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遊戲>正文

“你玩lol,你不配和我談電子競技”

當信仰喪失了, 榮譽也失去了的時候, 這人等於死了。 ——惠蒂爾

隨著互聯網和個人電腦的普及, 擺在中國電競行業繁榮昌盛面前的阻礙似乎只剩下老師與家長的反對了,

和我年齡相仿的眾多年輕人緊握滑鼠鍵盤, 暢想著自己成為時代英雄的那一刻。

“媽, 我不想當科學家了, 我要超越人皇Sky”

虎撲論壇中和我一樣的“憤青”, 我之前發表的帖子裡全是髒話, 不利於網路發展與精神文明建設,

所以就不給大家看了……

除了論壇發帖, 大字報也是玩家群體間開戰的重要武器

只要是同類型的電競遊戲間就會孕育出一條鄙視鏈, 比如玩《CS》的會譏諷打《CF》的、沉迷《DOTA》的會看不起苦練《英雄聯盟》的, 玩家群體間的戰爭從沒用停止過, 而隨著網路直播的普及,

這場戰爭也從最初的論壇對噴、網吧互毆轉變為了在直播間中刷彈幕這樣更快、更髒的作戰方式。

人為什麼會因為玩某款遊戲而產生優越感, 進而鄙視他人?有人這是因為玩遊戲的人全是“屌絲”, 他們只能依靠在虛擬世界中裝B來逃避現實的落魄, 但事實上這種優越感源自信仰, 身為大家口中“屌絲”的我, 在這件事上擁有絕對的發言權。

2636小時, 我花費在 DOTA 上的青春

信仰是人類對某種主張、主義、宗教或事物的極度相信和尊敬, 這和我們喜歡把自己所熱愛的遊戲封為“神作”是一個意思, 所以當“神作”在遊戲界的地位受到他人質疑或“神作”的表兄弟顯得太過張揚時, 我們會為了清除異教徒, 允許自己做出任何不理智的行為。

2016年3月,某DOTA女玩家因為其丈夫玩英雄聯盟而選擇離婚

遊戲信仰的誕生,可以追溯至《星際爭霸》衰落,《魔獸爭霸》正式上位的那個年代。《魔獸爭霸》憑藉著更高的遊戲性與較低的操作難度,取代了手指關節終結者《星際爭霸》,統治了全國網吧,這種在外人看來很普通的新舊遊戲交替,在星際玩家眼中卻成了從中無法醒來的噩夢。

舉個不太恰當的例子,假設你是一個從小苦練德州撲克,並且在圈子中小有名氣的人,突然有一天,你發現鬥地主火了,面對大量的鬥地主愛好者,你只會覺得他們是一群根本不懂博弈為何物的凡人,長此以往,國將不國。

而當時的在星際玩家眼中,《魔獸》就是鬥地主。

正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中國電競史上第一次的大規模鄙視戰打響了,“呵呵,只有玩不轉《星際》的廢物才會去玩《魔獸》!”是星際玩家的主要進攻手段,而魔獸玩家則以中國《星際》選手在國際賽場常年被吊打一事作為回擊。

這場戰火一直持續至今

這場戰爭的爆發,奠定了日後遊戲鄙視鏈雙方的基礎作戰模式——進攻方以“心智不健全人群”作為嘲諷,防守方以“中國電競之恥”給予回應。在這之後不久,《DOTA》 與 《英雄聯盟》 之間曠世之爭打響了……

《DOTA》 玩家眼中的《英雄聯盟》 玩家

2005年,依靠著《魔獸3》的地圖編輯器《DOTA》橫空出世,雖然瞬間就吸引了無數擁躉,但依舊處於當年遊戲鄙視鏈的低端,《星際》>《魔獸》>《DOTA》是宇宙運行規律。

我曾受萬人“鄙視”的信仰——《DOTA》

2009年,由《DOTA》 原作者 SteveGuinsoo 擔任遊戲主創的《英雄聯盟》正式公測,時至今日該遊戲已經擁有了過億的月活躍玩家,即便如此,由於《英雄聯盟》與《DOTA》同屬MOBA(多人線上戰術競技遊戲)類遊戲,且《DOTA》的出生日期早于《英雄聯盟》,宇宙的運行規律重新洗牌,《星際》>《魔獸》>《DOTA》>《英雄聯盟》這條鄙視鏈就此誕生。

“終於遇到你,還好我沒放棄”

