到黃河邊的高山峻嶺中尋覓生翁爺爺拜師學藝。九年後,蚩尤懂得了120種禮規,可應變天下大事;掌握了120種藥,成了能醫治百病、起死回生、返老還童的神醫;他還精通12種神符,可以呼風喚雨,明陰曉陽,是人們心中的大神。蚩尤學成歸來後生了9個兒子,長大後都繼承了蚩尤的本領。每個兒子掌管九個寨子,九個兒子共掌管了81個寨子,蚩尤成為了81寨的總統領。由於蚩尤和諸子掌握著120種藥、12種神符,救死扶傷,確保風調雨順,苗族人丁很快興旺起來。這就是苗族把祖先稱為“尤公”的由來。至今湘西花垣縣古苗河邊還有蚩尤洞和蚩尤石像和相關的傳說。

歡兜也是苗族歷史上極為重要的人物。“歡兜尚赤”,說的是歡兜時代用朱砂消除瘟疫、預防疾病的真實記載。歡兜族人在舞蹈祭祀中喜歡用赤土塗面,在生活中將朱砂碾碎成末撒在室內外驅蟲殺毒,黔東南一代的女子喜歡用朱砂抹在額頭和唇上,以表示吉祥和祭祀祖先。這種神秘的方式記載在苗族預防醫學史上,有學者稱,歡兜是史上第一個發現並使用朱砂的人。

三亞苗村裡的苗醫見聞

三亞育才鎮至今還保留著一個完整的苗族村落,那會村,下轄6個自然村,我們在其中的後靠村聽到了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

幾年前村裡有個小孩子生下來的時候只有兩斤多,在縣裡醫院的保溫箱裡搶救了半個月,用了各種藥物,結果還是不行;接到病危通知,家裡人到醫院接孩子的時候隨身帶著鋤頭,準備孩子咽了氣就找個地方埋了;可是孩子媽媽不死心,抱著最後的一線希望找到了村裡的一位懂醫藥的苗醫,經過一個月的治療,孩子竟然奇跡般地生還了;目前這個孩子已經上了幼稚園,長得白白胖胖,根本看不出是出生時只有兩斤多的險些夭折的“小豆芽”。

在後靠村口的樹下,我們遇到了安安靜靜刺繡的巧手繡娘陳春梅。春梅今年30歲出頭,是兩個孩子的媽媽,長得白皙文靜,苗條秀氣,不說年紀我們還以為她是20多歲的未婚女子。說明來意後,春梅熱心地為我們介紹了她家的鄰居,村裡人們公認的精通苗藥的阿婆。走進阿婆家,阿婆看見我們來了,趕緊跑進屋子裡帶了一個顏色明快的頭巾出來才坐在我們面前聊天。春梅說阿婆看見你們不好意思了,帶個頭巾才覺得好見人。阿婆快70歲了,沒有上過學,不懂普通話,春梅為我們做起了翻譯。

阿婆叫盧愛珍,從小生活在那會村,阿婆的媽媽也曾經是一位苗醫。阿婆有兄弟姐妹四個人,可是懂得使用苗藥的只有她和姐姐。我笑問,是苗藥傳女不傳男麼?阿婆說這個倒不清楚,但是懂苗藥的的確大多是女人。村裡人會苗藥的一般為女性,可能和女孩小時候愛跟著母親上山有關,在上山的時候母親就會教其辨認草藥和各種草藥的使用。也許並不是說苗藥只傳女不傳男,主要還是要看家裡的小孩誰跟媽媽經常在一起。阿婆小時候經常和姐姐跟媽媽一起上山幹活,媽媽教她們辨識山裡的草藥以及使用方法,她和姐姐在勞作中得到了媽媽的真傳,等到媽媽不在了,她和姐姐自然就繼承了媽媽的技能,為村裡的人看病。以那會村、後靠村的情況觀察,會苗藥的一般為女性。

