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尿道下裂的知識普及

尿道下裂是指前尿道發育不全而導致尿道開口達不到正常位置的泌尿系統常見畸形。 即尿道口可能出現在正常尿道口近端至會陰部之間, 如位於陰莖腹側或陰囊處, 多併發陰莖下彎。 通常, 我們發現尿道下裂患者陰莖短小並向腹側彎曲;陰莖頭小而扁平, 無包皮包裹, 包皮堆積在陰莖背側;尿道開口不在陰莖頭部而在陰莖上, 畸形嚴重的開口於會陰部。 手術治療方式較複雜, 不同病例的處理和術後恢復情況並不相同。

診斷鑒別診斷

尿道下裂根據其典型臨床表現即可診斷。 但尿道下裂合併雙側隱睾時要注意有無性別異常。 檢查包括:①體檢:觀察病人體型

身材及有無第二性征, 外生殖器檢查有無陰道、觸摸雙側睾丸質地、體積;②檢查染色體;③尿17酮類固醇檢測;④性腺活檢或腹腔鏡檢查。

治療

尿道下裂的手術方式有300多種, 但至今尚無一種滿意的被廣大泌尿外科醫師接受的術式。

尿道下裂的治癒標準在於尿道口位於陰莖頭正位, 陰莖下彎完全矯正, 陰莖外觀接近正常, 能站立排尿, 成年後能進行正常性生活。 手術方式可根據是否分期進行分為兩種:

1.分期手術:第一期矯治陰莖下曲, 包皮由背側轉移到腹側, 為尿道重建手術提供條件。 當期手術在距第一期手術半年後進行, 利用陰莖腹側包皮建造新尿道, 使尿道開口於陰莖頭部。 手術成功就能達到直立排尿, 成年後有生育能力。

2.一次手術:這是醫院採用的常規手術方法。 在一次手術中完成陰莖下彎矯正, 消除陰莖背側包皮堆聚, 用膀胱粘膜代建尿道, 並使尿道開口於陰莖頭的正常部位。 這種手術更符合正常生理結構,

外觀也與常人相似。 病人可免除多次手術的痛苦, 併發症少, 成功率高, 療效較為滿意。

2.有陰莖下彎的尿道下裂的治療需橫斷尿道板矯正陰莖下彎, 再用替代物做尿道成型, 可採用Duckett橫向帶蒂包皮皮管尿道成形術、Denis-Browne皮條埋藏法、陰囊中縫島狀皮瓣等。

疾病預後

尿道下裂修復術的併發症包括出血/血腫、尿道口狹窄、尿道皮膚瘺、尿道狹窄、尿道憩室、切口感染、癒合受損以及修復失敗。

當需要再次手術時, 選擇恰當的手術時間, 尿道口狹窄、尿道皮膚瘺、尿道狹窄等併發症可迅速修復。 然而, 更嚴重的併發症如尿道下裂修復術部分或完全失敗時則需要一次較大的重建手術。 如果沒有最佳的組織和條件可供利用,

有時甚至需行一次完整的修復手術。 一般來說, 除非發生出血、感染或清創而需要立即再次進行手術探查, 併發症手術一般不要在前次修復6個月以內進行。

術後併發症之一:尿瘺

尿瘺是尿道下裂術後最常見的併發症, 比較大的尿瘺, 尿液全部從漏口排出, 正常新建的尿道開口幾乎沒有尿液排出。 有些小的尿瘺會在排尿時從漏口滴出。 一旦出現尿瘺也不要驚慌失措, 有的尿瘺是可以自愈的。 尤其是陰莖跟部的尿瘺, 因為那裡組織豐富, 相反在冠狀溝處的瘺口不易自行癒合, 因為那裡的組織非常薄弱。

術後併發症之二:憩室

憩室是排尿時尿道鼓起, 尿道存尿, 排尿時尿線無力, 排尿後擠壓鼓包可以射出尿液,

如果排尿後鼓包自行消失或者排尿後擠出幾滴尿液不是憩室。 形成憩室的原因多為遠端尿道有狹窄及尿道組織薄弱, 導致近端尿道壓力增大所致。 出現憩室早期需要及時解決遠端狹窄的因素, 同時在排尿時家長可以用手指擠著鼓起的地方以免憩室加重, 如果經保守治療無效往往需要手術治療。

術後併發症之三:尿道狹窄

如果孩子排尿時出現用力, 並出現排大便情況是尿道狹窄的情況。 或者孩子排尿時尿線不是射出去的, 而是從尿道開口處無力的流出來, 排尿距離很近是尿道狹窄的先兆。 出現狹窄時要及時就醫, 通常的方法是尿道擴張, 為了加強擴張效果, 可以在擴張尿道後留置尿管一段時間, 起到持續擴張的效果, 這樣還可以減少多次擴張尿道的疼痛。

這樣還可以減少多次擴張尿道的疼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