《DOTA》與《英雄聯盟》的恩怨情仇十分複雜,兩款遊戲同時出自一人之手,遊戲玩法都是10個玩家在一張被分成三條路的戰場上,為了炸掉敵方的老家這一個目的而廝殺。

《英雄聯盟》戰場

《DOTA》戰場

兩款遊戲的相似之處在我這種《DOTA》信徒的眼中,等同於抄襲,令人作嘔。但事實上,《英雄聯盟》憑藉著更為討喜的遊戲角色設定、新人易上手等優勢,成為了現今最成功的電競遊戲。

《英雄聯盟》在2015年10月舉辦的 S5 總決賽,從巴黎到柏林的各階段比賽中,即時觀看比賽線上直播的總小時時數為歷史最高紀錄,達到3.6億小時,每日獨立展現量(每天通過線上和電視頻道收看的獨立觀眾數量)的累計數量在四周內達到了3.34億。在所有的73場比賽中,平均同時線上觀看人數(ACU)超過420萬,並且觀眾每次觀看的平均時間超過1小時。

在柏林梅賽德斯賓士體育場中所舉行的SKT和Koo Tigers之間的決賽,最高同時線上觀看人數(PCU)達到1400萬 - 與2014年的資料(1100萬)相比再次增長;決賽的獨立觀眾數為3600萬,這個數字打破了所有電競賽事記錄。

在《英雄聯盟》誕生前《DOTA》是MOBA類遊戲的唯一代言人,因為那時候這類遊戲都被稱為“類dota遊戲”,但後來時代變了,《英雄聯盟》登基封王了。這種變動所帶給我的感受,就像知道了自己初戀女友睡在了別人的床上。

《英雄聯盟》最初也被定義為了“類dota遊戲”

在嫉妒心的加持下,DOTAer們想當年的星際玩家一樣,向LOLer發動了戰爭,如你所知,我也曾投身於這片沙場之中,在各大論壇與直播間中扇陰風,點鬼火,大有夷平太行之勢。

可後來,我發現身邊越來越多的戰友改旗易幟,和陌生人之間搭訕的方式也從“哥們兒有火兒麼?”變為了“哥們兒玩兒LOL麼?”,再然後我也叛變了。

在成為了一段時間的《英雄聯盟》玩家後,我想明白了一件事,其實兩款遊戲都挺好玩的,我當時對LOLer所進行的一切挑釁行為,和當年我喜歡搖滾樂的兄弟恥笑我聽周傑倫一樣,全是為了裝B!通過發表看似犀利的言論來引起外界的注意!

這種類似的裝逼行為在網路直播間中也很常見,因為做房管、送禮物、見證小主播成長為大主播,固然能讓人在收看直播的過程中收穫快感,但這些都遠遠沒有通過彈幕漫駡主播、與志同道合之人一起為網路暴力添磚加瓦廉價且易操作。

所以說白了,遊戲間的鄙視鏈就是我這樣所謂的信仰狗和裝逼犯們為了自high,從而塑造出來的怪胎。

我們生來就會用“我們”和“他們”來定義人群的屬性,而這裡的“他們”並沒有明確的指代對象,因為“他們”往往就是我們所鄙視的目標。鄙視由傲慢與幼稚產生,但真正孕生傲慢與幼稚的是恐懼。所有人都不想讓被鄙視,所以就紛紛選擇施加到對方身上來擺脫,鄙視鏈的誕生也源自這種心理防禦機制。

當信仰喪失了,榮譽也失去了的時候,人就長大成熟了。 ——悟空悟空

2016年3月,某DOTA女玩家因為其丈夫玩英雄聯盟而選擇離婚

遊戲信仰的誕生,可以追溯至《星際爭霸》衰落,《魔獸爭霸》正式上位的那個年代。《魔獸爭霸》憑藉著更高的遊戲性與較低的操作難度,取代了手指關節終結者《星際爭霸》,統治了全國網吧,這種在外人看來很普通的新舊遊戲交替,在星際玩家眼中卻成了從中無法醒來的噩夢。

舉個不太恰當的例子,假設你是一個從小苦練德州撲克,並且在圈子中小有名氣的人,突然有一天,你發現鬥地主火了,面對大量的鬥地主愛好者,你只會覺得他們是一群根本不懂博弈為何物的凡人,長此以往,國將不國。

而當時的在星際玩家眼中,《魔獸》就是鬥地主。

正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中國電競史上第一次的大規模鄙視戰打響了,“呵呵,只有玩不轉《星際》的廢物才會去玩《魔獸》!”是星際玩家的主要進攻手段,而魔獸玩家則以中國《星際》選手在國際賽場常年被吊打一事作為回擊。

這場戰火一直持續至今

這場戰爭的爆發,奠定了日後遊戲鄙視鏈雙方的基礎作戰模式——進攻方以“心智不健全人群”作為嘲諷,防守方以“中國電競之恥”給予回應。在這之後不久,《DOTA》 與 《英雄聯盟》 之間曠世之爭打響了……

