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再現黑馬,直播行業版圖遠未凝結

這兩年, 直播一直吸引著各方的注意力。 在經歷了2016年的狂熱後, 近來出現了幾種聲音。 第一, 直播平臺的排序已經固化, 產業版圖已經凝結;第二, 直播不會受到資本的大規模投入, 投資人變得更謹慎;第三, 受制於內容同質和模式單一, 大部分平臺已經陷入了倒閉浪潮。

以上三點是目前比較典型的唱衰觀點。 然而事實並非這麼簡單, 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 直播平臺數量逐漸減少是優勝劣汰的必然結果, 是客觀規律, 但直播平臺之間並非死板一塊, 變化和機會仍舊很多, 超越與跌落時時刻刻都在上演。

趕超映客和花椒, NOW直播後來居上

3月10日, 國內知名移動大資料服務平臺“極光大資料”發佈了《APP風雲榜——2月APP榜單》, 全面介紹了目前活躍在各大移動端螢幕上的APP的競爭態勢, 在榜首, 報告提到:

更值得一提的是, 在排名中, NOW直播一舉超過了映客直播和花椒直播,

強勁的追趕勢頭讓人耳目一新, 成為名副其實的業內黑馬。

在有十餘年的直播界中, NOW直播只能算得上是一個晚輩, 是騰訊在2016年推出的才藝型直播平臺, 上線不足一年。 映客直播和花椒直播在更早一年佈局, 在2015年上線, 兩家直播平臺都較好地抓住了直播風口, 於2016年乘勢而上。 不過, 在2017年春節過後的第一個月, 兩家的日用戶活躍數量便被NOW直播超越。

加速快跑, NOW直播靠什麼成為黑馬

活躍量的變動幅度是直播平臺的晴雨錶, 背後反映的是整個直播平臺的競爭力。 簡單的來講, 直播的競爭力來源於三大板塊。 如何吸引觀眾到場?如何留住觀眾?如何產生經濟效益?

首先來看第一個問題。

王健林在《萬達哲學》一書中曾談過如何吸引粉絲。

他說, 要粉絲數量快速上升很簡單, 放幾套房子出去, 搞個抽獎活動, 粉絲量便能瞬間被激發, 但是活動一結束, 他們會立馬變成僵屍粉絲, 於事無補。

直播的邏輯也是如此。 請明星月臺、挖友商主播、辦優惠活動這些外在的加分項並不是核心競爭力, 關鍵在於自身的吸引力, 關鍵要有自己獨特的管道入口。

第二個問題, 吸引觀眾到場後, 如何留住它們?

這是在考驗直播的內容競爭力。 當下直播大抵分為秀場和遊戲, 兩者比重十分大, 同質化內容也十分多, 尤其是秀場。 為了避免同質化, 很多平臺放任主播通過低俗內容吸引注意力, 最終引來了監管層的打擊。 除了遊戲和秀場, 如何快速佔領其他領域便成了破局的關鍵。

和普通的垂直領域直播不同, NOW直播的產品體系比較豐富。 第一塊是直播+電影IP, 比如去年直播《爵跡》首映禮, 就收穫了926萬的觀看人次, 點贊互動次數突破6千萬, 極大推動了電影IP的宣發。 其次是直播+公益, 在前期與“免費午餐”公益組織開展的合作中, NOW直播對公益的貢獻也受到了諸多關注和好評。

當然, 更重要的是主播們各具特色的內容。 NOW直播主打的才藝路線, 其主播基礎也是年輕主播。 正如馬化騰所說:“我最大的擔憂, 就是越來越看不懂年輕人的喜好”。 基於此, NOW直播在頁面設計、內容引導等方面也是突出展現年輕主播的個性和生活態度。 比如最近推出的“綠幕技術”, 可以讓直播更加自由、隨性, 到達現實中去不了的“地方”,

更富有想像空間。

第三, 如何建立新的盈利模式。

直播的內容變現能力永遠是最重要的一道關卡。 一直以來, 直播平臺都很以來“打賞”這一方式, 但這種方式比較單一, 而且在打賞收入成了指揮棒下, 容易使主播滋生嘩眾取寵的惡習。

總而言之, 對NOW直播來說, 騰訊系的品牌和入口十分強大, 內容體系和IP資源比較豐富, 多種盈利方式構成的產業閉環已經初步形成。 由此, NOW直播實現了良性迴圈。

直播已擺脫了單一模式的桎梏

NOW直播之所以能在資本熱潮褪去的市場上後來居上, 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直播行業的大趨勢。 可以說, 其發展破局體現了整個直播界的深刻變革。 縱觀NOW直播的成就, 可以看出直播的幾個發展方向:

內容垂直化。一方面,直播將在垂直領域、細分領域深化發展;另一方面,直播的資源調動能力會越來越強。擁有好的垂直性內容,草根可以成為明星,直播將成為下一個造星工廠。

社交一體化。直播憑藉其更多元的視角和更具有想像力的展現方式,將和社交工具深度融合,社交場景和直播場景的資源將得到共用。

盈利多元化。除了直播間的打賞,直播還能衍生出更多的商業價值,直播平臺和主播的收入結構將日益多元化。

作為一種新的內容表示形式,直播仍舊是未來各方面關注的重點。下一步,如何立足泛娛樂方向,兼顧資本、直播平臺與IP方的利益,已經成了決定直播興衰榮辱的關鍵。幸運的是,整個行業正在經歷深度調整,更多元、更年輕、更社交的場景已日益清晰,更大的發展空間正在顯現。

內容垂直化。一方面,直播將在垂直領域、細分領域深化發展;另一方面,直播的資源調動能力會越來越強。擁有好的垂直性內容,草根可以成為明星,直播將成為下一個造星工廠。

社交一體化。直播憑藉其更多元的視角和更具有想像力的展現方式,將和社交工具深度融合,社交場景和直播場景的資源將得到共用。

盈利多元化。除了直播間的打賞,直播還能衍生出更多的商業價值,直播平臺和主播的收入結構將日益多元化。

作為一種新的內容表示形式,直播仍舊是未來各方面關注的重點。下一步,如何立足泛娛樂方向,兼顧資本、直播平臺與IP方的利益,已經成了決定直播興衰榮辱的關鍵。幸運的是,整個行業正在經歷深度調整,更多元、更年輕、更社交的場景已日益清晰,更大的發展空間正在顯現。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