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直播惠州解剖抹香鯨:體內有大磨盤狀胎盤!專家稱可能轟動世界!

18:00 抹香鯨標本製作完成後將留在惠州

惠州市海洋與漁業局副局長鄔剛:這些抹香鯨標本製作完成後, 將留在惠州。 我們已初步計畫在惠東設立專門的抹香鯨科普展廳, 向公眾科普宣傳海洋生物保護知識, 提升公眾的海洋保護意識。 前幾年, 在惠東港口附近海域也有一條3米長的小抹香鯨擱淺後死亡, 我們當時同樣邀請專家將其製作標本, 目前仍存放在惠州市漁業研究推廣中心。

16:55 專家初步認為漁網纏傷不足以致抹香鯨死亡

16時55分, “抹香鯨”新聞媒體通氣會, 在惠州市漁業研究推廣中心舉行。

“抹香鯨整體保持完好, 證明救護措施比較得力, 可以說是成功的。 據我所知, 世界上還沒有在近岸擱淺後抹香鯨成活案例。 所以這次的援救也不能說是失敗, 惠深港三地為此作出很大努力。 ”廈門大學生物博物館館長、廈門市水陸生物研究所長童慎漢在通氣會上接受媒體採訪時說。

他強調, 這次是世界首次首例發現抹香鯨肧胎, 在解剖過程發現亦是首例, 意義非常重大。 抹香鯨正常懷孕育胎13個月, 據此可以很好研究母鯨覓食期間的習性, 接下來可為這一瀕危種群的保護提供極具科學價值的資料與理論。 初步解剖需要3天, 全部完成要半個月, 其中幼鯨的解剖難度會比較大。 將製作母鯨表皮、骨骼標本和幼鯨標本, 大概半年內可完成。 死因將在一個月內公開。 “抹香鯨表皮比較完整, 健康狀態良好, 我初步認為漁網纏傷不足以致死”。

16:08 2米長小鯨寶寶從胎盤剝出, 淨重221斤

小鯨寶寶死屍從胎盤剝出, 長約2米。

小鯨寶寶淨重221斤。

16時, 小鯨寶寶露頭了, 可惜已死亡, 胎盤內有很多呈淡黃色的羊水。

16時08分, 小鯨寶寶死屍從胎盤剝出, 淨重221斤, 長2米, 胸圍1.23米。

15:53 悲哀!剖開胎盤, 寶寶死了

鯨魚寶寶露頭了, 可惜已經死了。

15時53分, 專家開始剖開胎盤。 他們用專門的手術刀, 在胎盤表面切開一個小口子。 隨後, 小鯨寶寶露頭了。

15:40 悲哀!胎盤中的小鯨寶寶已不可能存活


專家測量胎盤長達264釐米。

15時40分, 參與解剖抹香鯨的廈門大學生物博物館館長、廈門市水陸生物研究所長童慎漢說, 胎盤264釐米長,但已確認胎盤中的小鯨寶寶已不可能存活。悲哀!

15時53分,專家開始剖開胎盤。

15:25 沖洗胎盤,準備“接生”小鯨寶寶

工作人員用水沖洗胎盤。

15時25分,專家們在沖洗已取出母體的胎盤,準備“接生”小鯨寶寶。專家稱,母鯨已受孕懷胎約二年,如這次沒出意外,鯨寶寶應該近幾天就會出生。

14:38 專家稱不排除小鯨寶寶仍然存活!

專家在解剖胎盤。

14時38分,參與解剖的廈門大學生物博物館館長、廈門市水陸生物研究所長童慎漢說,這是世界首次在解剖抹香鯨過程中發現鯨魚寶寶胎盤,不排除仍存活的可能!

14:10 抹香鯨體內有胎盤坦露!

抹香鯨身體內有個胎盤,廈門大學生物博物館執行館長、廈門市水陸生物研究所所長童慎漢說可能會轟動世界。

圖中這一圓坨是卵巢。

今天下午,專家們繼續解剖抹香鯨。

14時10分,經中午短暫休息後,專家們繼續解剖抹香鯨。扒開層層脂肪、清除完大灘大灘暗紅色的於血之後,一個大磨盤狀的胎盤坦露出來。廈門大學生物博物館執行館長、廈門市水陸生物研究所所長童慎漢說可能會轟動世界。

它還是死了。

3月16日上午,天色陰鬱。惠州機場附近,位於惠陽區平潭鎮的惠州市海洋與漁業科學技術研究中心。一隻巨大的鯨魚,將在此解剖……

體型龐大的抹香鯨,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有齒類捕食性動物。它的胃裡有什麼?其死因究竟與人類有多大關聯?今天或能找到答案。場面將非常血腥。

