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虛擬藥庫”助力分級診療穩步發展

石景山區開展的藥品供給方式改革試點, 簡單來說是“診療+藥品配送”的模式, 醫生開出電子處方, 藥品配送企業即時配送, 甚至可以提供送藥上門的服務。 這種模式增加了醫生診療服務藥品選用的品種, 理論上聯網供應的藥企有多少種類的藥品, 醫生就可以開出相應的處方。

現實中, 社區醫療機構特別是像診所一樣的服務站, 受到場所條件和藥品採購資金的限制, 藥品存儲量比較有限, 看病缺藥, 客觀上減少了社區居民的就醫便利。

從這個角度來看, 建立社區醫療服務機構共用的“虛擬藥庫”, 破解藥品存量的瓶頸, 有利於促進分級診療的落地, 對於緩解大醫院紮堆看病、增加社區醫療服務機構活力以及增強居民就近就醫的便利來說, 都是多贏的舉措, 其積極意義毋庸置疑。

當然, 改進社區醫療服務用藥的供應方式, 只是為醫療服務創造更好的條件支撐,

最終的作用還需要通過醫療和服務表現出來。 一方面, “虛擬藥庫”運行機制必須滿足社區看病的便利需要, 既要解決好“醫”與“藥”分離造成配送時差的問題, 保證治療的及時性, 如調整社區醫療機構備藥結構, 常見的必用藥提前配送儲存, 一些慢性病藥品由“虛擬藥庫”儲備, 備足種類與數量, 配送上門;同時, 還保證醫療用藥的價格優惠, 不能因配送而增加居民看病的負擔。

另一方面, 提高社區醫療服務的品質, 提高居民在社區看病的信任感, 如加大大醫院醫生到社區看病坐診的流轉力度、加強社區醫生的全科培養等, 讓更多的居民願意在社區接受醫療服務。 同時, 做細、做實社區醫療服務的基本盤,

如完善居民慢性病的診療管理等, 把居民的醫療服務留在家門口。 只有如此, “虛擬藥庫”才可能得到醫生與居民的認可, 起到助力分級診療的作用。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