《DOTA》 玩家眼中的《英雄聯盟》 玩家

2005年,依靠著《魔獸3》的地圖編輯器《DOTA》橫空出世,雖然瞬間就吸引了無數擁躉,但依舊處於當年遊戲鄙視鏈的低端,《星際》>《魔獸》>《DOTA》是宇宙運行規律。

我曾受萬人“鄙視”的信仰——《DOTA》

2009年,由《DOTA》 原作者 SteveGuinsoo 擔任遊戲主創的《英雄聯盟》正式公測,時至今日該遊戲已經擁有了過億的月活躍玩家,即便如此,由於《英雄聯盟》與《DOTA》同屬MOBA(多人線上戰術競技遊戲)類遊戲,且《DOTA》的出生日期早于《英雄聯盟》,宇宙的運行規律重新洗牌,《星際》>《魔獸》>《DOTA》>《英雄聯盟》這條鄙視鏈就此誕生。

“終於遇到你,還好我沒放棄”

《DOTA》與《英雄聯盟》的恩怨情仇十分複雜,兩款遊戲同時出自一人之手,遊戲玩法都是10個玩家在一張被分成三條路的戰場上,為了炸掉敵方的老家這一個目的而廝殺。

《英雄聯盟》戰場

《DOTA》戰場

兩款遊戲的相似之處在我這種《DOTA》信徒的眼中,等同於抄襲,令人作嘔。但事實上,《英雄聯盟》憑藉著更為討喜的遊戲角色設定、新人易上手等優勢,成為了現今最成功的電競遊戲。

《英雄聯盟》在2015年10月舉辦的 S5 總決賽,從巴黎到柏林的各階段比賽中,即時觀看比賽線上直播的總小時時數為歷史最高紀錄,達到3.6億小時,每日獨立展現量(每天通過線上和電視頻道收看的獨立觀眾數量)的累計數量在四周內達到了3.34億。在所有的73場比賽中,平均同時線上觀看人數(ACU)超過420萬,並且觀眾每次觀看的平均時間超過1小時。

在柏林梅賽德斯賓士體育場中所舉行的SKT和Koo Tigers之間的決賽,最高同時線上觀看人數(PCU)達到1400萬 - 與2014年的資料(1100萬)相比再次增長;決賽的獨立觀眾數為3600萬,這個數字打破了所有電競賽事記錄。

在《英雄聯盟》誕生前《DOTA》是MOBA類遊戲的唯一代言人,因為那時候這類遊戲都被稱為“類dota遊戲”,但後來時代變了,《英雄聯盟》登基封王了。這種變動所帶給我的感受,就像知道了自己初戀女友睡在了別人的床上。

《英雄聯盟》最初也被定義為了“類dota遊戲”

在嫉妒心的加持下,DOTAer們想當年的星際玩家一樣,向LOLer發動了戰爭,如你所知,我也曾投身於這片沙場之中,在各大論壇與直播間中扇陰風,點鬼火,大有夷平太行之勢。

可後來,我發現身邊越來越多的戰友改旗易幟,和陌生人之間搭訕的方式也從“哥們兒有火兒麼?”變為了“哥們兒玩兒LOL麼?”,再然後我也叛變了。

在成為了一段時間的《英雄聯盟》玩家後,我想明白了一件事,其實兩款遊戲都挺好玩的,我當時對LOLer所進行的一切挑釁行為,和當年我喜歡搖滾樂的兄弟恥笑我聽周傑倫一樣,全是為了裝B!通過發表看似犀利的言論來引起外界的注意!

這種類似的裝逼行為在網路直播間中也很常見,因為做房管、送禮物、見證小主播成長為大主播,固然能讓人在收看直播的過程中收穫快感,但這些都遠遠沒有通過彈幕漫駡主播、與志同道合之人一起為網路暴力添磚加瓦廉價且易操作。

所以說白了,遊戲間的鄙視鏈就是我這樣所謂的信仰狗和裝逼犯們為了自high,從而塑造出來的怪胎。

我們生來就會用“我們”和“他們”來定義人群的屬性,而這裡的“他們”並沒有明確的指代對象,因為“他們”往往就是我們所鄙視的目標。鄙視由傲慢與幼稚產生,但真正孕生傲慢與幼稚的是恐懼。所有人都不想讓被鄙視,所以就紛紛選擇施加到對方身上來擺脫,鄙視鏈的誕生也源自這種心理防禦機制。

當信仰喪失了,榮譽也失去了的時候,人就長大成熟了。 ——悟空悟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