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二戰中蘇軍的傘兵空降作戰

1941年6月22日, 法西斯德國以突然襲擊的手段, 發動了對蘇聯的入侵, 蘇軍從戰爭爆發後的第二個月起, 即開始使用空降兵在德軍佔領區實施空降作戰, 對於遲滯敵軍前進, 掩護戰略撤退, 起了一定的作用。

一、破壞基輔軍械倉庫——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蘇軍的首次空降作戰

德軍突破蘇聯邊境防禦後, 進展快速, 蘇聯很多大型軍械倉庫未及轉移即為德軍佔領。 1941年7月26日至8月28日, 蘇軍組織空降兵對基輔地區未及撤走的軍械倉庫等進行了一系列的破壞。 參加執行破壞任務的為空降兵第104旅和202旅的骨幹, 共300餘人, 他們組成10餘個戰鬥破壞組, 夜間秘密傘降, 除倉庫外, 並對附近地區的橋樑等重要交通目標進行了破壞。 由於空降兵戰前曾駐紮在該地區, 情況熟悉, 因此較好地完成了任務。 完成任務後空降兵大部回到了自己的防區。

二、在亞爾采沃破壞橋樑

當時, 德軍乘勝向蘇內地發起進攻, 為了遲滯德軍的快速推進, 1941年8月22日夜間, 蘇使用空降兵1個連, 在亞爾采沃地區傘降, 任務是炸毀赫莫斯季河上的兩座橋樑。 空降場選在一片森林地的邊緣, 離破壞目標約5公里。 空降兵著陸後, 連長捷列辛科上尉決定, 全連分成2個行動組,

淩晨4時對兩座橋樑同時進行破壞。 在夜暗掩護下, 空降兵順利接近目標, 消滅了守橋的哨兵, 完成了破壞任務。 任務完成後, 全連又在附近的交通線上開展了襲擊敵軍的活動, 依靠當地群眾的支援, 在敵後活動45天, 於10月上旬回到自己防區。

三、在奧德薩配合陸戰隊反突擊

1941年8月初起, 蘇軍獨立濱海集團軍和黑海艦隊一部, 在當地市民支援下, 展開了奧德薩保衛戰。 9月21日, 在德“南方”集團軍群編成內的羅馬尼亞第4集團軍一部突入奧德薩市東部地區, 並以炮兵對港口進行襲擊封鎖, 使蘇軍運送物資的船隻出入困難。 9月22日, 蘇軍以2個步兵師與海軍陸戰隊第3團對向東推進的羅軍實施反突擊。 反突擊開始時, 蘇軍以23人在敵陣地的後部傘降。 傘降前30分鐘實施了炮火準備。 傘降地域是敵預備隊向登陸地帶出動時必須經過的道路樞紐部。 傘兵著陸後立即對著陸地區的目標進行了破壞, 並襲擊了敵軍1個營的指揮所。 由於傘兵分散著陸, 散佈很大, 造成大部隊空降的假像,

敵軍一時驚慌失措, 後撤了5—8公里, 蘇海軍陸戰隊順利登陸, 空降兵第二天即與登陸部隊會合。

四、緊急空運奧廖爾——對空降兵的獨特使用

1941年9月30日, 德軍向奧廖爾地區投入了主力, 10月3日, 先頭坦克部隊進到奧廖爾, 並沿奧廖爾—圖拉公路向前推進, 對莫斯科構成嚴重威脅。蘇軍為組織新的防禦,遲滯敵軍行動,在姆岑斯克地區集結部隊,組建了步兵第1軍。與此同時,將空降兵第5軍緊急空運奧廖爾,任務是在步兵第1軍尚未完成防禦準備之前,將敵坦克部隊阻止在奧廖爾和姆岑斯克之間地區。為了配合空降兵作戰,以1個坦克旅用最快的速度從地面向奧廖爾開進。

