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核桃專家”潘學軍:論文寫在烏蒙山

新華社貴陽4月28日電 題:“核桃專家”潘學軍:論文寫在烏蒙山

新華社記者 駱飛

穀雨剛過, 貴陽市花溪大道旁的貴州大學教學實驗基地內, 植物茂盛。 其中一片種著核桃樹的地方, 不少樹幹卻被鋸斷, 顯得格外突兀。 “核桃專家”潘學軍說, 這是讓核桃增產增收最關鍵的嫁接技術。

“通過嫁接, 才能保障核桃樹的品質, 並在開花結果時營養更充足、更均衡。 ”潘學軍一邊講解, 一邊熟練地剪剔多餘的枝條;忽而蹲下, 忽而又爬上2米多高的樹幹。 在記者眼裡, 這個農學博士更像個果農。

這些教學基地裡試驗出來的種植技術,

經過潘學軍在貴州山區10年的推廣, 逐漸被廣泛用於核桃產業發展, 助力百姓脫貧致富。

回首過去的10年, 潘學軍說, 每一步都走得很艱辛。

2006年, 貴州大學與貴州省畢節市赫章縣簽訂合作專案, 當時才到貴州大學農學院任教1年的潘學軍被推薦為專案負責人。 憑著執著好學的熱情, 他隻身來到赫章縣, 在這個國家級貧困縣一待就是10年, 將自己的科研和論文寫在了烏蒙山深處。

通過走村串戶, 潘學軍瞭解到, 赫章縣核桃種植歷史悠久, 當地百姓房前屋後隨處可見, 大部分人還靠核桃樹吃飯。 但傳統種樹大都“靠天吃飯”, 任由其生長, 從不打理, 且品種多是錘不動的“鐵核桃”。 在講究品質、品相的今天, 沒法形成產業化發展,

更談不上帶動百姓脫貧致富。

“好種出好苗, 好樹開好花”——潘學軍決定從最基礎的選種開始, 給當地核桃產業進行一次徹底科技革命。 “當地一棵核桃樹一個品種, 選種難度很大, 漫山遍野地長著核桃, 一些好樹種生長在很偏僻的地方, 時常要走三四個小時山路, 一天下來腳腫到脫不下鞋。 ”潘學軍說, 能找到都是幸運的, 有時走了幾十公里冤枉路, 連樹影都沒看到。

從2007年開始, 寒來暑往兩年間, 潘學軍的足跡幾乎遍佈全省88個縣市。 渴了就喝山泉水, 餓了在老鄉家燒幾個土豆吃, 過著風餐露宿的日子。 由於山路崎嶇, 關節磨損厲害, 加之山裡氣候潮濕, 他患上了損傷性關節炎, 但這些並未阻止他科研的腳步。

搞研究充滿曲折,

第一次嫁接的67棵樹, 只存活了7棵。 “當時也很心急, 但沒有放棄。 只有做好科研, 才能回饋支持科研的老百姓。 ”潘學軍說。

最終, 歷時6年, 通過4600多棵樹的嫁接實驗, 潘學軍終於實現了對赫章縣本地核桃樹品種的嫁接改良。 同時, 還從全省收集的400多個優質良種中, 培育出了“黔核”系列4個新品種。

技術獲得突破, 接下來是進村入戶推廣。 走到哪裡, 潘學軍都習慣性兜裡揣把嫁接剪, 與百姓拉家常時, 見縫插針地講解和演示嫁接技術。 一來二去, 技術逐漸被百姓認可和接納。 幾年下來, 新品種帶來了顯著的增產增收, 潘學軍被當地百姓親切地稱為“潘核桃”。

依靠潘學軍的科研成果, 近年來, 赫章縣傳統的核桃產業煥發出新的生機, 成為全縣重要的脫貧致富產業。

10年間, 全縣核桃種植面積從14萬畝增加到163萬畝, 增加了10餘倍;堅果年產值從3億元增加到15億元, 種植戶年人均增收5000元。

“潘學軍教授不僅給赫章縣核桃種植帶來了新技術, 還為我們培養技術人才。 ”赫章縣核桃局副局長彭劍介紹。

記者瞭解, 這些年, 在潘學軍的幫助、指導下, 當地共培養了260多名核桃科技特派員, 他們活躍在烏蒙山區各個角落, 用潘學軍研發的核桃新品種和先進技術帶動著百姓脫貧致富。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