我們的翻譯春梅說,村裡經常有人騎摩托車摔斷了骨頭,來找阿婆接骨。阿婆給他們接完骨後,會自己一個人上山采藥,采回草藥後把藥搗爛,再用草藥敷上進行治療。別人看不出是什麼藥,阿婆也從不和人說自己用的是什麼藥。春梅和老公一次騎摩托車摔傷後,臉上腿上都流了血,阿婆就上山采了一種植物回來煮水,煮出的水黃黃的,很苦很苦,用這種藥水清洗傷口之後再把另外幾種草藥搗爛之後敷在傷口處,敷藥之前會用火對草藥進行加熱,並在傷處噴一點酒。過了兩周左右,兩個人的傷都好了,一點疤痕都沒有。

阿婆說,據老一輩的人講,這種接骨技術是祖先觀察受傷的動物,如何尋找草藥醫治自己或孩子的傷,所受到的啟發。

春梅還介紹說,隔壁家的小孩子愛玩火,有一次手被火燙傷,阿婆就在路邊隨意采了幾種藥,搗爛後敷在燙傷處,小孩的手不但沒有長水泡,並且燙傷處很快就好了。還有一個人被摩托車的排氣管燙傷了,阿婆也是在路邊采了幾種藥搗碎給患者敷上,也是幾天就好了。

我問阿婆家裡平時是不是都備著藥,等有人來就可以用?阿婆說家裡是沒有藥的,一般都是等病人上門了,她看後瞭解了病情才會上山去采。草藥就在村子周邊的山上,但是一般人不認識,也不知道草藥的使用方法。現在很多人並不是很相信傳統苗藥,還是愛去現代化的醫院。說起現在的西醫,點滴或打肌肉針,阿婆並不排斥,但是自己家的人生了病基本還是靠自己采來的草藥醫治。而且,有些現代西醫很難看好的病,村民還是會回來找村裡懂得醫藥的老人,用傳統苗藥配合醫治。比如一次鄰居家的小孩感冒了,咳得很厲害,本來第二天要到醫院裡掛鹽水,但是喝了一點阿婆采的藥之後第二天就好了,因此一般的小傷小病,村裡人還是願意到阿婆這裡來討藥更便捷些。

現在村裡還有一些人略懂一點苗藥,但是會的方子比較少,村裡面懂得多的也就阿婆和她姐姐,但阿婆的姐姐現在很少見人,所以多數村民都來找阿婆醫病。一些懂一點苗藥的村民在天熱的時候,就會自己上山采藥回來,然後煮涼茶喝,解暑又清涼敗火。說到這裡,熱心的春梅跑回家拿來了她自己煮的涼茶和一株綠色的植物,形狀有點像我們家裡種的劍蘭,但又不是。春梅說他們講苗語的都知道是什麼,但是漢字寫不出來讀音,這種植物只要種在土裡就可以,很容易活。需要的時候可以把葉子剪下來煮水做涼茶喝,對感冒有特效。阿梅的涼茶顏色有點像可樂,口感微甜,喝完了真的神清氣爽,滿口生津。

苗族人還有自己釀酒的習慣。盧阿婆經常泡藥酒給鄰居們喝,鄰居們也經常拿酒來給她。阿婆說,泡的藥酒不能多喝,不能每天喝,只有在幹活累了之後才會喝點藥酒來緩解疲勞。不過,阿婆說她自己每天都會喝一點點的。

我們聽得入迷,感覺苗藥如此神奇,就問阿婆將來打算把這些醫術傳給誰?會傳給外人嗎?阿婆猶豫了一下,說自己現在還沒有帶自家的孩子上山采過藥,等自己老得上不了山了,就會提前帶孩子上山辨認草藥,再把草藥的使用方法傳承下去。

在我們即將離開後靠村時,熱情的春梅急急忙忙跑回自己家,拿著幾個礦泉水瓶出來,裡面裝的是她自己家釀的米酒。她塞到我們手裡,說自己新釀的,放的時間不長,給大家嘗嘗。

自然美麗的後靠村,熱情淳樸善良的春梅,神秘的苗醫盧阿婆,我們還會再來看望你們的。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