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工程兵學院第三屆“強院先鋒”頒獎典禮側記

2017-04-27 10:13

高揚先鋒的旗幟

——工程兵學院第三屆“強院先鋒”頒獎典禮側記

■王含豐 程玲玉 周海保

“強院先鋒”頒獎典禮現場。

榜樣凝聚力量,

先進引領導向;使命催生責任, 拼搏書寫輝煌。 4月24日下午, 工程兵學院舉行第三屆“強院先鋒”頒獎典禮, 一個個催人奮進的典型事蹟、一幕幕激蕩人心的感人場景, 讓全院官兵近距離感悟典型先進事蹟, 走進典型內心世界, 一起聆聽他們的成長故事, 回望他們的奮鬥歷程, 感悟他們的價值追求, 聆聽他們的脈動心聲, 在啟迪思想、淨化靈魂中, 再品一次豐盛的精神盛宴, 續唱一曲奮鬥的青春之歌, 弘揚了正能量, 鼓舞了精氣神, 進一步激勵全院官兵積極投身改革強軍、強院興教偉大征程。

學院衛東院長為優秀畢業學員徐順達、崔健頒獎。

傳承•榮光

——誓當優秀工兵英模的薪火傳人

雷鋒、王傑, 這兩個偉大的共產主義戰士, 一個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楷模;一個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英雄。 他們的光輝事蹟激勵著一代又一代工程兵砥礪前行, 他們的偉大精神被一代又一代人年輕官兵接力相傳。 雷鋒和王傑的英雄事蹟, 激勵著一代又一代工院學子, 接過老班長手裡的槍、沿著老班長的光輝足跡,

勇敢地奮進在執著追夢的強軍路上。

首先走上頒獎舞臺的, 是來自雷鋒、王傑兩位英雄生前所在連隊的傳人, 他們在工程兵精神的激勵下, 踏著英雄的光輝足跡, 續寫強軍的嶄新篇章。 徐順達, 學院優秀畢業學員代表, 現任雷鋒團副政委。 先後參加與帶隊執行了2004年4月首批赴賴比瑞亞維和等多項重大任務, 所帶連隊被原四總部評為“紅旗車標兵單位”、連續3年被集團軍評為“基層建設標兵單位”並榮立集體二等功, 所帶股被集團軍評為“機關建設先進股”, 所帶營被評為“基層建設先進營”。 個人先後被集團軍評為“優秀大學生幹部”“安全穩定工作先進個人”, 被聯合國授予“維護和平勳章”, 被評選為中國共產黨第十七屆全國代表大會代表、全軍英模代表大會代表,

受到党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 榮立三等功3次。

主持人對優秀英模傳人進行現場訪談。

崔健, 學院優秀畢業學員代表, 現任東部戰區陸軍某部“王傑營”營長。 畢業任職以來, 自覺傳承弘揚王傑“兩不怕”精神,

以扎實過硬的能力素質履職盡責。 任連長期間連隊建設全面過硬, 先後榮立集體一等功2次, 三等功1次, 連年被軍以上單位表彰為基層建設先進連隊標兵;任營長期間帶領營隊先後多次圓滿完成各種考核和大項演訓任務, 先後被集團軍評為裝備管理先進單位, 被旅表彰為基層建設先進單位等, 榮立個人三等功3次。

四載工院鑄劍, 志在基層一線;崗位建功立業, 美名工兵流傳。 “學雷鋒”信念永不變, “兩不怕”精神記心間, “老班長”光輝照前行, 工院人情懷催奮進。 異域他鄉塑造中國藍盔形象, 救災搶險書寫軍旅壯麗詩篇;按綱抓建鍛造標兵集體, 急難險重勇於衝鋒在前。 一路走來、一路汗水、一路優秀。 英模基因融入血脈, 強軍使命勇扛在肩。

昔日,他們以母校為榮;今天,母校因他們自豪!

