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讓社區工會的“毛細血管”流淌著溫情

【開欄的話】

發揮工會“大學校”作用, 提升職工素質;維護權益扶貧幫困, 讓職工共用發展成果;深入一線傾聽呼聲, 實事辦到職工心坎上……近年來, 在我市各行各業中, 廣大基層工會主席, 積極展現新作為, 成為職工最貼心的“娘家人”。

今年是我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年, 在新的起點上, 廈門市總工會繼續聯手本報開設2017年“尋找最貼心的職工娘家人”欄目, 期待與“尋找最美勞動者”欄目一起, 形成雙欄目驅動, 給市民讀者帶來雙倍精彩的工會故事。

通過報導職工“娘家人”的故事, 一方面有利於啟發和帶動更多基層工會主席一起投身工會事業,

另一方面可以讓更多職工瞭解、關注、支持工會工作。 期待廣大市民讀者在關注本欄目的同時, 也積極推薦身邊的優秀工會主席, 讓記者及時採訪報導。

【人物名片】

陳旭玲:湖裡區興華社區黨總支書記、居委會主任、工會主席,

曾被評為“全國模範小巷總理”、福建省優秀調解主任、“全省法治宣傳教育模範個人”、廈門市百名社區好當家、廈門市勞動模範, 獲“廈門五一勞動獎章”, 榮獲廈門市優秀志願者, 廈門市三八紅旗手;她帶頭打造“興華社區520行動”品牌, 組織開展志願服務;創新建立“暖心十八相送服務站”“工會會員守望互助隊”等, 為促進社區和諧穩定, 營造宜居宜商環境作出積極貢獻。

■陳旭玲組建工會志願者隊伍為社區服務。

“社區工會各項工作很繁瑣, 不是一件事情一件事情地來, 而是腦袋裡要同時裝著十幾件事情, 我總覺得時間不夠用。 ”湖裡街道興華社區黨總支書記陳旭玲說。 從事社區工作已十多年的她, 還擔任著社區工會主席。 她的工作得到轄區老少的認可, 有的居民把她當成自家人, 一些孩子甚至喊她為“媽媽”。

文/圖 記者 王東城 通訊員 李心

創新

組建工會會員志願者隊伍, 貼心服務送到一線

近半年來, 陳旭玲把工作重心放在組織入戶調查上, 她要求每個社區網格員走進居民家中瞭解情況。

興華社區外來職工多, 目前第一輪入戶調查已順利完成, 陳旭玲又開始組織第二輪入戶調查了。

網格員入戶調查也取得了一些成效, 他們把入戶時發現的可疑情況回饋給民警後, 警方據此抓獲了一名逃犯。

陳旭玲對網格化很有心得, 在興化社區, 她也主導將工會工作網格化。

“我剛到興華社區, 感覺工會組織比較弱。 ”陳旭玲說,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 她第一步先成立社區工會組織, 把工會會員按照網格化聯合起來, 組成工會聯合會。 之後, 她把社區的工會會員發展成為一支志願者隊伍。

社區工會組織的“毛細血管”通了, 很快就開始“精准”地對外輸出工會的貼心服務。 比如, 去年臘八節, 工會會員志願者們煮了臘八粥,

送到正在立面改造施工的工人手中, 還有的志願者織圍巾和手套送給環衛工人。 陳旭玲說, 最近正發動工會會員志願者, 準備再為那些忙著立面提升改造的一線工人送溫暖獻愛心。

牽掛

為了讓老職工用管道燃氣, 8年來多方奔走

興華社區居委會斜對面的三航公寓社區, 居住著不少老工會人。 陳旭玲來到興華社區後, 幫助這裡的居民把社區的事情做得更好。 比如, 把堆積廢棄物的地塊清理出來, 改造成敬老長廊, 讓社區的老職工有了休閒的去處。

2009年, 陳旭玲剛到興華社區時, 發現三航公寓社區居民還在使用燃氣罐, 這對退休老職工來說很不方便。 她立即找有關單位瞭解情況, 得知是管道在安裝方面受到多種因素制約。 此後她一直記掛著這件事,經過她的多方奔走,今年春節過後,三航公寓被正式列入島內老舊社區管道天然氣改造的名單。

“她說到做到,我們3000多名居民都很感謝她!”聽說很快就能用上管道天然氣,三航公寓社區居民陳鳳嬌特別感謝陳旭玲。陳旭玲說,聽到這句感謝的話那天正好是自己生日。“這是給我最好的生日禮物,也是對我工作的肯定和鼓勵。”她說。

耐心

沖她拍桌子的“上訪戶”

如今把她當成了自家人

社區工作中有不少難啃的“硬骨頭”,但到了陳旭玲手中,這些工作推進卻很順利。問她有什麼秘訣,她說:“沒什麼,平時心裡裝著職工、居民,讓他們覺得暖心就行。”

居民老李曾是令人頭疼的“上訪戶”,陳旭玲剛到興華社區的時候,他曾跑到社區居委會提出各種要求,甚至當著陳旭玲的面拍桌子。

陳旭玲和老李面對面坐下來,仔細傾聽他的訴求。瞭解到老李家的實際困難,她發動工會志願者,主動幫助老李的妻子做事。不僅自己掏錢出力説明老李,她還組織了企業到老李家送慰問金。

