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龍溪鎮開展“我愛我家”環境大整治大提升行動

四月的龍溪, 風輕雨潤, 春意盎然。

近日, 記者行走在龍溪鎮大密溪、花岩浦、塘廠等村, 隨處可見黨員幹部帶領著群眾熱火朝天地清理垃圾, 他們踴躍參與“我愛我家”環境大整治大提升行動之中, 合力解決“髒亂差”問題, 對各自門前的街道、河流等公共區塊負責。

龍溪有著風景優美的山水風光, 但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 老一輩記憶中青山綠水的模樣漸漸模糊。 今年3月, 龍溪鎮提出“我愛我家·圓我美麗龍溪夢”理念, 以“我愛我家”為抓手, 借群眾之力, 集中時間、力量, 突破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治危拆違”“五水共治”等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

讓整潔優美在全鎮每個角落彰顯姿韻。 龍溪鎮時刻緊握手中這支環境整治的畫筆, 神情專注地在這片希望的田野上繪出一幅夢中藍圖。

全力打通“斷頭路” 盤活交通“腸梗阻”

“開靈溪路還是開龍翔路?”這是家住龍溪梅嶴村的上班族陳斌在楚棧路分叉口每日都會面臨的頭疼問題。 雖說條條大路通羅馬, 但龍溪的這兩條主幹道, 平行於交通網格上, 素未打過照面。

選路難也是每一位途經龍溪司機的煩惱。 靈溪路經過龍溪小學、中學, 而龍翔路周邊有工業區和菜場, 一到上下班高峰期, 兩條路的交通便會變得擁堵, 如果遇到追尾、磕碰等簡易交通事故, 堵的時間會更長。

因此, 堵在龍溪是常有的事。

主幹道之間能通的支幹都是“斷頭路”, 隔溝相望, 市民只能一堵到底, 這也成了龍溪鎮交通的困擾。

“‘斷頭路’涉及到資金、拆遷等各個利益關係, 本應該一氣呵成的工程, 卻無奈停工。 而現在, 交通問題已不能再繞道了, 宜早不宜遲, 既是民心所向, 也是我鎮發展所需。 ”龍溪鎮副鎮長周學達告訴記者, 該鎮計畫先將鎮中心的三條“斷頭路”打通, 破解內部交通困局, 等內迴圈暢通了再將觸角延伸至S226龍溪段, 消除全鎮區域內的交通“腸梗阻”問題。

目前, 鎮政府南側橫向路、從龍溪交警中隊至靈溪路這條重點“斷頭路”已率先啟動建設。 由於兩路中間隔著一條小山外河, 施工方正在抓緊排水, 搭建橋墩, 預計今年國慶日前完工;而鎮中心的其餘兩條“斷頭路”——浦港路和浦盛路將于明年順利打通,

主幹道終於可以“舒筋活絡”, 實現內路網“無縫連接”。

今年4月, 龍溪鎮借“我愛我家”環境整治的“東風”, 全面梳理城鎮交通狀況, 排摸全鎮所有“斷頭路”, 掛圖作戰, 挑選出必要路段進行打通。 除此之外, 龍溪鎮還將在龍溪小學及國土所對面新建停車場, 預計能停車100多輛, 助力緩解重點區域交通堵塞, 圓龍溪一個暢通夢。

“治危拆違”清隱患 “髒亂差”變風景線

挖掘機隆隆作響, 一座座危舊房屋應聲倒下……近日, 龍溪鎮“治危拆違”小組出動人員50人, 對S226龍溪段沿線的危舊房進行拆除。

S226是我縣無違建美麗公路, 道路兩側的環境整治從未鬆懈。 龍溪鎮人口稠密, 外來人口居多, 因此,

S226龍溪段沿線出現不少違法搭建的臨時出租房。 對此, 龍溪鎮主動擔責, 挨家挨戶做好沿線群眾的思想工作, 讓他們瞭解違建危房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及危害性, 爭取拆違支持。

在向S226沿線私搭亂建的20多幢房屋“開刀”的同時, 龍溪鎮緊跟道路美化、綠化工作, 對挖掘機夷為平地的兩側空地種上丹桂、紅楓等樹木, 精心扮靚兩側環境, 讓一條賞心悅目的美麗公路呈現在眾人眼前。

4月25日上午, 記者驅車途經S226龍溪段時, 眼前為之一亮, 沿線道路兩側的鐵皮房消失了, 取而代之的是風景優美的綠地。 美麗公路“顏值”終於回來了, 變身為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除此之外, 龍溪鎮還強力整治危房, 拆出發展新空間。 大密溪村占地3000平方米的合金鍛造廠倒下了,

龍溪水庫範圍內的一處4000平方米的危房也倒下了……這些騰空的土地將被拆後利用, 重新規劃為新風景。

翻篇歸零再出發, 上下強破攻堅戰。 今年, 龍溪鎮集聚全鎮之力, 用最堅決的態度、最有力的措施, 推進“治危拆違”專項整治。 鎮領導班子下基層、赴前線, 坐鎮指揮、督查行動;各部門齊心協力, 合力推進;廣大群眾主動參與、積極配合。 截至目前, 全鎮共累計拆違5萬平方米, 順利完成今年總拆違量的40%。