優秀教員代表陳國安教授上臺領獎。

築夢•耕耘

——永當培育勝戰英才的辛勤園丁

軍校教員,一個光榮神聖的群體。他們以教書育人為己任,把三尺講臺當戰場,高舉工程兵精神火炬,高揚工院人理想風帆,用真理之光照亮軍旅之路,用知識力量築牢強軍夢想,用無悔堅守托舉軍隊明天。

當學院工程裝備系工程裝備基礎教研室教授陳國安走上領獎臺,全場掌聲四起。多年來,陳國安執著教學科研,精于傳道授業。潛心鑽研、志在創新,在裝備研究領域裡做出突出貢獻;嚴謹治學、低調謙遜,在教書育人舞臺上展現教員本色;淡泊率真、襟懷寬廣,在名利得失考驗前交出合格答卷。三尺講臺,三十餘載,把良心活幹扎實,把手頭事做極致,用行動詮釋師者匠心,用德行彰顯師者風采。

學員代表為指揮系工程兵戰術教研室副教授張治國頒獎。

作為軍校教員,教戰研戰是使命,樂業精業是本分。有這樣一位教員,他專注戰術教學,緊盯戰場前沿,跨越演訓場上的溝溝坎坎,走遍大江南北的工兵部隊。當學院指揮系工程兵戰術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張治國走上舞臺,台下掌聲雷動。從教16年來,他癡迷國防教育、沉醉教書育人,代表系室和學院參加教學比武屢戰屢勝;傾心服務部隊、專注戰術訓練,受邀講學指導訓練參加考核精益求精,在軍校教員的平凡崗位上創造了不平凡的業績。

朝氣活力是青春的名片,敢於拼搏是年輕的誓言。在同學眼中,他是名副其實的“超級學霸”;在同事眼中,他是天馬行空的“妙想達人”;在領導眼中,他是能量無限的“功夫小子”。認准一個目標,付出百倍努力;給他一個舞臺,還你十分精彩——他就是學院築偽系野戰築城教研室教員彭浩。他演講比賽拔頭籌、教學比武摘桂冠……他是年輕教員成長路上的模範標杆,他是學院未來傳承發展的青春力量。

學員代表為學院野戰築城教研室教員彭浩頒獎。

他們不是軍人,但有著軍人般的信念追求;他們不穿軍裝,卻有著軍人般的品行操守。從三尺講臺到軍營舞臺,從業務管理到衛勤保障,到處都有他們忙碌的身影。當學院優秀非現役文職人員代表,夫妻教員王峰、張曉潔走上領獎臺,大家都投以崇敬的目光,報以響亮的掌聲。這對“逐夢伉儷”,並肩入院、攜手入黨,比翼齊飛、相扶相幫。共同為強軍奮鬥,矢志為八一添彩。把人生理想融入綠色方陣,在火熱熔爐放飛青春夢想。

他們是教員的左膀右臂、他們是學員的實踐教官。教員課堂上下,有他們的辛勤汗水;學員成長路上,有他們的甘心陪伴,不求回報、不為名分,他們是強軍興院的幕後英雄。當學院優秀教勤保障人員代表,學院教練勤務團渡河連班長方偉走上領獎臺,教練勤務團官兵是群情振奮,激動不已。他們恪守為兵之責,把教學保障作為崇高使命,甘做兵頭將尾,潛心練就硬功,成就“士官專家”“編外教員”美譽。

為獲獎對象宣讀頒獎詞。

血脈•希望

——甘當矢志戍邊衛國的開路先鋒

冷的邊關,熱的鮮血!

