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冠心病:一天一味中藥——黃芪

《本草綱目》有記載:“

耆長也, 黃耆色黃, 為補者之長故名。 ”這裡所指的耆, 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黃芪。

黃芪, 又名綿芪、王孫、百本等, 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使用歷史。

一般情況下, 春、秋二季採挖, 除去鬚根和根頭, 曬乾, 切片使用。

黃芪藥性溫和, 具有補氣, 固表, 利尿, 斂瘡的功效。 中醫中, 黃芪是用來治療氣虛水腫的常用藥。 在現代藥理研究中, 黃芪具有增強免疫功能、利尿、抗衰老、保肝、降壓等作用。 此外, 黃芪還能調節血糖含量, 保護心血管系統, 對放射性損傷的機體起恢復作用。

如何辨別優劣

看顏色

優質黃芪的顏色微微發黃, 且顏色分佈均勻。 如果黃芪顏色分佈不均, 那麼, 極有可能經過人工薰制。

看年份

黃芪不宜儲藏太久, 要注意是否有蟲蛀和腐壞的現象。

看質地

好的黃芪應該是不濕不幹的。 即如果用力攥緊, 藥材不會碎而且能夠團在一起, 當你鬆開時, 藥材也是能夠自然鬆散的

有關黃芪的配方

黃芪配麥冬

黃芪中含有皂苷、葉酸、氨基酸和多種微量元素, 能夠增強機體的免疫力, 具有降壓、保肝、利尿和抗衰老的功效。

麥冬具有養陰清熱、潤肺止咳的功效, 能夠治療燥熱傷肺所致的咳嗽、氣逆的作用。

禁忌:黃芪不適合一次性進補, 使用量可以不斷加大, 否則, 可能會加重病情

黃芪配黨參

這兩者均為補氣良藥, 藥性入脾經、肺經, 兼具益氣養血的功效, 兩者結合, 可謂是良配, 對脾肺氣虛者是對症下藥。

黃芪重在益生陽氣, 能達到固本的功效, 同時對於利水消腫、氣虛便不利等症狀能達到有效的治療。

黨參具有補氣養血的功效, 且藥效不燥不膩, 對於治療氣虛及氣血兩虧、氣津兩傷具有一定的療效。 (對於慢病的治療, 可以考慮用人生代替黨參)

除了藥補, 還有一種叫做食補, 這對於小編這種吃貨而言, 那可是福音。

茯苓黃芪粥

食材:大米200克, 茯苓50克, 黃芪30克

做法:1、將茯苓烘乾研磨成粉末(如果嫌麻煩, 可以選擇到藥店買磨好的)

2、黃芪片洗淨, 放置在清水中浸泡半小時

3、淘洗大米, 放置鍋中, 將炮製的黃芪水和黃芪片倒入鍋中, 大火燒至沸騰。

4、再改用小火熬煮半小時

5、加入茯苓粉, 煮個5分鐘。 然後關火, 再悶10分鐘。

功效:適合氣虛濕阻型高血壓病患者食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