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研究】作為氣候變化的熱量“記憶體” 海洋正在加速變暖

溫室氣體排放把更多的熱量留在了地球, 致使全球變暖。 那麼, 儲存了逾九成能量的海洋變暖了多少?變暖的速度有多快?

中美科學家聯合發表的最新研究成果顯示, 從1990年代以來, 全球主要大洋在加速吸收熱量, 顯示出更快的變暖速度, 700米以下的海洋表現出顯著的變暖。

海洋變暖了多少——更快的全球海洋變暖速度

海洋在變暖, 但變暖了多少?對此, 不同國際機構基於海洋觀測得到的估計各不相同。 國際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第五次氣候變化評估報告中, 列舉了美國、英國、日本、澳大利亞團隊所做的5個海洋熱含量變化估計,

相互間相差懸殊。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成裡京、朱江與美國科學家合作研究成果《改進的歷史(1960-2015)海洋熱含量變化估計》, 近日在美國《科學》雜誌子刊《科學進展》線上發表, 引起廣泛關注。

“我們使用了最新的研究方法, 對1960年以來全球海洋上層2000米的熱含量變化做了更準確的估計, 反映了更快的全球海洋變暖速度——比國際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第五次氣候變化評估報告中預估的快了約13%。 ”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員成裡京說。

成裡京表示, 人類活動形成的溫室氣體不斷排放, 溫室氣體的溫室效應導致了地球系統的能量不斷增加, 這些能量主要累積在海洋中, 增加海洋熱含量。

“從能量的角度, 海洋是氣候變化的一個‘記憶體’。 ”

新的結論如何產生——技術進步產生新認知

專家指出, 估計歷史海洋熱含量變化, 是個科學難題。 以往熱含量估計偏低, 是因為海洋觀測資料的系統性偏差, 觀測資料不足和分佈不均勻等導致。

“中科院大氣所團隊過去幾年來一直致力於逐一解決海洋觀測方面的問題, 從而使研究得到的歷史熱含量變化估計成為目前最準確的一個估計。 是一系列技術的進步, 推動我們在科學上產生新的認知。 ”成裡京說。

成裡京所說的解決辦法, 包括得到國際同行推薦的海洋次表層XBT溫度觀測資料偏差訂正方案、利用氣候模型的集合類比結果提供多源補充資訊、增加觀測的空間影響範圍、使用一個新的集合最優插值方法等。

同時, 這項研究利用近期較為豐富的海洋觀測去評估重構的歷史熱含量變率在不同海盆和不同時間尺度的準確性, 首次量化了由於歷史觀測不足導致的估計誤差。

深海變化如何——700米以下海洋加速變暖

新的估計表明, 海洋在1990年之後表現出顯著的深海(700米以下)加速變暖。

深海變暖反映了當前的氣候對未來的深遠影響:由於海洋環流的存在, 深海變暖的海水可能在若干個世紀之後重新回到海表, 影響未來氣候變化。

“此外, 我們的研究發現, 從1990年代以後, 全球主要的大洋都在加速吸收熱量, 變暖最快的是南大洋和大西洋, 這是由於不同海盆有不同的海洋環流存在。

”成裡京說。

海洋變暖加速——全球變暖的證據

近十年來, “氣候變暖停滯”——全球表面氣溫增暖速率減緩, 成為科學家們討論的話題。 這項最新研究表明, 從能量角度, 氣候變暖並沒有發生停滯, 相反海洋和地球系統在加速吸收熱量。

英國氣象局知名科學家馬特·帕默針對此項研究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 這反映了近期地表/海表溫度變化的“停滯”, 僅僅是海氣相互作用的自然變率的產物, 是由於海洋能量在不同深度間的輸送導致的, 全球變暖並未停滯。

近海和深海在氣候系統中的作用如何?中國近海在氣候變化背景下如何變化?厄爾尼諾現象會使海洋能量如何變化?對於這些科學問題, 成裡京表示, 接下來他們將加以研究並做出回答。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