強軍興軍正當時,光明未來喚新生。歷史的奔湧長河裡,永遠有那些擔當重任的先行者;學院的建設發展中,從不缺那些永當先鋒的弄潮兒。光陰荏苒,一茬茬工院學子在母校揚帆起航,一批批新生力量從這裡展翅翱翔。希望的種子播撒四方,工兵的傳統傳承發揚。

張開洋、康旺旺,作為學院優秀畢業學員中志願赴疆赴藏的學員代表,他們的先進事蹟深深震撼在學員們的心坎上。他們用忠誠於党的熱血丹心譜寫感人至深的青春故事,用心系家國的大愛大義奏響強軍戍邊的大呂洪鐘。張開洋,學員7隊2016屆道路橋樑系畢業學員。在校期間,各項表現優異,在綜合排名第二的情況下,主動申請赴西藏工作。先後參加駐訓演習、授課比武等大項活動,均出色完成任務。康旺旺,學員10隊2016屆築城偽裝系畢業學員。在校期間,學習訓練成績均名列前茅,剛入院便向隊黨支部遞交赴疆申請,畢業前夕再次率先遞交赴疆申請。到基層任職近1年,完成任務出色,成績斐然,受到官兵一致好評。

學員代表為夫妻教員王峰、張曉潔頒獎。

七十餘載建院育人,風雨兼程、只爭朝夕;四十餘年紮根彭城,拼搏逐夢、奮發進取。一批批工院人用辛勤汗水澆灌榮譽之花,用集體智慧凝聚發展之力,用厚實肩膀扛起如山之責,用鏗鏘腳步踏響豪邁之音。重整行裝再出發,賡續血脈譜新篇,感謝你我,祝福工院!當主持人宣讀典禮最後的特別獎頒給所有的“工院人”時,大家的心中都懷著開新圖強的使命擔當!

榜樣凝聚力量,感動激勵前行;身邊人最具說服力,身邊事最能打動人。“身邊典型貼近受眾有熱氣,事蹟真實有底氣,鮮脆欲滴有生氣。”學院衛東院長介紹,這些身邊的典型是最有效果的教育素材,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與書寫著強軍興軍的使命擔當。

第二屆“強院先鋒”黃波為教練勤務團渡河連班長方偉頒獎。

學員隊幹部為優秀畢業學員張開洋、康旺旺頒獎。

頒給全體“工院人”的特別獎——“開新圖強”。

學員與“強院先鋒”進行交流討論。

強軍使命勇扛在肩。

昔日,他們以母校為榮;今天,母校因他們自豪!

優秀教員代表陳國安教授上臺領獎。

築夢•耕耘

——永當培育勝戰英才的辛勤園丁

軍校教員,一個光榮神聖的群體。他們以教書育人為己任,把三尺講臺當戰場,高舉工程兵精神火炬,高揚工院人理想風帆,用真理之光照亮軍旅之路,用知識力量築牢強軍夢想,用無悔堅守托舉軍隊明天。

當學院工程裝備系工程裝備基礎教研室教授陳國安走上領獎臺,全場掌聲四起。多年來,陳國安執著教學科研,精于傳道授業。潛心鑽研、志在創新,在裝備研究領域裡做出突出貢獻;嚴謹治學、低調謙遜,在教書育人舞臺上展現教員本色;淡泊率真、襟懷寬廣,在名利得失考驗前交出合格答卷。三尺講臺,三十餘載,把良心活幹扎實,把手頭事做極致,用行動詮釋師者匠心,用德行彰顯師者風采。

學員代表為指揮系工程兵戰術教研室副教授張治國頒獎。

作為軍校教員,教戰研戰是使命,樂業精業是本分。有這樣一位教員,他專注戰術教學,緊盯戰場前沿,跨越演訓場上的溝溝坎坎,走遍大江南北的工兵部隊。當學院指揮系工程兵戰術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張治國走上舞臺,台下掌聲雷動。從教16年來,他癡迷國防教育、沉醉教書育人,代表系室和學院參加教學比武屢戰屢勝;傾心服務部隊、專注戰術訓練,受邀講學指導訓練參加考核精益求精,在軍校教員的平凡崗位上創造了不平凡的業績。

朝氣活力是青春的名片,敢於拼搏是年輕的誓言。在同學眼中,他是名副其實的“超級學霸”;在同事眼中,他是天馬行空的“妙想達人”;在領導眼中,他是能量無限的“功夫小子”。認准一個目標,付出百倍努力;給他一個舞臺,還你十分精彩——他就是學院築偽系野戰築城教研室教員彭浩。他演講比賽拔頭籌、教學比武摘桂冠……他是年輕教員成長路上的模範標杆,他是學院未來傳承發展的青春力量。