陳旭玲的做法,讓老李深受感動。他不好意思地向她道歉,解釋說拍桌子並不是對她不滿,而是希望引起關注、得到幫助。後來,老李就把陳旭玲當成自家人看待,對外人都說她是他的妹妹,社區有什麼事都積極支持配合。

三航公寓的萬女士為了女兒結婚,剛裝修了房子,防盜窗設置構成違建,這次社區改造提升時要求她配合整改。怎樣才能說服她主動整改呢?陳旭玲想了個辦法,她動員萬女士加入工會志願者隊伍,跟著工作人員上門入戶宣傳。一路走下來,萬女士體會到了社區工作的不易,主動找到社區,簽下了配合改造提升的協議。

“工會志願者跟著我一家家走,他們的現身說法起了很好的作用。”陳旭玲說。

熱心

為幫助單親家庭的孩子

發動愛心企業一起關心

低保戶譚女士是個單親媽媽,獨自撫養兩個女兒,是社區裡的困難家庭。上門走訪的時候,陳旭玲注意到了家庭條件對孩子的影響,譚女士的兩個女兒都很自卑,看到外人總是躲躲閃閃的。

“我很喜歡這兩個孩子,鼓勵她們好好學習,還給她們送玩具。”陳旭玲想通過工會的力量來為這個家庭解決困難,於是聯繫了社區愛心企業的工會主席,發動他們一起幫助譚女士。

先後有不少愛心企業資助了譚女士一家,在大家的關心下,兩個孩子也越來越陽光,她們把陳旭玲當成媽媽,管她叫“主任媽媽”。讓陳旭玲感到欣慰的是,譚女士的大女兒高考很順利,被本一批院校錄取。高考後,譚女士的女兒把愛心回饋給了社區,幫忙社區組織社會實踐活動,當起了孩子們的“知心姐姐”。社區組建志願者隊伍時,譚女士也第一個報名參加。

此後她一直記掛著這件事,經過她的多方奔走,今年春節過後,三航公寓被正式列入島內老舊社區管道天然氣改造的名單。

“她說到做到,我們3000多名居民都很感謝她!”聽說很快就能用上管道天然氣,三航公寓社區居民陳鳳嬌特別感謝陳旭玲。陳旭玲說,聽到這句感謝的話那天正好是自己生日。“這是給我最好的生日禮物,也是對我工作的肯定和鼓勵。”她說。

耐心

沖她拍桌子的“上訪戶”

如今把她當成了自家人

社區工作中有不少難啃的“硬骨頭”,但到了陳旭玲手中,這些工作推進卻很順利。問她有什麼秘訣,她說:“沒什麼,平時心裡裝著職工、居民,讓他們覺得暖心就行。”

居民老李曾是令人頭疼的“上訪戶”,陳旭玲剛到興華社區的時候,他曾跑到社區居委會提出各種要求,甚至當著陳旭玲的面拍桌子。

陳旭玲和老李面對面坐下來,仔細傾聽他的訴求。瞭解到老李家的實際困難,她發動工會志願者,主動幫助老李的妻子做事。不僅自己掏錢出力説明老李,她還組織了企業到老李家送慰問金。

陳旭玲的做法,讓老李深受感動。他不好意思地向她道歉,解釋說拍桌子並不是對她不滿,而是希望引起關注、得到幫助。後來,老李就把陳旭玲當成自家人看待,對外人都說她是他的妹妹,社區有什麼事都積極支持配合。

三航公寓的萬女士為了女兒結婚,剛裝修了房子,防盜窗設置構成違建,這次社區改造提升時要求她配合整改。怎樣才能說服她主動整改呢?陳旭玲想了個辦法,她動員萬女士加入工會志願者隊伍,跟著工作人員上門入戶宣傳。一路走下來,萬女士體會到了社區工作的不易,主動找到社區,簽下了配合改造提升的協議。

“工會志願者跟著我一家家走,他們的現身說法起了很好的作用。”陳旭玲說。

熱心

為幫助單親家庭的孩子

發動愛心企業一起關心

低保戶譚女士是個單親媽媽,獨自撫養兩個女兒,是社區裡的困難家庭。上門走訪的時候,陳旭玲注意到了家庭條件對孩子的影響,譚女士的兩個女兒都很自卑,看到外人總是躲躲閃閃的。

“我很喜歡這兩個孩子,鼓勵她們好好學習,還給她們送玩具。”陳旭玲想通過工會的力量來為這個家庭解決困難,於是聯繫了社區愛心企業的工會主席,發動他們一起幫助譚女士。

先後有不少愛心企業資助了譚女士一家,在大家的關心下,兩個孩子也越來越陽光,她們把陳旭玲當成媽媽,管她叫“主任媽媽”。讓陳旭玲感到欣慰的是,譚女士的大女兒高考很順利,被本一批院校錄取。高考後,譚女士的女兒把愛心回饋給了社區,幫忙社區組織社會實踐活動,當起了孩子們的“知心姐姐”。社區組建志願者隊伍時,譚女士也第一個報名參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