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小三陽”就不用擔心?危害可能超“大三陽”!

很多慢性乙肝患者甚至非肝病專科醫務人員, 都普遍存在一種認識, 那就是認為“小三陽”好而“大三陽”不好, 只要“大三陽”轉成“小三陽”, 就可以高枕無憂、不用治療了。 專家表示, 這種想法大錯特錯, 如果“小三陽”患者乙肝病毒DNA呈陽性, 且肝功能檢查反復波動, 就必須進行治療, 否則對身體危害更大, 更容易轉化為肝硬化和肝癌。

“小三陽”並不等於病情輕、無傳染性

慢性乙肝是我國第一大病, 根據2010年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 我國一般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攜帶率為7.18%, 據此推算, 我國現有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約9300萬人,

其中現症患者2000萬例。 慢性乙肝是引發肝硬化和原發性肝癌最主要的原因, 患者中約25%死於與乙肝病毒有關的肝病惡化。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感染性疾病科三區專科主任徐啟桓介紹, 所謂大、小三陽指的是乙肝免疫指標中e抗原陽性還是e抗原陰性, 陽性者為“大三陽”, 陰性者為“小三陽”, 它只反映機體的乙肝免疫標誌物狀態, 並不代表病情輕重或傳染性大小。 病情輕重要看肝臟功能各項指標及肝臟影像、病理等指標, 傳染性大小要看血中病毒載量。

因此, “大三陽”患者中有許多攜帶者暫時不需要治療, 但應定期複查, 而“小三陽”患者也應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並不能一概而論說“不用治療”。 同時, “小三陽”也不代表沒有傳染性,

只是傳染性沒有“大三陽”那麼強, 平時生活中還是應該注意與家人使用物品分開, 另外, 家人要及時注射乙肝疫苗。

“我國乙肝‘小三陽’患者非常多, 約占乙肝總人數的30%~50%左右, 過去認為‘大三陽’轉成‘小三陽’表示病毒複製減弱, 傳染性小, 病情向好的方面轉化, 這種認識是片面和有缺陷的。 對於‘小三陽’患者一定要區別對待, 該不該治療視具體情況而定。 ”徐啟桓說。

“小三陽”三種情況下需及時治療

從理論上講, 所有“小三陽”患者都該得到治療。 “乙肝‘小三陽’的存在無論是怎樣一種形式, 對人體健康都是一種潛在的威脅。 我們進行的臨床統計發現, 肝癌患者中, 90%是‘小三陽’患者, 乙肝肝硬化、重症肝炎患者中, ‘小三陽’患者也占多數。

但從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 全部治療不太現實, 這時可以根據情況區別對待。 ”

如果“小三陽”患者乙肝病毒DNA呈陽性, 肝功能檢查反復波動, 臨床上常稱為HBeAg陰性慢乙肝, 主要是由於乙肝病毒變異引起的, 此時必須進行抗病毒治療。

“小三陽”患者乙肝病毒DNA呈陽性, 肝功能正常, 此時很多醫生可能認為不需要治療, 但臨床上, 通過肝穿發現這些患者肝組織病理炎症及纖維化程度通常比“大三陽”患者更嚴重, 甚至部分患者已經出現了早期的肝硬化, 因此這部分患者其實應該儘早考慮進行抗病毒治療。

40歲以上、病程達到10年的“小三陽”患者, 若HBV-DNA呈陽性, 大多存在著不同程度的炎症及肝纖維化, 應進行積極有效的抗病毒治療,

對預防肝硬化及肝癌的發生, 改善患者的預後, 提高患者的生存品質, 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般來說, 出現以下三種情況的“小三陽”患者, 必須及時治療:1.有明顯的症狀, 如疲倦、食欲不振、腹脹、肝區不適等。 2.肝功能反復波動, 轉氨酶、血清膽紅素升高, 白蛋白降低等。 3.HBV-DNA檢查呈陽性者。

年輕、初治患者首選干擾素

目前乙肝抗病毒治療主要有兩大類藥物, 一是口服核苷(酸)類似物藥, 另外一個是長效干擾素。 口服藥物的優勢是服用簡單方便, 副作用小, 很多人容易接受。 藥物本身抑制作用比較強, 長期使用可以使體內的病毒量下降到很低, 但缺點是停藥後特別容易復發, 停藥一年復發率高達60%-80%。 因此, 口服藥物可能需要長期吃藥, 甚至終身吃藥,

但長期服藥會產生耐藥風險, 一旦出現耐藥, 會導致病毒反彈和肝炎復發, 治療成本增加。

另一類藥物是干擾素, 優點是可以通過有限的療程(標準療程是48周)實現停藥, 並且復發率較低, 兩年復發率低於20%, 但缺點是副作用較大, 一部分人不能耐受, 如處於肝硬化失代償期或有肝硬化腹水的;年齡比較大, 超過65歲的;或有心臟病、糖尿病、腎病等在身的, 就不適合使用。

另外, 經濟因素也是導致一些患者放棄干擾素治療的重要原因。 徐啟桓介紹, 目前, 遼寧、上海、北京、深圳等地都將干擾素治療乙肝納入了醫保, 而廣州只將其治療丙肝納入了醫保, 乙肝這塊還沒有, “廣東是一個乙肝大省, 全國乙肝病例最多, 感染率也最高, 所以我們呼籲政府儘快將這塊納入醫保。”

相對來說,在臨床上乙肝病毒感染處於免疫清除期(轉氨酶水準較高)、年輕、初治、病毒載量低的慢性乙肝患者比較適合干擾素治療,“因為這部分人的免疫功能相對較強,配合干擾素治療可進一步提高免疫力,作用會比較持久,部分患者甚至可達到乙肝表面抗原清除的接近臨床治癒的結果。”徐啟桓說,如果青年患者短期內有升學或者結婚生子的需求,可以嘗試。

來源丨廣州日報

所以我們呼籲政府儘快將這塊納入醫保。”

相對來說,在臨床上乙肝病毒感染處於免疫清除期(轉氨酶水準較高)、年輕、初治、病毒載量低的慢性乙肝患者比較適合干擾素治療,“因為這部分人的免疫功能相對較強,配合干擾素治療可進一步提高免疫力,作用會比較持久,部分患者甚至可達到乙肝表面抗原清除的接近臨床治癒的結果。”徐啟桓說,如果青年患者短期內有升學或者結婚生子的需求,可以嘗試。

來源丨廣州日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