學員代表為學院野戰築城教研室教員彭浩頒獎。

他們不是軍人,但有著軍人般的信念追求;他們不穿軍裝,卻有著軍人般的品行操守。從三尺講臺到軍營舞臺,從業務管理到衛勤保障,到處都有他們忙碌的身影。當學院優秀非現役文職人員代表,夫妻教員王峰、張曉潔走上領獎臺,大家都投以崇敬的目光,報以響亮的掌聲。這對“逐夢伉儷”,並肩入院、攜手入黨,比翼齊飛、相扶相幫。共同為強軍奮鬥,矢志為八一添彩。把人生理想融入綠色方陣,在火熱熔爐放飛青春夢想。

他們是教員的左膀右臂、他們是學員的實踐教官。教員課堂上下,有他們的辛勤汗水;學員成長路上,有他們的甘心陪伴,不求回報、不為名分,他們是強軍興院的幕後英雄。當學院優秀教勤保障人員代表,學院教練勤務團渡河連班長方偉走上領獎臺,教練勤務團官兵是群情振奮,激動不已。他們恪守為兵之責,把教學保障作為崇高使命,甘做兵頭將尾,潛心練就硬功,成就“士官專家”“編外教員”美譽。

為獲獎對象宣讀頒獎詞。

血脈•希望

——甘當矢志戍邊衛國的開路先鋒

冷的邊關,熱的鮮血!

強軍興軍正當時,光明未來喚新生。歷史的奔湧長河裡,永遠有那些擔當重任的先行者;學院的建設發展中,從不缺那些永當先鋒的弄潮兒。光陰荏苒,一茬茬工院學子在母校揚帆起航,一批批新生力量從這裡展翅翱翔。希望的種子播撒四方,工兵的傳統傳承發揚。

張開洋、康旺旺,作為學院優秀畢業學員中志願赴疆赴藏的學員代表,他們的先進事蹟深深震撼在學員們的心坎上。他們用忠誠於党的熱血丹心譜寫感人至深的青春故事,用心系家國的大愛大義奏響強軍戍邊的大呂洪鐘。張開洋,學員7隊2016屆道路橋樑系畢業學員。在校期間,各項表現優異,在綜合排名第二的情況下,主動申請赴西藏工作。先後參加駐訓演習、授課比武等大項活動,均出色完成任務。康旺旺,學員10隊2016屆築城偽裝系畢業學員。在校期間,學習訓練成績均名列前茅,剛入院便向隊黨支部遞交赴疆申請,畢業前夕再次率先遞交赴疆申請。到基層任職近1年,完成任務出色,成績斐然,受到官兵一致好評。

學員代表為夫妻教員王峰、張曉潔頒獎。

七十餘載建院育人,風雨兼程、只爭朝夕;四十餘年紮根彭城,拼搏逐夢、奮發進取。一批批工院人用辛勤汗水澆灌榮譽之花,用集體智慧凝聚發展之力,用厚實肩膀扛起如山之責,用鏗鏘腳步踏響豪邁之音。重整行裝再出發,賡續血脈譜新篇,感謝你我,祝福工院!當主持人宣讀典禮最後的特別獎頒給所有的“工院人”時,大家的心中都懷著開新圖強的使命擔當!

榜樣凝聚力量,感動激勵前行;身邊人最具說服力,身邊事最能打動人。“身邊典型貼近受眾有熱氣,事蹟真實有底氣,鮮脆欲滴有生氣。”學院衛東院長介紹,這些身邊的典型是最有效果的教育素材,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與書寫著強軍興軍的使命擔當。

第二屆“強院先鋒”黃波為教練勤務團渡河連班長方偉頒獎。

學員隊幹部為優秀畢業學員張開洋、康旺旺頒獎。

頒給全體“工院人”的特別獎——“開新圖強”。

學員與“強院先鋒”進行交流討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