10月3日5時10分,空降兵第5軍接受任務。參加作戰的兵力有第5軍所屬的第10空降旅和第201空降旅,共6000人,由軍長格爾傑夫少將指揮,80架帕埃斯—84型和特伯—3型飛機擔任輸送,空運距離500公里。10月3日6時30分,載運第201旅的飛機起飛,2個小時後,在奧廖爾機場著陸。當時,機場遭到德軍炮擊,空降兵在敵炮火威脅下,緊急馳援在奧廖爾西北部與敵作戰的部隊。在軍主力于奧廖爾機場降落的同時,第201空降旅的第3營在奧廖爾東北8公里的奧圖哈機場降落,破壞了該地通向奧廖爾和姆岑斯克的公路。10月4日,空降兵第5軍各作戰部隊空運完畢,第二天從地面開進的坦克旅也進到空降兵第5軍的作戰地域。此後,空降兵第5軍與坦克旅在奧廖爾與姆岑斯克之間地區進行機動防禦作戰。奧廖爾與姆岑斯克相距40余公里,空降兵第5軍阻擊了10晝夜,為步兵第1軍組織防禦贏得了時間。10月17日,空降兵第5軍奉命退出戰鬥,由鐵路輸送到波多利斯克,接受新的作戰任務。

空運奧廖爾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蘇軍對空降兵一種獨特的使用方式。它不是按照當時一般的作法用於敵後,而是在己方控制中的機場降落,著陸後快速展開,協同地面部隊阻滯敵軍前進,掩護主力組織新的防禦。它充分利用了空降兵的空中快速機動優勢,完成了緊急情況下地面部隊難以完成的任務。實踐證明,空降兵不僅用於敵後作戰,在敵前作戰中也可發揮重要作用。

對莫斯科構成嚴重威脅。蘇軍為組織新的防禦,遲滯敵軍行動,在姆岑斯克地區集結部隊,組建了步兵第1軍。與此同時,將空降兵第5軍緊急空運奧廖爾,任務是在步兵第1軍尚未完成防禦準備之前,將敵坦克部隊阻止在奧廖爾和姆岑斯克之間地區。為了配合空降兵作戰,以1個坦克旅用最快的速度從地面向奧廖爾開進。

10月3日5時10分,空降兵第5軍接受任務。參加作戰的兵力有第5軍所屬的第10空降旅和第201空降旅,共6000人,由軍長格爾傑夫少將指揮,80架帕埃斯—84型和特伯—3型飛機擔任輸送,空運距離500公里。10月3日6時30分,載運第201旅的飛機起飛,2個小時後,在奧廖爾機場著陸。當時,機場遭到德軍炮擊,空降兵在敵炮火威脅下,緊急馳援在奧廖爾西北部與敵作戰的部隊。在軍主力于奧廖爾機場降落的同時,第201空降旅的第3營在奧廖爾東北8公里的奧圖哈機場降落,破壞了該地通向奧廖爾和姆岑斯克的公路。10月4日,空降兵第5軍各作戰部隊空運完畢,第二天從地面開進的坦克旅也進到空降兵第5軍的作戰地域。此後,空降兵第5軍與坦克旅在奧廖爾與姆岑斯克之間地區進行機動防禦作戰。奧廖爾與姆岑斯克相距40余公里,空降兵第5軍阻擊了10晝夜,為步兵第1軍組織防禦贏得了時間。10月17日,空降兵第5軍奉命退出戰鬥,由鐵路輸送到波多利斯克,接受新的作戰任務。

空運奧廖爾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蘇軍對空降兵一種獨特的使用方式。它不是按照當時一般的作法用於敵後,而是在己方控制中的機場降落,著陸後快速展開,協同地面部隊阻滯敵軍前進,掩護主力組織新的防禦。它充分利用了空降兵的空中快速機動優勢,完成了緊急情況下地面部隊難以完成的任務。實踐證明,空降兵不僅用於敵後作戰,在敵前作戰中也可發揮重要作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