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糧食局公佈2017年糧食最低收購價

每年的糧食最低收購價

對於糧食種植戶來說無異於風向標

到底種啥好?

市場起伏太大

還是要看國家政策

▼▼▼

近日, 國家糧食局在《關於做好2017年小麥稻穀和油菜籽收購工作的通知》當中,

公佈了若干糧食作物的最低收購價, 以及相關惠農措施:

1、最低收購價涉及4個品種

①小麥最低收購價為1.18元/斤(三等);

②早汕稻最低收購價為1.3元/斤(三等);

③中晚汕稻最低收購價為1.36元/斤(三等);

④粳稻最低收購價為1.5元/斤(三等)。

2、鼓勵多元市場主體積極參與糧食收購

①國家將引導各地通過訂單收購、加工收購、打造品牌等措施, 進一步活躍市場、促進流通;

②重點鼓勵糧食企業與種糧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 探索建立包括訂單生產、烘乾清理、收儲加工、品質檢測、行銷促銷和資訊服務等在內的一體化糧食產後服務網路;

3、保護農民售糧權益

①國家規定, 各收購網點要做到價格上榜、標準上牆、樣品上櫃, 切實增強為農服務意識, 積極開展便民服務;

②嚴格把好最低收購價糧食驗收關, 嚴格執行《糧食品質安全監管辦法》(國家發展改革委令第42號)有關規定, 強化庫存監管, 確保入庫糧食數量真實、品質合格、儲存安全;

③依法依規加大對執行糧食收購政策的監督檢查力度, 嚴防發生壓級壓價、拖欠農民售糧款等損害農民利益行為, 確保政策落實不出偏差、不打折扣;

④國家明令各地糧食部門要主動加強與農發行等各類金融機構的溝通協調, 多管道籌集收購資金, 確保及時足額兌付農民售糧款。

4、加強宣傳引導, 避免“囤糧滯銷”

通知指出, 要通過電視、報紙、網路、廣播、公示欄等多種形式, 廣泛宣傳解讀糧食收購政策, 做到家喻戶曉, 引導農民適時適價售糧, 以避免出現“囤糧滯銷”現象。

不過, 國家糧食局的通知發佈後, 不少農民朋友還是略感失望, 主要是對於玉米、大豆等作物的最低收購價遲遲未出臺表示不解。

很多人覺得公佈小麥和水稻的最低收購價格, 其實指導意義並不大, 因為如果手裡的地是水田, 誰也不會輕易改造成旱地了。 加上小麥和水稻都是口糧, 政策上的保護是理所當然的。

所以種植戶更急切想知道大豆、玉米等替代性更強的作物, 它們的相關政策如何。 特別是有的農戶去年還因為響應國家號召改種了大豆, 結果今年也沒賺到什麼錢。 農事驛站建議廣大種植戶朋友, 如果沒有明確的政策支援, 對市場動態沒有把握, 也沒有做市場調研的話, 還是不要盲目改種作物了。

附:2017年糧食最低收購價實行省份和參與企業

實行省份:包括河北、河南、山東、江蘇、湖北、安微六省在內的小麥主產區;早稻主產區, 即江西、安徽、湖北、湖南、廣西五省。 中晚稻主產區, 即遼寧、吉林、黑龍江、江蘇、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廣西、四川11省(區)。

參與企業:

①中儲糧總公司及其有關分公司, 受中儲糧總公司委託的中糧、中紡、中航工業、農墾集團所屬企業及有關地方骨幹企業;

②上述省份地方儲備糧管理公司(或單位);

③北京、天津、上海、浙江、福建、廣東、海南等7個主銷區省級地方儲備糧管理公司(或單位)。

③北京、天津、上海、浙江、福建、廣東、海南等7個主銷區省級地方儲備糧管理公司(或單位)。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