奏響治水集結號 確保清水不褪色

哪裡有劣V類水, 哪裡就有河長的身影。 連日來, 龍溪鎮眾多河長加班加點, 放棄週末休息, 對轄區內的小微水體進行無盲點、地毯式排摸整治, 全身心投入治水消劣工作之中。

“這幾天雨水多, 得格外注意河面有無垃圾。”4月25日中午,斬港河河長連合青利用午休時間開始了他的巡河工作,並按著往常習慣寫起了巡河日記。這條長364米的龍溪“門面河”,成了他每日掛念的物件,在他的本子裡,記著不同時期斬港河出現的不同問題及整治前後的效果。

去年10月,連合青接手了斬港河。這條河雖不長,但它的下游是斷河,與其他河道無法流通,久而久之,便成了一潭死水。河邊是新建的龍溪公園,茶餘飯後來此散步的居民頗多。因此,斬港河的“一舉一動”變得格外惹人注目。

“原先一到下雨天,河水便會變得渾濁,然後發臭。”談起治水前的河道,連合青感觸頗深,這條河清過淤,也疏浚修繕過,可是清水只能保持一段時間,時間一久,仍會變色。

在龍溪鎮治水工作會上,連合青多次提出得先讓斬港河的水“活”過來。經過治水工作組的多番商討,最終決定在河面上新增綠色景觀植物,添加多個增氧泵,讓這條中心區的河“呼吸”新鮮空氣,保持源源不斷的動力。

如今,斬港河已被群眾評為龍溪最美河道。兩岸樹木蔥翠,河面波光粼粼,連多年不見的白鷺也“慕名”而來。

據瞭解,今年,龍溪鎮重點梳理102條小微水體,對其中47條劣V類水進行“把脈問診”,並逐一分配河長,嚴格制定一河一策,負責落實違建拆除、日常保潔、生態治理等措施。此外,還聘任22位鎮人大代表和黨代表為“我愛我家”監督員,率先行動、共同參與治水剿劣監督工作。做到水體不黑臭、無垃圾,嚴防各類河道污染問題出現反彈,確保清水永不褪色。

“當年我們用青山綠水換回龍溪第一桶金,如今富起來了,不能靠山吃山消耗這寶貴的生態資源,要更好地養山用山,讓美麗山水和經濟發展發生碰撞,產生乘數效應,變成可持續發展的‘聚寶盆’。”龍溪鎮鎮長郭海濱說,下階段將繼續圍繞著“青山、綠水、暢通、無違、安全、仁德”這6個百姓夢,加大環境整治力度,把龍溪塑造成一座集休閒與旅遊為一體的美鎮。

得格外注意河面有無垃圾。”4月25日中午,斬港河河長連合青利用午休時間開始了他的巡河工作,並按著往常習慣寫起了巡河日記。這條長364米的龍溪“門面河”,成了他每日掛念的物件,在他的本子裡,記著不同時期斬港河出現的不同問題及整治前後的效果。

去年10月,連合青接手了斬港河。這條河雖不長,但它的下游是斷河,與其他河道無法流通,久而久之,便成了一潭死水。河邊是新建的龍溪公園,茶餘飯後來此散步的居民頗多。因此,斬港河的“一舉一動”變得格外惹人注目。

“原先一到下雨天,河水便會變得渾濁,然後發臭。”談起治水前的河道,連合青感觸頗深,這條河清過淤,也疏浚修繕過,可是清水只能保持一段時間,時間一久,仍會變色。

在龍溪鎮治水工作會上,連合青多次提出得先讓斬港河的水“活”過來。經過治水工作組的多番商討,最終決定在河面上新增綠色景觀植物,添加多個增氧泵,讓這條中心區的河“呼吸”新鮮空氣,保持源源不斷的動力。

如今,斬港河已被群眾評為龍溪最美河道。兩岸樹木蔥翠,河面波光粼粼,連多年不見的白鷺也“慕名”而來。

據瞭解,今年,龍溪鎮重點梳理102條小微水體,對其中47條劣V類水進行“把脈問診”,並逐一分配河長,嚴格制定一河一策,負責落實違建拆除、日常保潔、生態治理等措施。此外,還聘任22位鎮人大代表和黨代表為“我愛我家”監督員,率先行動、共同參與治水剿劣監督工作。做到水體不黑臭、無垃圾,嚴防各類河道污染問題出現反彈,確保清水永不褪色。

“當年我們用青山綠水換回龍溪第一桶金,如今富起來了,不能靠山吃山消耗這寶貴的生態資源,要更好地養山用山,讓美麗山水和經濟發展發生碰撞,產生乘數效應,變成可持續發展的‘聚寶盆’。”龍溪鎮鎮長郭海濱說,下階段將繼續圍繞著“青山、綠水、暢通、無違、安全、仁德”這6個百姓夢,加大環境整治力度,把龍溪塑造成一座集休閒與旅遊為一體的美鎮。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