這頭重14.18噸、長達10.78米的抹香鯨,此前在大亞灣惠深海域受困四日三夜,牽動無數人心,惠深港三城聯手接力救援,終無力回天。受傷後迷途的它,再也沒能回到海洋深處的家。

南都記者獲悉,本次解剖及製作標本工作將由中山大學海洋科學院專家為主導,會同香港海洋公園專家,計畫於今日上午開始進行。此前包括香港海洋公園和深圳市博物館在內的多個部門和機構,都希望擁有保存這頭抹香鯨,一方面進行科研,另一方面製成標本供人參觀、科普。

被專家確認死亡後,這頭成年雌性抹香鯨昨日下午在大亞灣惠州港碼頭,被大型吊車拖吊離海面,運往惠州市海洋與漁業科學技術研究中心。據惠州市海洋與漁業局副局長鄔剛介紹,到達平潭後,經現場準確測量,死亡抹香鯨為成年雌性,長10.78米,重14.18噸。同時,立即運來大量冰磚臨時圍著鯨魚屍體,以保存其不變質或減緩其變質的速度。

南都記者從惠州市海洋與漁業局獲悉,該局已邀約全國鯨豚類專家學者,開展後續的研究工作。同時,惠州也計畫設立專門的抹香鯨科普展廳,向公眾科普宣傳海洋生物保護知識,提升公眾的海洋保護意識。

“專家建議要儘快實施解剖工作。”鄔剛告訴南都記者,該局昨晚就立即與應邀趕到的北京、廣州、廈門、武漢等地科研院校鯨豚類專家學者,就如何開展科學研究及標本製作方案進行了細化。赴惠專家將對抹香鯨開展生理結構、分子生物學、生態及病理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分析死因,以期為抹香鯨這一瀕危種群的保護提供更多具有科學價值的資料和理論。

13:10 初步判斷母鯨剛生完寶寶

今天上午,專家已對抹香鯨的皮膚、脂肪、肌肉、血液及乳汁進行取樣。“不排除肚子裡仍有小鯨的可能。”一名專家在現場稱,這是一頭正處於哺乳期的母鯨,初步判斷剛生完小鯨寶寶不久。

11:50 蓋上棉被,取出白色乳汁

11時50分,被拉開肚皮的鯨魚被蓋上一床床棉被,專家稱是為防止裸露的鯨肌過快失水。工作人員現場取出乳腺和白色乳汁並測量,尾部有兩個乳頭。

牙齒上有寄生蟲還會動。


工作人員在抹香鯨身體上鋪棉被防止曬爆。

工作人員現場取出乳腺和白色乳汁並測量,尾部有兩個乳頭

11:00 專家確定是一頭哺乳期母鯨

廈門大學生物博物館執行館長、廈門市水陸生物研究所所長童慎漢提取出白色的乳汁。

提取樣品工具。

專家組團參加解剖。

由中山大學海洋科學院、中國科學院深海所、香港海洋公園等單位20余名專家組成的團隊參加了今天上午的解剖。有專家在現場稱,“解剖發現有乳汁,這是一頭哺乳期母鯨”。

據悉,解剖取樣將持續到明天才可能結束 。專家將對抹香鯨開展生理結構、分子生物學、生態及病理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分析死因,以期為抹香鯨這一瀕危種群的保護提供更多具有科學價值的資料和理論。

10:00 解剖開始,內臟被分檢出來

解剖現場視頻。

解剖現場,血流一地。

專家們在取樣檢測。

解剖工具。

3月16日上午10時,在巨型吊機的配合下,抹香鯨的肚皮被切開,血水橫流,未發生“鯨爆”。解剖現場有二十多個工作人員同時在操作,鯨魚內臟被一樣樣分檢出來,取樣裝袋,接下來將進行科研檢測。

采寫:南都記者 黃海林 攝影:南都記者 田飛

編輯:黃亞嵐

胎盤264釐米長,但已確認胎盤中的小鯨寶寶已不可能存活。悲哀!

15時53分,專家開始剖開胎盤。

15:25 沖洗胎盤,準備“接生”小鯨寶寶

工作人員用水沖洗胎盤。

15時25分,專家們在沖洗已取出母體的胎盤,準備“接生”小鯨寶寶。專家稱,母鯨已受孕懷胎約二年,如這次沒出意外,鯨寶寶應該近幾天就會出生。

14:38 專家稱不排除小鯨寶寶仍然存活!

專家在解剖胎盤。

14時38分,參與解剖的廈門大學生物博物館館長、廈門市水陸生物研究所長童慎漢說,這是世界首次在解剖抹香鯨過程中發現鯨魚寶寶胎盤,不排除仍存活的可能!

14:10 抹香鯨體內有胎盤坦露!

