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晶報評:用更扎實的工作打造“公園之城”

寶安城管局近日啟動寶安區公園“綠潔美”大提升行動, 通過對公園各項工作提級提能提速提效, 全面優化和提升公園環境綜合水準,

全力打造“公園之區”。

提升行動指向管理、公園數量和公園品質等多個方面。 從今年開始, 今後4年寶安將再新建公園32座, 到2020年, 全區公園總數將由目前的171座提升到203座。 同時, 還將對公園的環境、景觀進行全面提升, 並建立長效機制。

隨著生活品質的提升, 越來越多的人會在節假日和工作之餘走進公園, 享受休閒的樂趣。 從全國範圍來看, 深圳的公園數量和品質都是較高的, 而宜人的氣候, 也給深圳打造公園之城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優勢。 將更多資源向公園的建設和提升傾斜, 是有益民生之舉, 除了進一步增加公園的數量, 一些公園的軟硬體環境, 也確實有改進的空間。

比如此前就有媒體報導, 不少公園的公廁不足,

許多早起晨練的老人找不到廁所, 只能摸黑“就地解決”, 天氣不熱還好, 一到夏天, 一些公園就被異味包圍。 比如有些公園裡的小賣店所售賣的商品價格驚人, 比市場價要高出一大截, 讓公共場所和公共服務沾染了濃濃的銅臭味兒, 且即使屢遭詬病, 甚至被媒體曝光, 情況依然不見好轉。 還有些公園裡則暗藏茶館等盈利場所, 此前雖有一些已陸續退出, 但至今還仍有部分盈利專案運轉如常。

公園的規劃、建設、管理是一門大學問, 要做的工作也很多, 但首當其衝的, 就是切切實實地回應民生關切, 解決民生痛點, 將一些與公園相關的、老百姓還不那麼滿意的問題解決好。

早在幾年前, 深圳便已開始向“公園之城”邁進, 計畫未來市內公園總量可以達到1200到1500個——這是一個令人自豪的數字,

也是城市文明的標誌之一。 打造“公園之城”, 需要像寶安一樣的重視和投入, 也需要把工作做得更細緻、更扎實。

來源:晶報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