抹香鯨身體內有個胎盤,廈門大學生物博物館執行館長、廈門市水陸生物研究所所長童慎漢說可能會轟動世界。

圖中這一圓坨是卵巢。

今天下午,專家們繼續解剖抹香鯨。

14時10分,經中午短暫休息後,專家們繼續解剖抹香鯨。扒開層層脂肪、清除完大灘大灘暗紅色的於血之後,一個大磨盤狀的胎盤坦露出來。廈門大學生物博物館執行館長、廈門市水陸生物研究所所長童慎漢說可能會轟動世界。

它還是死了。

3月16日上午,天色陰鬱。惠州機場附近,位於惠陽區平潭鎮的惠州市海洋與漁業科學技術研究中心。一隻巨大的鯨魚,將在此解剖……

體型龐大的抹香鯨,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有齒類捕食性動物。它的胃裡有什麼?其死因究竟與人類有多大關聯?今天或能找到答案。場面將非常血腥。

這頭重14.18噸、長達10.78米的抹香鯨,此前在大亞灣惠深海域受困四日三夜,牽動無數人心,惠深港三城聯手接力救援,終無力回天。受傷後迷途的它,再也沒能回到海洋深處的家。

南都記者獲悉,本次解剖及製作標本工作將由中山大學海洋科學院專家為主導,會同香港海洋公園專家,計畫於今日上午開始進行。此前包括香港海洋公園和深圳市博物館在內的多個部門和機構,都希望擁有保存這頭抹香鯨,一方面進行科研,另一方面製成標本供人參觀、科普。

被專家確認死亡後,這頭成年雌性抹香鯨昨日下午在大亞灣惠州港碼頭,被大型吊車拖吊離海面,運往惠州市海洋與漁業科學技術研究中心。據惠州市海洋與漁業局副局長鄔剛介紹,到達平潭後,經現場準確測量,死亡抹香鯨為成年雌性,長10.78米,重14.18噸。同時,立即運來大量冰磚臨時圍著鯨魚屍體,以保存其不變質或減緩其變質的速度。

南都記者從惠州市海洋與漁業局獲悉,該局已邀約全國鯨豚類專家學者,開展後續的研究工作。同時,惠州也計畫設立專門的抹香鯨科普展廳,向公眾科普宣傳海洋生物保護知識,提升公眾的海洋保護意識。

“專家建議要儘快實施解剖工作。”鄔剛告訴南都記者,該局昨晚就立即與應邀趕到的北京、廣州、廈門、武漢等地科研院校鯨豚類專家學者,就如何開展科學研究及標本製作方案進行了細化。赴惠專家將對抹香鯨開展生理結構、分子生物學、生態及病理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分析死因,以期為抹香鯨這一瀕危種群的保護提供更多具有科學價值的資料和理論。

13:10 初步判斷母鯨剛生完寶寶

今天上午,專家已對抹香鯨的皮膚、脂肪、肌肉、血液及乳汁進行取樣。“不排除肚子裡仍有小鯨的可能。”一名專家在現場稱,這是一頭正處於哺乳期的母鯨,初步判斷剛生完小鯨寶寶不久。

11:50 蓋上棉被,取出白色乳汁

11時50分,被拉開肚皮的鯨魚被蓋上一床床棉被,專家稱是為防止裸露的鯨肌過快失水。工作人員現場取出乳腺和白色乳汁並測量,尾部有兩個乳頭。

牙齒上有寄生蟲還會動。


工作人員在抹香鯨身體上鋪棉被防止曬爆。

工作人員現場取出乳腺和白色乳汁並測量,尾部有兩個乳頭

11:00 專家確定是一頭哺乳期母鯨

廈門大學生物博物館執行館長、廈門市水陸生物研究所所長童慎漢提取出白色的乳汁。

提取樣品工具。

專家組團參加解剖。

由中山大學海洋科學院、中國科學院深海所、香港海洋公園等單位20余名專家組成的團隊參加了今天上午的解剖。有專家在現場稱,“解剖發現有乳汁,這是一頭哺乳期母鯨”。

據悉,解剖取樣將持續到明天才可能結束 。專家將對抹香鯨開展生理結構、分子生物學、生態及病理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分析死因,以期為抹香鯨這一瀕危種群的保護提供更多具有科學價值的資料和理論。

10:00 解剖開始,內臟被分檢出來

解剖現場視頻。

解剖現場,血流一地。

專家們在取樣檢測。

解剖工具。

3月16日上午10時,在巨型吊機的配合下,抹香鯨的肚皮被切開,血水橫流,未發生“鯨爆”。解剖現場有二十多個工作人員同時在操作,鯨魚內臟被一樣樣分檢出來,取樣裝袋,接下來將進行科研檢測。

采寫:南都記者 黃海林 攝影:南都記者 田飛

編輯:黃亞嵐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